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用国家的将帅与匹夫立志做对比,...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用国家的将帅与匹夫立志做对比,说明立下大志,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

(2)《琵琶行》中因为岁月流逝,年长色衰的琵琶女,只能“____”,回想自己昔日“五陵年少争缠头”的时光,也只能“____”。

(3)《赤壁赋》结尾写朋友听了作者的一番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同时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老大嫁作商人妇 梦啼妆泪红阑干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的能力。本题是情景式默写。注意审读题干,把握提示,联想诗句,默写诗句跟题干要求要一致,书写要正确,不要出现错字。(1)注意“孔子用国家的将帅与匹夫立志做对比,说明立下大志,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提示;(2)注意“因为岁月流逝,年长色衰的琵琶女,只能”“回想自己昔日‘五陵年少争缠头’的时光,也只能”的提示。(3)注意“结尾写朋友听了作者的一番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同时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的提示。本题易错字:帅、啼、阑、藉、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伊江除夕书怀(其三)

林则徐

流光代谢岁应除,天亦无心判菀枯

裂碎肝肠怜爆竹,借栖门户笑桃符。

新幡彩胜如争奋,晚节冰柯也不孤。

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

(注)①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迭遭打击。1841年6月28日,清政府以“废弛营务”的罪名,将林则徐遣戍新疆伊犁。林则徐冒着严寒,经过四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伊犁。当年,第一次在伊犁过除夕时,回想三年来的遭遇,心情久久难平,作《伊江除夕书怀》七律四首。伊江,指伊犁河。②菀(yù)枯,指荣枯,亦喻指荣辱、优劣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说时光流逝,节序更替,在不知不觉中又到了一年的岁末除夕。

B.次句写上“天”无心辨识人间的荣辱与优劣,实则暗含对朝廷优劣不分的怨恨。

C.“新幡彩胜”渲染了除夕的热闹场景,又以“晚节冰柯”白喻,表现了坚贞的节操。

D.全诗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岁时之壮景与诗人的豪情辉映成趣。

2.请简要分析诗歌颔联和尾联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傅咸字长虞,刚简有大节。风格峻整,识性明悟,疾恶如仇,推贤乐善。好属文论,虽绮丽不 足,而言成规鉴。颍川庾纯常叹曰:“长虞之文近乎诗人之作矣!”

咸宁初,袭父,拜太子洗马,累迁尚书右丞。出为冀州刺史,继母杜氏不肯随咸之官,自表 解职。三旬之间,迁司徒左长史。时帝留心政事.诏访朝臣政之损益。咸上言曰:“陛下处至尊之位,而修布衣之事,亲览万机,劳心日昃在昔帝王躬自菲薄以利天下未有逾陛下也以为当今 之急先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上下用心惟农是务也咸在位多所执正

咸以世俗奢侈,又上书曰:“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 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令使诸部用心,各如毛玠①,风俗之移,在不难矣。”又议移县狱于郡及二社应立,朝廷从之。迁尚书左丞

时朝廷宽弛,豪右放恣,交私请托,朝野溷淆。咸奏免河南尹澹、左将军倩、廷尉高光、兼河 南尹何攀等,京都肃然,贵戚慑伏。时仆射王戎兼吏部,咸奏:“戎备位台辅,兼掌选举,不能谧静 风俗,以凝庶绩,至令人心倾动,开张浮竞。中郎李重、李义不相匡正。请免戎等官。”诏曰:“政 道之本,诚宜久于其职,咸奏是也。戎职在论道,吾所崇委,其解禁止。”御史中丞解结以咸劾戎 为违典制,越局侵官,干非其分,奏免咸官。诏亦不许。咸累自上称引故事,条理灼然,朝廷无以 易之。

吴郡顾荣常与亲故书曰:“傅长虞为司隶,劲直忠果,劾按惊人。虽非周才,偏亮可贵也。”元 康四年卒官,时年五十六。

(选自《晋书》,有删节)

(注)①毛班:三国时期的人物,年少时为县吏,以清廉公正著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昔帝王/躬自菲薄/以利天下/未有逾陛下也/以为当今之急先/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上下用心/惟农是务也/咸在位多所执正/

B.在昔帝王躬自/菲薄以利天下/未有逾陛下也/以为当今之急先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上下用心/惟农是务也/咸在位多所执正/

