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司马迁说:“好学深思,心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司马迁说:“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

朱熹说:“敛身正坐,缓视微吟。”

读书,因人而异,因书而异,因读书目的而异,因人生阶段而异……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和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例文: 谈读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知识的摇篮,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显然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当生活失去阳光,当鸟儿失去翅膀,那宇宙将会黯然失色,世界将不再精彩……高尔基也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就好比爬山,要一步一个脚印,迈着坚实的步伐攀登高峰。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的老前辈早已告诉了我们读书的真谛,只有发奋读书,才能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那么我们该怎样读书呢? 读书是有方法的,有的人浅尝辄止。完全未钻到书里去。不能理解其意思。浅浮着看,就不能理解书中的深意。往往在平白朴实的言语下,会有波澜壮阔,含义深刻的意境。会有大气磅礴,会有心酸与泪水,会有真诚,会有伟大。所以读书是不能一曝十寒,浅尝辄止的。就如司马迁说的司马迁所说:“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书不是简单的工具。读书是有选择的,我们不应该只看虚华肤浅的书,那是耽误我们的时间,浪费我们的岁月,而得不到半点真正意义上的作用与好处。所以没有意义的书,是完全不能带来帮助和启迪的。 关于读书的态度,朱熹先生是这样说的:“敛身正坐,缓视微吟。”,鼓励人们谦虚好学。关于做学问的态度,历来有这么一说,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人读书是十分刻苦的,有匡衡的凿壁偷光,有司马迁忍辱编纂成史记,就连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大雪的季节,挨饿受冻,手里却捧着一本书,专心专注地看。丝毫不在乎寒冷艰苦的环境。平常人能够做到吗? 无论是“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强调深刻理解其义,还是“敛身正坐,缓视微吟。”的谦虚的读书态度,都不能一曝十寒,不能浅尝辄止,贵在勤奋与坚持,贵在有自己的理解于感悟,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写写自己的联想和思考,作答时要认真审读材料。 审题: 首先解读材料,司马迁说:“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意思是:喜好学习并能深入地思考,心中领会其中的意义,强调要多思考。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意思是: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深层含义是指陶渊明喜欢读书,但不追求对字句的穿凿附会(即不拘泥于对字句的解释),而重在感悟,强调感悟的重要性;朱熹说:“敛身正坐,缓视微吟”的意思是:鼓励人以虚怀若谷的心态对待读书。总的来说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谈读书的方法,因此,本文的可以就读书的方法立意。 立意: 1.读书在于心领神会; 2.读书在于勤思多想; 3.读书应该端正心态; 4.读书方法因人而异。 素材: 1. 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所谓“虚心”,是朱子鼓励人以虚怀若谷的心态对待读书,对于其中的内容和观点,不要先入为主,以己度人,甚至穿凿附会。对于某一问题,即便众说纷纭,也要虚心以待。朱熹解释说:“所谓涵泳者,只是仔细读书之异名也。”“涵泳”是“虚心”的落脚点,即读书要反复咀嚼,细细玩味,天长日久,必有真知。 2. 对于“居敬持志”,朱熹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真正要把书读好,达到至精的上乘境界,便须居敬持志。“居敬”,有恭敬之意,亦有安静之意(敬又通静),就是读书要排除杂念,专心致志,心静则诚,心诚则灵。学生问朱熹“敬如何地持”,朱熹回答:“只是要收敛此心,莫令走作(放逸)而已。” 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告诉我们知识重在运用,学习贵在坚持。同学们,当我们面对接踵而来的挑战和学习压力时,心中不免心浮气躁,甚至产生厌烦和绝望的情绪,但是我们应该时时提醒自己:坚持,再坚持一下!大河里,船只坚持划下去,就能到达胜利的彼岸;沙漠中,人们坚持走下去,就能找到生命的绿洲;而学习上,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登上智慧的最高峰。 4. 我国青年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摘取“皇冠上的明珠”,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坚持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外语,同时每天去图书室,沉浸在数学符号的海洋之中。一天中午,管理员临走时曾大声喊叫,问里面是否还有人,但全神贯注看书的陈景润什么也没有听见,于是他被反锁在里面。后来他望着那紧锁的大门,毫不在意的微笑了一下,不觉饥饿,不知疲倦的重又回到书堆中。正是由于这种勤奋,陈景润摘取了“皇冠上的明珠”,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结构: 本文只要围绕如何读书展开论述,分两点:一是读书的方法,在于理解,不能一曝十寒,浅尝辄止的。二是读书的态度:谦虚好学,达到第三种境界。最后总结观点,读书还要勤奋于坚持,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能人云亦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胡文阁是梅葆玖的徒弟,近几年名声渐起。

