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的______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人员都特别年轻。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________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      。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______;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

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________,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寂寂无闻  推陈出新  细微  汇合

B.鲜为人知  推陈出新  式微  融合

C.寂寂无闻  革故鼎新  细微  汇合

D.鲜为人知  革故鼎新  式微  融合

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大多都遭到了破坏

B.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了

C.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

D.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缺少创新和关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

B.不只是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观看传统文化,还为创新制作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

C.不仅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D.不只为创新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更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1.B 2.C 3.C 【解析】 1.试题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成语,然后分析成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成语。寂寂无闻: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语境说的是以往的故宫少有人知道。所以此处选用“鲜为人知”。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革故鼎新: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结合后一句“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可以推知语境说的是传统文化在向新的方向发展。所以此处选用“推陈出新”。式微: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细微:细小微小。结合后一句“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理解,此处说的是陕西秦腔在年轻一代中逐渐衰落。所以此处选用“式微”。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汇合:指(水流)聚集;会合,也指单层细胞培养中,所有的细胞的边缘都与其他细胞相接触的状态。结合后一句“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理解,此处说的是青春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在一起。所以此处选用“融合”。故选B。 2.试题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联系下面句子“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式微;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这里明显说的是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A项,“破坏”一词不符合下文意思,不能用。B项,根据文意,下文侧重强调的是“传统文艺的保护传承工作告急”,重点不在于“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这一推断不合文意。D项,“缺少创新和关注”的说法和下文联系也不紧。故选C。 3.试题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不合语境,根据上下文,应该把“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与“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交换位置。B项,不合语境,同时“观看传统文化”搭配不当。C项,“不仅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突出的是“创新”,D项,“不只为创新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突出的是“节目”,结合上下文判断重点再说“创新”,CD两相比较应该选择“为……创新奉献才智”。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慨当年的英雄豪杰们,经过风吹雨打,现在也成了历史。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令人不易察觉的缓慢移动的状态。

(3)在《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明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巴丘书事

陈与义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引用《三国志》说明巴丘的重要,为题目“书事”打下埋伏。首句提出读《三国志》时就认识巴丘的重要,总想能亲临其地。

B.三、四句是名句,第三句写眼中所见,视线由广阔的“洞庭野”收至“岳阳楼”,第四句写秋冬风急天高的声势。

C.“十月江湖吐乱洲”写洞庭水落,湖中出现七大八小的沙洲。“吐”字用得特别生动险劲。“洲”字着一“乱”字,也隐喻世事之乱。

D.尾联从结构上是回应首句。题目叫“巴丘书事”,却没有写出什么事,所谓“书事”,就是让读者从尾联中去体会。

2.结合全诗的内容,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彬字世儒。少称雅正,弱冠,不就州郡之命。后与兄廙俱渡江,为扬州刺史刘机建武长史。元帝引为镇东贼曹参军,转典兵参军。豫讨华轶功,封都亭侯。愍帝召为尚书郎,以道险不就。迁建安太守,徙义兴内史,未之职,转军谘祭酒。中兴建,稍迁侍中。从兄敦举兵入石头,帝使彬劳之。会周凯遇害,彬素与颇善,先往哭凯,甚恸。既而见敦,敦怪其有惨容,而问其所以。彬口:“向哭伯仁,情未能已。”敦怒口:“伯仁自致刑戮,且凡人遇汝,复何为者哉!”彬勃然数敦口:“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敦大怒,厉声日:“尔狂悖乃可至此,为吾不能杀汝邪!”时王导在坐,为之惧,劝彬起谢。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日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后敦议举兵向京师,彬谏甚苦。敦变色目左右,将收彬,彬正色口:“君昔岁害兄,今又杀弟邪?”先是,彬从兄豫章太守棱为敦所害,敦以彬亲故容忍之。及敦死,王含欲投王舒,王应劝含投彬。含日:“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汝欲归之?”应日:“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睹衰厄,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意外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沈含父子于江。彬闻应来,密具船以待之。既不至,深以为恨。敦平,有司奏彬及兄子安成太守籍之,并是敦亲,皆除名。诏日:“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昆虽或有违,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公之近亲。”乃原之。卒官,年五十九。