C.在昔帝王躬自/菲薄以利天下/未有逾陛下也/以为当今之急/先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上下用心/惟农是务也/咸在位多所执正/

D.在昔帝王/躬自菲薄/以利天下/未有逾陛下也/以为当今之急/先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上下用心/惟农是务也/咸在位多所执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爵,又称封爵、世爵,是中国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力的高低。

B.太子洗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员,从五品,例如李密《陈情表》有“除臣洗马”。

C.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为中国古代尚书省所设官职,左丞一人,正四品下;右丞一人,正四品上。

D.台辅是指古代三公宰辅之位,例如唐代杜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公若登台辅,临危莫 爱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咸见多识广,颇有文才。他喜欢写文论,言论可为鉴戒,庾纯感叹他的文章接近于诗人的创作;他多次上书称引往事,条理清晰明了。

B.傅咸品行高尚,特别孝顺。他有高尚的节操,疾恶如仇;出京城任冀州刺史,继母杜氏不肯随他前往,于是他上表请求免职。

C.傅咸针眨时弊,忧国忧民。他反对当时奢侈之风,以先王吃肉穿衣都有定制为例,规劝君王要戒奢侈,指出奢侈造成的浪费比天灾还严重。

D.傅咸为人正直,忠勇果敢。他曾上奏罢免了河南尹澹、左将军倩、廷尉高光、兼河南尹何攀、王戎等,从而使京都肃敬,贵戚慑威伏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处至尊之位,而修布衣之事,亲览万机,劳心日员。

(2)御史中丞解结以咸劾戎为违典制,越局侵官,干非其分,奏免咸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青铜公牛

史铁生

人们都知道这个卖风车儿的老头儿,知道他的腿是假的,术头做的。人们都知道他的歌谣。“跑呀跑,转呀转。小风车儿,变呀变”是他胡诌出来的。他很会招引孩子,孩子们也喜欢他的小风车。

“老爷爷,变成了什么呀?”“噢嗬,老爷爷可是什么也变不成啦。”他摸摸每一个孩子的头。“小风车儿变成了什么呀?”“你们看那里头有什么呀?”一团团红红绿绿的雾。“是一只小兔子吗?”“不,是个新郎官儿!”老头儿捏捏小姑娘的脸蛋儿。“是云彩!”“云彩里有你的新娘子!”老头笑了。拍拍男孩子的肩膀……这是他最高兴的时候,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可这时候,他又要想起故乡。想起心中的那片乐土,想起一些令人心碎的往事。他希望这些孩子可别有哪一个将来要得“脉管炎”,这些欢笑着的小脸儿可别有一天要变得悲伤。孩子们散去了,举着小风车儿飞跑,一团团云,一团团……他默默地为孩子们祈祷。他独自回家去。他没有孩子。他的腿,一条是在二十岁的时候锯掉的,另一条是在三十多岁,都是因为“脉管炎”。

雨悄声地飘洒着,“沙沙沙”地落在田野上、土路上和老头儿的雨伞上。他的背驼得很厉害,蓝布褂子的背部让太阳晒得发了白。他的头发也全是白的。竹竿上那只红色的小风车儿显得很鲜艳。老头儿一直看着那只青铜的公牛。吸引他的还有那对犄角,像一张弓,尖利的两端向前弯去,向前直冲。“真横!”老头儿握住牛的犄角:“老虎又怎么着?老虎也未必经得住它这一下子。”老头儿还记得他那两条小腿,稍一用劲,那两条粗壮的小腿就全是见棱见角的疙瘩肉。他记得,在老家时他扛起过二百斤重的麻袋,后来他又记得好像是三百斤,或者是差一点不到四百斤。他又摸摸牛的四条健壮的腿。“真壮!”他赞叹地摇摇头,“妈的,这家伙!”

