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7 年注定要在中国文化产业史册上写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7 年注定要在中国文化产业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中共十九大报告将文化战略、文化定位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向民认为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判断,表明社会从追求物质财富的“物质经济时代”,进入了“文化精神时代”,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要“美”还要“好”,要心情舒畅、幸福指数高,且对精神文化产品产生新需求。

这对文化产业发展来说是红利更是机遇,新一轮文化消费能力将积聚和喷发。江西景德镇有两千年的制瓷史,但进入20 世纪 90 年代后,“十大瓷厂”相继关停,逐渐走向衰败 和没落。拒绝房地产的开发,保留工业遗产,景德镇陶溪川文创园横空出世,让“千年瓷都”重焕光彩。7000 多名青年创意人才的加入让瓷都焕发生机。文化创意不仅让创意陶瓷走入现代生活,也让传统制造业获得新生。

智明星通成立之初是一家只有几人的创业公司,到现在已发展成为全球拥有 500 余名员工的游戏“小巨人”,2017 年全年营业收入超过 30 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海外市场。智明星通打开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渠道。

摘编自张玲《2018 年文化产业前瞻:天高任鸟飞》)

材料二

材料三:

以京、沪、苏、粤、浙为代表的第一梯队,今年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北京特色”源于特殊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上海作为文化“大码头”,也在着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出台了"文创 50 条”,“招商一引智一引才”成为上海市发展的新重点。作为文化产业第一方阵、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连续四年位居省域首位的江苏省,其文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实则是民营文化企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真实写照。融合发展看广东,从 2012 年到 2016 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5 年时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翻倍增长,这就是浙江文化产业的“速度与激情”。但是, 部分省份发展差距仍然相对明显。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河南相对较低的人均 GDP 制约着 河南文化建设的总体投入,文化创意人才紧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等主客观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河南文化建设的发展。

(摘编自《2017 年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发展大揭底》)

材料四:

2018 年,我国文化产业应走怎样的发展之路?关键是“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良好的大环境。在外部环境的营造过程中,政府就像一名优秀的“管家”一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并非“亲力亲为”,而是要积极搭建平台,建立更好的制度,加强监管,为文化产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要“练好内功”。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如今,80 后、90 后,甚至 00 后消 费群体不断壮大,其新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对文化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扩大文化消费规模,释放文化产业的新活力,就要坚持内容为王,秉持工匠精神,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家文物局展出的3D兵马俑、数字敦煌壁画让体验者赞不绝口、直呼过瘾。无疑,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也给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种启示,即文化与创意,二者缺一不可。

(摘编自刘坤《靠质量吐芳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从追求物质财富的“物质经济时代”,进入了“文化精神时代”,这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B.国家把文化战略提高到全新的高度,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新需求,将促使文化消费能力的积聚与喷发。

C.7000 多名青年创意人才的加入让传统瓷器制造业获得新生,于是保留工业遗产,这才 使得景德镇陶溪川文创园横空出世。

D.人均 GDP 相对较低,文化创意人才紧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 着河南文化建设的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其他文化产业相比,2017 年文化信息传输服务的发展增长速度是一枝独秀,是文化艺术服务增速的两倍多。

B.2017 年我国规模以上各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速不尽相同,其中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与文 化专用设备的生产的差距最大。

C.2017 年我国规模以上各文化及相关产业中,服务类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显然低于生产 类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要引起重视。

D.江苏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连续四年位居省域首位,得益于当地民营文化企业与国有文化企业相互融合发展。

3.从材料中来看,要从哪些方面着手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1.C 2.A 3.①要有创新意识,文化与创意要融合。②要敢于“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③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总体投人,大力培养文化创意人才。④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大环 境:积极搭建平台,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监管。⑤ 企业要练好内功,秉持工匠 精神,提升产品质量。 【解析】 1.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C项,“……这才使得……”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拒绝房地产的开发,保留工业遗产,景德镇陶溪川文创园横空出世,让‘千年瓷都’重焕光彩。7000 多名青年创意人才的加入让瓷都焕发生机”可知,选项前后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故选C。 2.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题中B 项,“其中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与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的差距最大”错误,由材料二的柱状图可知,应是“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与“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的差距最大;C项,“低于”错,比如文化信息传输服务增速高达32%7,应是“高于”。D项,“得益于……国有文化企业相互融合发展”错误,原文是“作为文化产业第一方阵、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连续四年位居省域首位的江苏省,其文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实则是民营文化企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真实写照”,并没有涉及“国有文化企业”。故选A。 3.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要求概括从哪些方面着手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可根据文中的句子“文化创意不仅让创意陶瓷走入现代生活,也让传统制造业获得新生”“智明星通打开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渠道”“河南相对较低的人均 GDP 制约着 河南文化建设的总体投入,文化创意人才紧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等主客观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河南文化建设的发展”“政府并非……而是要积极搭建平台,建立更好的制度,加强监管,为文化产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要想扩大文化消费规模,释放文化产业的新活力,就要坚持内容为王,秉持工匠精神,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概括答题要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自古就有着根本的区别。

