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医者 周国华 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痛得满床打滚。我...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医者

周国华

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痛得满床打滚。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医生为她打了针止痛剂,手一摊:“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

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一边:“你妈得的是癌症,晚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

癌症?我眼前一阵发黑。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点承包田供我上学,如今……

不能这么放弃!我刚想办住院手续,我妈含笑进来说:“医生,给我开点药吧,止疼的就行,我命硬,能挺过去。”

拗了半天,我还是按我妈的意思做了。我知道,我妈一旦决定了的事,没人能改过来。回家的路上,我拼命憋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兜里只有三百块钱,那是全家仅剩的那么一点点。

或许天不绝人,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无意中听到有人说,邻乡有个老中医挺神的,治好过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我立马找了过去。

老中医家里坐着很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话不多,而且声音很轻,只是在搭脉后简单地问上几句,就摇头晃脑开起了方子,完了,又叮嘱几句,也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最后一个轮到我,老中医瞅了我一眼:“病人呢?”

我拿出医院的诊断书,讲了我妈的病情和家里的情况。我说来得急,我妈也下不了地,先来问问。说到最后,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老中医瞪了我一眼:“这么大了还哭,没出息。走,带我去看看。”

老中医给我妈搭完脉,捋着花白的山羊胡子在屋里踱来踱去。我垂手,惶惑地盯着他。老中医让我把三轮车上那个蛇皮袋子拿进来。一打开,里面全是草药。老中医告诉我把这几把药分均匀,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他。

我连连点头,掏出三百块钱:“只有这些了,别嫌少。”

老中医没接钱,双手把玩着桌上的青花瓷瓶,左看右看,还不住地点头:“不用了,你留着做学费吧,这个东西卖给我吧。”

我妈连忙摇手:“不,这是我的嫁妆,几块钱买来的,乡下人没闲心插花,我常说,还不如碗勺来得实用呢。”

老中医晃头捻须,说:“实用不实用我不管,家里有一个,正好配个对。”

送走老中医,我和我妈还真不敢相信天下竟有这种好事,诊费、药费没付不说,还白白拿了一千块钱!

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竟痊愈了!

我拿着锦旗去谢老中医,老中医一笑:“有钱了,就把瓶子赎回去,价钱嘛,翻倍。”我点头。

我如愿考上了医学院。用那些钱,我撑过了第一个学期。之后,我勤工俭学,再没用过家里一分钱。毕业后,我凭着优异的成绩,被省城一家大医院聘用。我接我妈进城,贷款买房,娶妻生子,进修深造……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偶然观看《鉴宝》节目,里面一个青花瓷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瓶子,看上去跟我家的一模一样。专家几百万的估价让我又吃惊又愤怒,原来老中医早就知道瓶子的价值。我想起了老中医眯着眼的神情,哼,狡诈,虚伪!

我憋着满肚子怨气去找老中医。老中医已去世,他儿子接过我的字条,一笑:“家父说你会成为医生,果然没错。”

我突然想起,那天我对老中医说,我想放弃学业,赚钱养活我妈。我有点发蒙,是不是自己太小人了?

里屋的橱柜上,摆放着两个青花瓷瓶,花纹一样,成色迥异。老中医的儿子取过那个釉色发暗的瓶子:“民国的,不过也值几千块钱。”

我脸红了。瓶子的内壁上,依稀还能看到我儿时调皮的涂鸦,是我家的那个!我疑惑地望着另一个青翠欲滴的花瓶。

“这个是我祖上为一官宦人家诊病时,那家主人给的。”

我掏出一万块钱,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家父嘱咐,不敢有违。”

对着老中医的遗像,我郑重地磕了三个头。泪眼婆娑中,我又看到了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温馨,深邃。

一块匾额悬在墙上,上面的两个字熠熠生辉——“医者”。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读高二那年”暗示妈生病“不是时候”和“我”需要治好妈的病的迫切,也为后面突出老中医的医术医德做铺垫。

B.“我”去送锦旗的时候,老中医说赎瓶子价钱要翻倍,这体现了老中医也爱财,这样就写出了老中医性格的复杂和真实。

C.虽然文章很短,内容也是平常生活之事,但仍写得跌宕起伏而非平铺直叙,很有可读性。

D.老中医要青花瓷瓶并给一千块钱瓶钱是想帮助“我”,使“我”能治好妈的病并完成学业,这体现了老中医高尚的医德。

2.老中医医术高超。文章是怎样写出老中医的医术高超的?