老头儿总爱自己跟自己叨咕点什么。他喝着酒,又去吹吹那些小风车儿,想着一些往事。许多年前,他到这远离故乡的地方来治病,锯掉了一条腿,他就再也没有回故乡去……

“……当那爱人的金色指环,失去闪烁的光芒,当那珍贵的友情枯萎……”

他让自己不去想这些事,又欣赏起他的铜牛来,还有这牛尾巴,甩得多有劲!他用手指尖捏捏牛尾巴,仿佛能感觉出它的弹性,他想买这只牛已经很久了。有一天,他在城里卖小风车儿的时候,忽然发现了这只青铜的公牛。它站在橱窗里,梗着脖子,四只蹄子紧紧地抠在地上,身体的重心全移到了高高隆起的厚实的肩峰上,低着头,两只犄角像两把挥舞着的尖刀。老头儿愣住了,被牛的骄蛮的姿态吸引住了。牛身上每一块绷紧的肌内都流露出勃勃的生气和力量,每一条涨鼓的血管都充满了固执和自信,每一根鲜明的骨头都显示着野性的凶猛……商店的台阶很高,老头儿开始往上爬。他望着那只牛,沉静了多年的血液又在身体里动荡、奔突。老头儿忽然明白,他常常在梦中看见而醒来又变得模糊的那个形象,正是这样一只牛……

就是这样一只牛!尖利的犄角、高耸的肩峰、粗壮的腿,一身漂亮的肌肉,向前冲的骄蛮姿态。“多少钱?”老头儿问。售货员告诉他,他吓了一跳。老头儿买不起,但老头儿决心要买;多卖点小风车儿就行了,少喝点酒就行了。这以后,他天天夜里梦见那只青铜的公牛,梦见它在荒野上横冲直撞,冲散了狼群,撞倒了老虎,踏烂了毒蛇和鳄鱼,牛的青铜的盔甲闪着威严的光,洪亮的叫声像是吹响的铜号……老头儿像个初恋的情人似的,天天到那家商店去,爬上高高的台阶,去看那只牛。人多的时候,他就站在人群后面,从缝隙里看;人少的时候,他就让售货员把牛端下来。每看一回,他感动一回,每一回都有新发现。他觉得牛身上那些凹凸不平的伤疤也是漂亮的。

“可它还是这么使劲儿地顶,”他说。售货员纳闷儿地看看他。“多少钱?”他又问。售货员又告诉他一遍。老头儿计算着自己平日攒下的钱,想象着把牛摆在自己的床头,夜晚就不会孤独……

夜和雨不知把人们都藏到哪儿去了,这世界上似乎只有老头儿蹒跚、沉重的脚步声。他的胳膊又在隐隐地疼,最近他的胳膊时常这样疼。“可别又是那种病,妈的!”老头儿骂着。雨似乎更大了,他把牛盖在自己的衣襟下,贴在胸口上。他终于把它买回来了,觉得心里踏实、安稳,觉得心里有劲儿、高兴。要不要给它报个户口呢?老头儿想,笑了。

                       (节选自史铁生《夏天的玫瑰》,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的歌谣充满着童真童趣,卖风车儿的老头儿没有孩子,但他喜爱和孩子们在一起,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快乐的童年。

B.文中的雨越下越大,不仅反映了时间的变化,而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渲染了悲凉气氛,暗示老人悲惨的命运。

C.文中引用“当那爱人的金色指环,失去闪烁的光芒,当那珍贵的友情枯萎……”,暗示了老人曾经所遭遇的不幸。

D.造型生动且极富生命力的青铜公牛唤起了老人的共鸣,老人最终买下了魂牵梦绕的它,因为它能带给自己一些心灵的慰藉。

2.人物是小说的灵魂,谈谈本文是如何塑造卖风车儿的老头儿这一形象的?

3.文中多处描写青铜公牛的形象,描写角度有何不同?反复描写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5月26日,张火丁版《霸王别姬》研讨会在中国戏曲学院举行。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表示:“张火丁用心、用情、用功改编《霸王别姬》,我们的学生需要追随这样的艺术家。”巴图院长说,“作为在艺术和教育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张火丁,正在有座、有底、有活、有样的托举后辈、研究艺术、探索流派发展,这就是有责任的艺术家在传统文化‘双创’的路上承担的责任。”

“京剧是讲理的艺术,一招一式一调都是讲道理的。”在看过张火丁改编的《霸王别姬》后,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看到了张火丁对这出戏的敬畏,并且研究得很深。“她没有刻意的表现程派、表现行当、表现张火丁,而是遵循这出戏的要求和标准,全身心地去刻画人物,这是非常可贵的!”叶少兰还谈到,张火丁在刻苦练功、练唱、练舞剑、练身段的同时,又深刻地分析、理解和研究,吃透了《霸王别姬》这个戏。所以她集一切技术、理解的创作都是为剧情服务。