人与建筑截然分离,是欧洲建筑文化的一个根本性前提。对欧洲人来说,建筑是人之外的观赏品,或只是住人的容器。欧洲教堂尽高大深邃之能事,远远超出人的尺度,是神在人间的居室,而神绝非人,所以建筑仍然与人分离。西方的哲学思想主张征服自然,其教堂、宫室、竞技场、歌剧院等建筑中难见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大面阔,与自然接触的外墙与窗面积较小。西方建筑中连有限的花园也造得与自然相对立,它从总体布局到水池、花草、雕塑、花盆以及小品建筑都对称严谨,树木也修剪成几何体型,花卉和灌木则被修剪成地毯状的模纹花坛,如凡尔赛宫中的花园。这同崇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截然相反。

以“天人合一”为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建筑则是以人为主,在这里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建筑随生活而变,以生活为主。而西方建筑中,人只是旁观者,人与建筑相分离。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的观念见于各类建筑。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这是古民居的特征。因气候、地形、材料、生态等的不同,建筑也各有特点。乡镇民居多为字、曲尺、三合院、自由式等格局,即使是四合院,也体现出日照、风体、绿化共享的功能,极力与大自然、与人相和谐。

中西方在建筑文化方面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中国宫殿类建筑十分发达,而西方宗教类建筑十分繁荣,两者强烈的反差反映出建筑文化与其他人类文化一样,也是以人神间的冲突与调和作为其永恒的文化主题的。

中国长久以来以“人”的观念为中心,而西方则一直以“神”的观念为中心。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于一切的时代。中国人信教也信神,但又总是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崇拜,去尊重。西方则不然,一部建筑史其实就是一部神庙和教堂的历史。虽然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建筑以“神”为中心,但在这两类文化的价值观念中,“神”都是永恒的,“人”都是暂时的。正因如此,中国建筑发展了木结构材料,而西方建筑发展了石结构材料。石结构的长久性与木结构的短暂性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从审美来看,中国古典建筑以木为材,在质感上显得朴素、自然而优美;而以石为材的欧洲古典建筑质地坚硬、沉重而阳刚十足。因此,以木为材的中国建筑比以石为材的欧洲建筑更具有可人的生命情调;比较起来,冰冷的石材会使建筑与人的关系显得略微有些紧张。

(摘编自赵慧宁《中西传统建筑文化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西方建筑呈现出人与建筑的“融合”或“分离”的迥异特征,不同的建筑文化都受到了各自哲学思想的影响。

B.中国建筑在面对自然时,不是像西方那样把建筑看作征服自然的手段与方式,而是努力融渗在自然中,与自然对话。

C.对于欧洲人来说,建筑只是人之外的观赏品,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建筑等同于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D.人神之间的冲突和调和作为一种永恒的文化主题,在中西方建筑文化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宫殿类建筑和宗教类建筑的各自繁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立足比较的思路,采用总分的结构,从两个大的方面谈中西方建筑在文化上的差别。

B.文章在论证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不同特点时,都运用了相当丰富的具体建筑实例,增强了真实性和准确性。

C.用哲学思想和文化命题来作为支撑论点的依据,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增添了文本的文化内涵。

D.“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是本文反复强调和重点论证的一个方面,哪怕是宫殿类建筑也体现出人本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的教堂、歌剧院等建筑具有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等特点,而外墙和窗户的面积则相对小得多,这是与自然截然分离的体现。

B.中国古民居“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乡镇民居呈现出字、曲尺、三合院、四合院、自由式等不同格局,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道法自然”的观念。