②胡文阁告诉我,20世纪80年代,他还不到20岁,在西安唱秦腔小生,却痴迷京戏,痴迷梅派青衣。水袖是青衣的看家玩意儿,既可以是手臂的延长,载歌载舞;又可以是心情的外化,风情万种。但和老师学舞水袖,需要自己买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做水袖。这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当时需要22元,正好是他一个月的工资。关键问题是,那时候,胡文阁的母亲正在病重之中——他很想在母亲很可能是一辈子最后一个生日时,给母亲买上一件生日礼物。但是,他买了水袖就没有钱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了。在水袖和生日礼物两者之间,他买了七尺杭纺做了水袖。他想得很简单——年轻人,谁都是这样,把很多事情想得简单了——下个月发了工资之后,再给母亲买件生日礼物。然而,无情的病魔没有给胡文阁补上母亲生日礼物的机会。

③30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胡文阁都非常后悔。水袖,成为他的心头之痛,是扎在他心上的一根永远拔不出来的刺

④胡文阁坦白道出自己的心头之痛,让我感动。

⑤我们也常常会面临类似的“水袖”之痛。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事业、爱情、婚姻、子女……我们觉得每件事都比父母重要。

⑥都说人年轻时不懂爱情,其实是不懂亲情。爱情,总还要去追求,亲情只要伸手接着就是,轻而易举。问题是,胡文阁还敢于面对自己年轻时的浅薄,坦陈内疚——多少孩子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对不起父母的地方,没有什么心痛之感,而是将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绣出美丽的图画。

⑦想起我的父母,我常常会涌出无比惭愧的心情。当初母亲从平房搬进新楼,已年过80,腿脚不利索,我生怕她不小心会摔倒,便不让她下楼。母亲去世之前,一直想下楼看看家门口新建的元大都公园。正是伏天里,我对她说:“等天凉快点儿再去吧。”谁想,没等到天凉快,母亲突然走了。

⑧不知道为什么,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电视里,看到胡文阁舞动水袖的时候,我总有些走神,忍不住想起他的母亲,也想起我的母亲

(选自肖复兴《水袖之痛》,有删改)

1.全文以“水袖”为线索,依次写了胡文阁的水袖、_________的“水袖”、___________的“水袖”,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2.赏析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完成下面两题。

(1)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扎在他心上”突出痛之_____________,“永远拔不出”突出痛之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简析第④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4.第8段“忍不住想起他的母亲,也想起我的母亲”这句话蕴含了哪些情感。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甲)必做,在(乙)中选做一小题)

(甲)(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感自己生命短暂,慕江水长流不息。

(2)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描写楚地江天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1)_____________,小年不及大年。(庄周《逍遥游》)

(2)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荆吴两地位置相接相邻,人们以水为乡。

B.第二句写友人离去之时正值春季,江水浩渺苍茫。

C.第三句写友人于日暮出发,不知他会停留在何处。

D.第四句写诗人放眼天涯,却不见友人,肝肠寸断。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为乡”点出了荆、吴人对漂泊生活的排斥和厌恶。

B.“君去”“春江渺茫”是眼前事、眼前景,饱含深情。

C.“征帆”之渺小与“春江”之阔大,形成了鲜明对比。

D.“断人肠”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选自李密《陈情表》)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遭闵凶      夙:早时 B.门衰祚薄     薄:迫近

C.常在床      蓐:通“褥”,垫子 D.蒙国恩     寻:不久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至成立          ③臣供养无主

②急星火          ④臣具表闻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3.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前太守臣遠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A.从前太守名逵的人考察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名荣的人举荐我为优秀人才。

B.从前太守名逵的人考察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名荣的人考中成为优秀人才。

C.从前太守名逵的人观察我很孝廉,后来刺史名荣的人让我去考秀才。

D.从前太守名逵的人观察我很孝廉,后来刺史名荣的人举荐我为秀才。

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幼年遭受父亲去世和母亲改嫁的变故,且体弱多病,九岁还不能走路。

B.李密自幼孤苦不幸,由祖母抚养成人,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感情非常深厚。

C.李密说自己身受“圣朝”的清明教化和皇上的器重,表明自己有奉诏就职之心。

D.选文先讲祖孙之情后述君臣之义,最后介绍作者的两难境地和为国尽忠的选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门、窗、正房、厢房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有删改)

1.对“中国建筑的文法”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它在建筑方式上呈现出“五种典范”。

B.它是中国建筑一直遵循的固定的法式。

C.它能有助于中国建筑共同特点的形成。

D.它只是个别地方的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2.对下列句子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

A.“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

B.“小品”比喻小巧的别致的建筑。

C.借此比喻文章的大小,恰切明了。

D.能说明“文法”有运用的灵活性。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民族先创造建筑法式,后形成沿用的惯例。

B.中国建筑既有共同的一贯风格,也有独特个性。

C.梁、柱、枋等是构成建筑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D.建筑的“词汇”“文法”源于长期的建筑实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