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考结束,小黄同学查看录取大学的住宿、食堂,发现条件比想象中差得多,闷闷不乐。爷爷告诉他,他们读书的时候是自己背着被子等去外地上学,有时甚至吃不饱,但生活照样多姿多彩,同学们都学业有成。爷爷告诉小黄,这所大学的校训是“艰苦朴素”。小黄同学把他在大学里看到的情况及这句校训发到班级群里,引起群里同学的热烈讨论。有人说,条件这么差还怎么安心读书;有人说,都快进入小康社会了,还要什么艰苦朴素;有人说,艰苦朴素是优良传统,我们不可以忘本;有人说,在新环境里会遇到新的困难、新的问题,艰苦朴素不可或缺……
假如你是该班级群中的一员,你会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很多人认为低血糖发生时,应该给患者补充一些糖分,巧克力、饼干、奶糖是最佳选择吗?巧克力中脂肪含量高,吸收速度慢,所以,①______,饼干作为淀粉类多糖食物,消化吸收更慢。奶糖除了含糖之外,还加入了奶制品和胶质物品,消化吸收会慢一些,也不推荐,那么,②______?我们知道,当身体内严重缺“糖”时,必须在短时间内让血糖快速地升到正常值。大脑唯一的能量供给来源是葡萄糖,血糖过低,大脑容易功能受损,所以,发生低血糖时,③______,如葡萄糖粉、砂糖水、方糖、糖果、果汁等小分子糖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的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 )中国诗 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 。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 ,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 ,足使黑格尔美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蹴而至 不计其数 发达 复杂
B.一挥而就 数见不鲜 发展 周到
C.一蹴而至 数见不鲜 发达 周到
D.一挥而就 不计其数 发展 复杂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所以,
B.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C.中国诗是早衰的。早衰是因为早熟。所以,
D.所以,中国诗是早衰的。早衰是因为早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的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B.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的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产生。
C.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
D.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下面加点的文言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盘桓:犹豫不决的样子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告诉:被告知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慷慨:大方,不吝啬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弱冠:指男子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B.茕茕子立,形影相吊 吊:安慰
《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下:放下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恨:痛恨
C.朝菌不知晦朔 晦:傍晚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到,动词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去除
请息交以绝游 游:交游,交往巨
D.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夺:强行改变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听:听任,准许
谨拜表以闻 闻:使....闻,使....知道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焉:于此,在这里,在那里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性命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相》中杜甫以叹惋诸葛亮功业未竟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诗句是:“____,____”。
(4)《书愤》中陆游回顾两次抗金胜利之战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有瞩
韩偓①
晚凉闲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
风转滞帆狂得势,潮来渚水寂无声。
谁将覆辙询长策,愿把棼丝属老成②。
安石③本怀经济④意,何妨一起为苍生。
(注)①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当时宫廷斗争激烈,诗人受牵连,一生三次被贬,此诗写于初贬之时。②老成:年高有德之臣。③东晋名相谢安,字安石。④经济:经国济世。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晚凉中诗人在江边散步、看书,交代了诗题“有瞩”的具体情境。
B.颔联写“有瞩”之景,描绘风劲帆动、潮来水寂的景象,象征当时政局的动荡。
C.“棼丝”,原指乱丝,这里喻指纷乱之事,暗含了诗人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忧。
D.本诗写景与抒怀有机结合,状物绘景,气势壮阔,借景抒情,借典抒怀,蕴含深厚。
2.本诗尾联与陆游《书愤》尾联皆以前人自况自勉,思想感情异中有同,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