C.中国的宫殿是一种将帝王的权威神化了的建筑,宫殿建筑的发达,与中国人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尊崇的观念有关。

D.中西方建筑的木结构材料和石结构材料呈现出质朴和阳刚的不同审美风格,这是以“君权”为中心和以“神权”为中心的不同价值观念造成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媒体上出现大量以戏虐口吻议论国人或中国社会问题的“中国式xx”,如“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插队”、“中国式接送孩子”、“中国式教育”、“中国式思维”等等,于戏虐中表达着自嘲和质疑,于调侃中彰显着反省与担忧。另一方面,“中国速度”、“中国改革”、“中国力量”、“中国信心”、“中国创造”、“中国梦”、“最美中国式”正式变成先进、正能量、国家魅力的代名词,为世界所接受,成为各国的标杆。

以上文字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中国的语言非常微妙,在不同的语境中,即便同一个词语也往往会传达出不同的语意。请参照下面的语境,解释加点词“深沉”的意思,每句不超过10个字。

①那些逐渐从生命中逝去的美好,我们总是无力挽留,只能给予深沉的哀悼。

②初春就开始劳作的农民,用铁镐触碰着坚硬的土地,不时发出深沉的声响。

③这个人虽与我们相识多年,但为人深沉难以捉摸,所以大家都不太了解他。

④历史令人贤明,诗歌使人高雅,数学让人理智,而哲学则能造就人的深沉。

⑤在大事面前,小明是那种非常深沉稳妥的人,你从来看不到他脸上的慌乱。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________。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________。这意味着真正的考古学研究,________,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认识的学生里面,除了少部分 的奇才之外,真正最影响一个人的成就的因素,可能不是智商,也不是努力,而在于他有多“踏实”。踏实的人做一件事,成一件事;学一样东西,就学得到一样东西。你只要看一门课最开始的时候,讲一些最简单的知识,哪些人可以                地听进去,他们未来就算没有什么惊人的成就,也都不会生活得太差。而聪明人往往已失去了耐心,都趴在桌子上睡觉。

但趴在桌子上睡觉,还不算最糟糕的学习状态。我自己也在课上睡过无数次,就我的经验来说,当然什么也没学到,但起码知道没学到东西。更可怕的情况是自我催眠,感觉自己在学,实则空空如也。一种典型的催眠方式,就是用手机把每一页PPT 都拍下来,之后该开小差照样开小差。他们以为自己“学到了”,但无非是在手机里储存了一堆只在考试前才会看一遍的照片而已。有时我会禁止学生照相,但他们还是会把电脑搬到教室里,一边听课,一边噼里啪啦地打字。这样也算很努力。但他们努力把课堂上的内容敲进电脑里,就是为了自己可以更           地记不住它们。之所以说这种情况更可怕,是因为他们        地把“并没有真的学到什么东西”这件事巧妙地敷衍过去:“反正随时可以再看我的笔记。”

我想,这里面大概也有一种安全感。一个人学东西之所以无法专注,可能就是因为他无法忍受专注在一个点上的感觉。学习一个东西(尤其是简单的、重复的)往往让人焦虑。(       ),这样就可以说:“行了,这个我已经懂了。”这是回避焦虑的法宝。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天资聪颖 不胜其烦 心安理得 不露声色

B. 天赋异禀 不胜其烦 问心无愧 不露声色

C. 天赋异禀 不厌其烦 心安理得 不着痕迹

D. 天资聪颖 不厌其烦 问心无愧 不着痕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可能不在于智商,也不在于努力,而在于他有多“踏实”。

B. 可能不是努力,也不是智商,而是“踏实”。

C. 可能不在于努力,也不在于智商,而在于他有多“踏实”。

D. 可能不是智商,也不是努力,而是“踏实”。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为这一刻你真的停在一个东西上,就会意识到自己有多渺小。因此,用最快的速度纵观大概,或是把注意力投向这个东西之外

B. 因此,你用最快的速度纵观大概,或是把注意力投向这个东西之外。这一刻你真的停在一个东西上,才会意识到自己有多渺小。

C. 因为这一刻你真的停在一个东西上,就会意识到自己有多渺小。因此,把注意力投向这个东西之外,或是用最快的速度纵观大概

D. 因此,你把注意力投向这个东西之外,或是用最快的速度纵观大概。这一刻你真的停在一个东西上,就会意识到自己有多渺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