3.文中画线的段落起了什么作用?试做简析。

 

1.B 2.文章写老中医医术高超的手法有:①对比手法。将我妈“痛得满床打滚”病之重与老中医轻松将病治好进行对比;将赤脚医生、县医院治不好妈的病与老中医药到病除进行对比,都突出老中医医术之高。②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文中写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听到有人说老中医挺神,治好了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老中医家里坐着许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从容诊断,毫不忙乱。③直接描写/正面描写。老中医从容自信交代将那些药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再去找他。而母亲真的痊愈了。 3.所起作用有:①推动情节发展。正因为我怀疑青花瓷瓶的价值,才有下文我去赎瓶子发现瓶子真相,看到老中医的高尚品质的情节。②使情节出现起伏,吸引读者。我的愤怒使情节骤然紧张,而后又逐渐缓和,这样故事就起伏有致,使读者很想继续看下去。③使情节内容更为完整丰富。此情节的存在和使后文出现揭示青花瓷瓶的价值和老中医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的内容,展示给人一个完整的故事和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这样就使文章内容更为完整丰富。④使人物形象更为突出。正是我的怀疑使后文表现老中医高尚智慧的情节出现,使老中医形象更为突出。⑤使主题更为突出。此情节的存在使老中医的品质高尚更为突出,这样就使文章赞美人间真善美的主题更为突出。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B项,“这体现了老中医也爱财,这样就写出了老中医性格的复杂和真实。”理解错误,主要表现老中医想不动声色地帮助人家,不想让人家知道真相而博得感激,文章这样写仍是表现其医德之高。 故选B。 2.本题主要考查刻画人物形象方法的能力,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人物描写方法,如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入手。二是从侧面描写入手。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表现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三是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与其它相关的其他人物。四是从典型事例入手,典型事例往往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五是从作者的评价入手,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本题,通过“我妈癌症晚期”与“我妈竟痊愈了”的对比可以看出老中医医术高明;通过对比赤脚医生和县医院的医生不能治好妈妈与老中医轻轻松松就能药到病除,突出老中医医术高明;文中通过别人之口评价老中医医术高明和老中医家里坐满了人,是间接描写老中医医术高超;由原文“老中医告诉我把这几把药分均匀,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他。”可知,这是正面描写老中医的医术高超。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文章段落的作用。首先回归文本,需要考生找到设题的区域,找到相关段落句子,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具体分析。通常某句话在文中由如下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埋下伏笔,总领全文,为下文做铺垫。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下文,总领下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本题,要求分析画线段落的作用,该段落处于文章的中间位置,我们首先从情节上考虑:由下文“里屋的橱柜上,摆放着两个青花瓷瓶,……是我家的那个!我疑惑地望着另一个青翠欲滴的花瓶。”的情节可知,画线的段落推动了该情节的发展,导致情节张弛有致,引起读者的兴趣;该篇小说是为了塑造人物服务的,还要从人物形象上分析,该情节通过我的怀疑衬托老中医的高尚的品质;人物形象一般是为凸显主旨服务的,因此,从主旨上分析,通过表现老中医高尚的品质赞美了真善美的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①朱伯崑先生在《易学哲学史》的“前言”中说:“一般的哲学史的著作,对易学中的哲学也有所论述,但由于受到其自身体裁的局限,总的说来,是脱离易学发展的历史,脱离易学自身的问题,讲其哲学思想,没有揭示出其哲学同易学的内在联系。”“中国人的理论思维水平,在同西方的哲学接触以前,主要是通过对《周易》的研究,得到锻炼和提高的。”“研究易学哲学史,如果看不到其自身的特点,脱离筮法,孤立地总结其理论思维的内容,抽象地探讨两条思维路线的斗争,不去揭示易学哲学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矛盾,其结果对易学哲学的研究,不仅流于一般化,而且容易将古代的理论现代化。”我认为,这里提出的问题是很应引起重视的。