(节选自《晋书·王彬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彬回/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日/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B.彬回/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日/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C.彬白/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日/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D.彬回/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日/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弱冠。

B.中兴,皇帝年号。我国最早的年号纪年法是从汉武帝开始。

C.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从兄,比自己年长的伯叔之子。

D.左右,左右两边。文中指在旁侍候的人,与《游褒禅山记》中的“然视其左右”句里的“左右”意思一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彬少称雅正,不汲汲于权位。先是不接受州郡的任命,与兄廙一起渡江后,面对愍帝征召,他以道路险阻为由没有就任。

B.王彬为人正直,不为强权所动。当听说周凯被害后,主动前往吊唁,非常悲伤。当王敦怒斥他时,他敢于当面为忠良说话。

C.王彬对国忠诚,敢于抗言直谏。当王敦商议向京都进兵时,他苦苦劝谏。当王敦变了脸色,要把他抓起来时,他依然不为所动。

D.王彬能够得到族人信任。他听说王应等人要来投奔自己,就秘密地准备了船等候。后来他们没有来,王彬感到十分痛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

(2)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昆虽或有违,犹将百世有之,况彬等公之近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施圣水的人

莫泊桑

修车匠比哀尔和他的妻子贞妮上了饭桌后,发现唯一的儿子让不在家,他们到园子里去找,没有找到5岁的儿子。这位父亲在路边使劲喊着:“让!”——夜来临了,天边充满棕色的雾气,一切都隐进阴暗怕人的远处,没有一点声音回答,但空气里隐约有呻吟声。这位父亲听了很久,总觉得听到什么东西,于是昏头昏脑地在黑夜里不断地叫着:“让!让!”他这样一直叫到天明。他的妻子则坐在门前石头上,一直啜泣到天明。

他们卖掉了房子,动身去找儿子。很快他们就没有钱了,他们白天靠别人的剩饭过日子,晚上睡在地上忍受风寒。有一天,一个听他们申诉过不幸的旅馆老板对他们说:“我知道有个人丢失了女儿,后来在巴黎找着了。”他们立刻上路去巴黎。当他们走进那个大城市的时候,被它的庞大和往来行人的熙攘骇呆了。他们不知道如何着手寻找,还有,他们怕认不出儿子来,因为已经有15年没有见到他了。他们访问了所有的地方,所有的街道,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停留。他们常常漫无目的地朝前走,互相依傍而神情那么忧郁。有几次他们相信认出让了,但总是错了。

 在一个教堂门口,一个施圣水的老人成了他们的朋友,他的身世也很悲惨,他们对他的同情使他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三个人一起住在一所破烂房子里。有几次,当老人病了的时候,修车匠便去替代。冬天里,托圣水器的老人死了,教区神甫指定修车匠来顶替——神甫听过他的不幸。

修车匠每天早晨坐在教堂门口的同一把凳子上,定定地看着进去的那些人。

他变得很老了,在拱门的潮湿下变得更虚弱。

有一天,来了两位太太。一位年老,一位年轻。她们后面出现了一个男子。男子在献过圣水后,挽了那位年老太太的胳膊。

这个修车匠一直到晚上都在从记忆里搜寻,以前在哪儿可能见过一些像这位男子的人。可是他想起的人现在应当是老人了,因为那人像是他年轻时在老家那边认识的。这遥远而又熟悉的隐约相似,竟使这位老人烦扰不安,他找来妻子帮助恢复衰退了的记忆。

一天太阳落山的时候,这三个陌生人又来了。当他们走过的时候,施圣水的老人问道:“喂,你认识他吗?”