95岁的北京人艺老艺术家郑榕,演出结束后坐着轮椅登台献花,对张火丁表示感谢,感谢她和高牧坤演绎了一出这么精彩的作品,“我一边看一边掉眼泪,京剧艺术不会死!”说着他又掉起了眼泪。

92岁高龄的话剧表演艺术家蓝天野也认为,看张火丁的《霸王别姬》是一种享受,“现在的京剧拼命亮嗓子。而张火丁从头到尾都是按人物脉络在唱,强弱收放节奏掌握得特别好”。

散场后十多分钟,换掉湿透了的戏服,坐在化妆间的张火丁还在微微地喘息。“要是在十年前,我会表现得更好,如今体力跟不上了,(舞完剑)现在感觉还有点儿累。”她略带遗憾地说。

(《张火丁版京剧<霸王别姬>刷爆了朋友圈》,2019528日“央广网”)

材料二:

“张火丁演绎的《霸王别姬》展示了一条继承发展京剧文化的道路,在保留经典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新的解读。”在中国戏曲学院26日举办的演出艺术座谈会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

仲呈祥也表示,张火丁是在梅派经典基础之上,融入程派风韵。“张火丁胜在了她的程派功底,更胜在她继承了经典的思想精神。她做到了各美其美,并且以敬畏的心态美梅派之美,实现了美美与共。”“张火丁的《霸王别姬》是建立在守正创新、培根铸魂基础上的。她的成功或许可以为中国京剧艺术的流派表现打开一个新天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宋官说。

(《张火丁京剧<霸王别姬>:美梅派之美,实现美美与共》,“新浪娱乐”2019528日)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戏曲面临的已被认为是“全面的、深层次的、整体的行业危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办戏曲剧团数量的锐减。1965年,全国有国办戏曲剧团2318个。1980年尚存2224个,2002年只存有1472个。其中又有三分之一的剧团年演出场次不足100场或不能演出整台大戏。民营剧团的生存状况更是举步维艰,总体演出条件和演出质量都无法令人满意。二是戏曲演出场次快速下降,观众人次锐减。20年来,全国人均观看舞台艺术的场次,从人均年1.2场锐减为0.4场,下降幅度达三分之二。三是剧目生产能力急剧下降。新编创作的作品是由不足20%的院团创作的。四是人才断层严重,戏曲剧种消失。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尚有367个戏曲剧种,其中包括50多个新产生的剧种,而目前,全国尚在演出的剧种仅存二百多个,有的上演率还极低。五是戏曲评论和宣传的声音微弱。以大众传媒为依托,拥有话语权的媒体精英们,彻底抛弃了民族戏曲这个弱势群体,戏曲几乎被完全地边缘化,民族戏曲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实质上,在电台、电视台戏曲频道等传媒的黄金时段被低级庸俗的选秀类节目和商业广告垄断的背后,是国家理性被商业利益全盘吞噬的恶果,是民族文化的肌体被个人及小团体的经济利益全盘侵蚀的严峻现状。

(摘编自彭奇志《中国戏曲现状概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戏曲学院举行的张火丁版《霸王别姬》研讨会上,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高度评价了张火丁在艺术和教育领域的影响和贡献。

B.叶少兰指出,这场演出张火丁没有表现程派、表现行当、表现自我,而是遵循戏的要求和标准,全身心地去刻画人物,为剧情服务。

C.老艺术家郑榕和蓝天野分别从不同角度评价了张火丁的精彩表演,郑榕肯定张火丁的艺术贡献,蓝天野则肯定了张火丁的唱腔处理。

D.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也肯定了张火丁的探索,认为其是在梅派经典基础之上,融入程派风韵,各美其美,实现了美美与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火丁版京剧《霸王别姬》刷爆了朋友圈,说明京剧这种传统艺术依旧有生命力,精彩的演出依旧可以赢得当代观众的欢迎。

B.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宋官认为,只要坚持守正创新、培根铸魂,张火丁或许可以为中国京剧艺术的流派表现打开新天地。