②如何体现易学哲学“自身的特点”,如何“揭示易学哲学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矛盾”,而不“流于一般化”。朱先生说:“易学哲学的发展,就其形式和内容说,都和易学自身问题的开展,特别是同占筮体例的解释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其特有的理论思维发展的逻辑进程及其规律。”关于易学自身的问题,朱先生特别指出了对占筮体例的解释。我想,这不仅对于研究易学哲学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而且对于一般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在涉及易学中的理论思维时往往脱离筮法、象数来孤立地、抽象地讲其哲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③《周易》本为卜筮之书,至春秋时期孔子提出,其研究《周易》“不占而已矣”(《论语·八佾》)。这样,就把《周易》转化成了讲天人哲理的书,以后的易学就是循此方向来阐释《周易》的。然而,受《周易》的基础文本(所谓《易经》)所限,不仅易学与占筮之术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并行地、相互影响地发展,而且易学本身对《周易》的哲理阐释也是以对筮法、象数和筮辞(即卦爻辞)的解释为基础的。朱先生在讲到“《易传》中的哲学问题”时说:“《易传》中有两套语言,一是关于占筮的语言,一是哲学语言。有些辞句只是解释筮法,有些辞句是作者用来论述自己的哲学观点,有些辞句二者兼而有之。”这里的“两套语言”之说,对于研究《易传》及其以后的易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如果只讲其中的“哲学语言”,而将其“占筮的语言”作为糟粕而澄汰掉,那么就不能充分理解其“哲学语言”的本意和深意,以致对其作出“一般化”的或“现代化”的理解。《易传》对《易经》之卦爻象和卦爻辞的解释,存在着取象说和取义说的对立,这种对立在以后的易学发展中形成了旷日持久的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之争。如果将象数学派的“象数”作为糟粕而从中国哲学史著作中澄汰掉,那么义理学派的“义理”也就因失其对立面而其本意和深意不明,而且义理学派的发展逻辑和规律也会因失其发展的中介而黯然不彰。

④不幸的是,在以往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中,一般都重义理而轻象数,对义理学派的思想多有阐发,而对汉易和宋易的象数之学则尽量简弃。这是应该进行反省的,无论从象数之学作为易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或环节,还是从其作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范式”来说,以后的中国哲学史著作都应给予象数之学以应有的地位。

(摘编自李存山《从<易学哲学史>》看当前中国哲学史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哲学史著作由于其自身的局限,不能深入易学发展的历史,不能结合易学自身的问题,最终流于一般化。

B. 中国人哲学思维水平的锻炼和提高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周易》的研究;一是对西方哲学的研究。

C. 研究易学哲学史,要联系易学自身特点,联系筮法,联系易学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矛盾,才可能避免肤浅的流弊。

D. 易学哲学的发展,有它独特的理论思维发展的进程和规律,尤其和对筮法体例的解释与阐述密不可分。

2.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提出文章的讨论对象,总领全文。

B. 第②段阐述作者对占筮法体例的评价。

C. 第③段主要讨论《周易》及其研究历史。

D. 第④段论述当前中国哲学史研究存在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易学哲学史上也存在两条思维路线的斗争,对此要具体审慎地分析,如果抽象讨论,或会导致古代理论现代化的恶果。

B. 易学对《周易》的哲理论述是建立在对筮法、象数、筮辞的解释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局面的形成是由该书自身性质所决定的。

C. 易学自身存在一个难以调和的问题,即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的对立。不过,这种对立双方不但可以并存,而且还互为依存。

D. 象数学派不但是易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范式”,因此,象数学派的重要性大于义理学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清代乾隆年间有甲乙两个书法家,甲极认真地模仿古人,讲究每一画都要酷似某某。如某一横要像苏东坡的,某一捺要像米芾的。一旦练到了这一步,他便颇为得意。乙则正好相反,不仅苦苦地练,还追求每一笔每一画都不同于古人,讲究自然,直到练到了这一步,才觉得心里踏实。

有一天,甲嘲讽乙说:请问仁兄,您的字哪一笔是古人的呢?乙并不生气,而是笑眯眯地反问了一句:也请问仁兄,您的字究竟哪一笔是您自己的呢?甲听了,顿时张口结舌。

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仔细阅读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写出它的寓意。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2015 年的夏天,很多压力山大的都市白领纷纷购买被称为减压神器的成人版涂色书——《秘密花园》。但实际上,________,同样用彩色笔涂涂画画,有人会觉得身心愉悦,也有人反而觉得更压抑了,满足于专注静心的创作过程以及色彩带来的心理安抚,_______ ,但如果太过于追求作品的成功,涂色后反而会感觉压力更大。因此,心理学家建议,想通过《秘密花园》减压的朋友,不要有太强的目的性,自然而然地享受这个过程就好。如果生活中真的遇到问题,____,而不是通过涂画来逃避现实。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无论汉语曾有怎样的辉煌,                                         。我们的汉语在今天遭遇的正是这样的尴尬局面。

汉语就只是一种死去的语言             汉语在东方就会失去至尊地位

如果我们不能激活这一语言             至多是一个小语种、一种方言

人们不会再以汉语为思维血脉和精神指向 不能使这一语言温暖人、关怀人、洞明人生世界

A.⑤②①④③⑥ B.③⑥②④⑤① C.⑤②③⑥①④ D.③⑥①④⑤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