妻子心绪不宁地尽力回忆。忽然间,她用很低的声音说:“是……是……只是他更黑更大了,更结实了,穿着得像个先生。可是,你瞧,就是你年轻的样子。”

这个老人吓了一跳。

这确实,是像他,并且像他死去了的兄弟。他们如此地激动,找不出什么话来说。这三个人下来了要出去了。那位男子用手指碰了一下圣水器。这位老人的手抖得这么厉害,圣水洒了一地,他叫道:“让?”

那个男子站住了,看着他。

他压低了一点声音说:“让?”

那两个女人看着他,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于是他第三次抽噎着说:“让?”

那个男子弯下身,弯得很低很低,距离老人的脸很近很近,于是一缕童年的回忆点醒了,他回答道:“爸爸比哀尔,妈妈贞妮!”

他完全忘记了家乡的名字,但是他总是记着曾经反复叫过的这两个名字:爸爸比哀尔,妈妈贞妮!

他跪下来,脸贴在老人的膝上,哭了,一个接着一个地拥抱他的爸爸和妈妈,他因为无法衡量的欢乐而透不过气。

他们到了让的家里,让讲述他的故事。

一个杂耍班子将让拐走了。三年之间他跟他们跑了许多地方。后来那个班子散了。一个宅邸里的老太太出钱把他留下了,因为看到他可怜。那位老太太没有孩子,给让留下了她的财产。他也找过他的双亲,但是因为只记得这两个名字:爸爸比哀尔,妈妈贞妮,没有能找到他们。

当这两位老人述说他们的痛苦和疲劳时,让又拥抱了他们一次。他们这一晚一直不敢躺下,怕抛弃了他们这么久的幸运会在他们酣睡的时候悄悄逃离。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介绍事件的起因和修车匠夫妇寻找儿子的情景,突出他们丢失儿子的痛苦,为下文寻找儿子作了铺垫。

B.“这位老人的手抖得这么厉害,圣水洒了一地,他叫道:‘让?’”写了老人不相信面前的男子是自己离散多年的儿子。

C.相认情节中,老人第三次抽噎着说“让”,写了男子一片茫然,老人因失望而痛苦,但没有放弃希望,哭泣着再试探。

D.莫泊桑在刻画小说中的人物时采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活生动。

2.小说中的修车匠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3.俄国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莫泊桑的小说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请结合小说,谈谈你对莫泊桑小说“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然而,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不少学校发现,师资缺、涵养浅,不系统,课时紧、不持久,家校分……成为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要面对的问题。

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最现场,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基础。“教师本身的素养、人文价值,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非常重要。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仍很欠缺。”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看来,教师数量不足、内涵不够使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展开。

“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以一种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有益补充,应该充分肯定这种进步。”在袁济喜看来,当下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要与现在的西式教育体系融合还需要一个过程。

(摘编自《优秀传统文化该怎样进校园?》,2016年12月17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

某杂志社进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来源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政府文化职能研究》,2016年4月13日)

材料三:

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校园文化要有活动设计方案,扩大师生参与度。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是比赛拿奖,少数特长生参加的活动虽然有“看点”,但受众面不广,要提供给更多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

从学理上而言,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道”是理念,是文化的内核、本质;“术”是形式、方法。“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抽去“道”,文化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两者孰轻孰重,毋庸赘言。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来“堆积”,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而要不断挖掘校园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校园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和谐文化,和谐能激活教育的潜力,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正能量。

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势”问题,要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课程育人。当前,“互联网+”浪潮如火如荼,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

(摘编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实在”》,2017年12月6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四: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1035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下简称“传承学校”)。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承学校创建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的过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批传承学校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实现了城区、镇区和乡村学校的全覆盖。二是传承项目种类丰富。各地各校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传承项目,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三是凸显育人特质。传承学校以教育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方法,聘请社会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以成果展示为助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摘编自《教育部持续推进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2018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以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虽然值得肯定,但不如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方式好。

B. 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调查显示,了解传统文化较多的教师不足1/3,这是影响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因素。

C. 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但“道”重于“术”,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要在活动层面开展文体活动,而是要不断挖掘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

D. 材料四侧重介绍了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目的,并介绍了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特点。

3.要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