C.20世纪90年代以来,戏曲艺术出现了严重的行业危机,无论是剧团数量,戏曲剧种,出演场次,还是观众人数,都出现了明显的减少趋势。

D.以大众传媒为依托,由于拥有话语权的媒体精英们,彻底抛弃了民族戏曲,戏曲几乎被完全地边缘化,以致民族戏曲陷入了衰落的境地。

3.如何促进中华传统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隶变”是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起点,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汉字形态逐渐由线条圆转、“依类象形”的篆书,转向点画顿挫、笔性丰富、渐趋平直的隶书,变得更容易辨识。一般认为,隶变始于秦国文字,是俗体流行所推动的结果。然而,隶变这一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我认为,从战国楚简中亦可追寻到部分“隶变”的踪迹以及书法艺术的自觉演变。

学界曾有观点认为,在秦朝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后,楚文或毁于秦火,或葬于地下。楚文的消失似乎显得顺理成章,但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书同文”所统一的主要是公文用语和用字规范,六国多样化的书写习惯是难以同一的,因此楚文的融合、转化、演进具备一定可能性。

从现有文献、文物来看,楚简的书体、字体和笔法形态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具备了毛笔书写、多面出锋、用墨自然、笔性灵动、点画多样、提按顿挫、平直折转等书法艺术元素。这些包含篆、草、隶、楷、行点画的楚简文字,极富人文笔性,其点画的多样性成为一种生生不息的书法艺术母体。楚国简帛文字的多样性亦造就了不同书风,各个篇目,自成系统。仅以部分郭店楚墓竹简为例,《唐虞之道》温润静穆、淳朴内敛;《尊德义》苍茫奔放、起伏跌宕;《老子·甲》整齐严谨、雅致精微。关于楚帛文字,郭沫若先生认为:“体式简略,形态扁平,接近于后代的隶书。”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也认为:“如果秦没有统一全中国,六国文字的俗体迟早也是会演变成类似隶书的新字体的。”可以推断,至少在楚国简帛文字中可能存在与隶变相似的形变现象,楚文字书法艺术的“今文”趋势,不仅彰显了其笔理墨妙,更蕴含着一种自觉的人文精神。

对于隶变的探讨,离不开关于书法正体和俗体问题的研究。《说文解字·序》有“著于竹帛谓之书”。王国维指出:“掌文书者亦皆谓之史,则史之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为事。”这些“掌文书者”均为诸侯国史官,而不像汉代简牍更多来自佣书和刀笔小吏,他们抄写大量经典所使用的应为官方通行文字。在古文向今文转化的探索和自然演化中,各诸侯国史官“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在文字中凝结着各自的人文特质,使得多种新形体出现。这些形体均可视作汉字形体正常演化的产物。所以,我认为“隶变”是在大量古书经典的创作、研究、传抄中发生的,所谓俗体的推动仅是促成汉字形体演变的动因之一。

追寻隶变之踪,可以一窥中国书法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体味汉字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更加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选自孟鸿声《追寻隶书演变之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9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隶变是指汉字形态逐渐由线条圆转、笔性丰富的篆书,转向点画顿挫、渐趋平直的隶书。

B.作者认为,“书同文”后,楚文或毁于秦火,或葬于地下,其消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C.作者以郭店楚墓竹简为例,说明楚国简帛文字的多样性造就了不同书风,并且白成系统。

D.汉字隶变的主要原因是各诸侯国史官们的探索与自然演化,次要原因是汉字俗体的推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第一段一反学界关于汉字隶变源起的一般观点,认为从战国楚简中亦可追寻到隶变的踪迹及书法艺术的自觉演变。

B.从论证方式看,第二段破立结合,先破后立,阐明在“书同文”的背景下,楚文的融合、转化、演进具备一定的可能性。

C.第三、四段从现有文物、文献的考证研究和书法正俗两体在隶变中的作用两个角度,阐述了汉字在隶变中彰显的人文精神。

D.结论部分说明追寻汉字隶变之踪对于了解书法艺术发展历程,体味汉字蕴含的人文精神、理解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简帛文字中亦包含了丰富多样的书法艺术元素,彰显了其笔理墨妙,也蕴含着一种自觉的人文精神。

B.依据战国楚简书体、字体、笔法形态的多样性特征、书法艺术元素和人文笔性等,可追寻到部分“隶变”的踪迹。

C.汉代简牍大多来自佣书和刀笔小吏之手,使用相对统一的俗体汉字来书写,因为缺少创作、研究而失去人文特质。

D.中国书法有一个逐步走向自觉的过程,如隶变,这个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而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