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了官司。有人批评其质量堪忧,有人质疑其在数字化过程中,将一些珍贵的原声母带交给日本公司,使这些母版文物有可能被盗录和损毁。谁是谁非,当事人各执一词。然而此次事件,使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得以进入公众视野。
保护音像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集体记忆,通过数字化方式保存我国珍贵的音像档案意义重大,但关键在于其获得永久性保存后,如何才能变成活的文化?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悖论。
第一重悖论,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流行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掘墓人。同时,全球化时代又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用“全球通用”的审美标准席卷全球,鲸吞蚕食各国各地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迅速消弭多样性、异质化的地方性文化。这种全球趋同化的大众流行文化浪潮,使得很多非西方社会的民族和人群,愈益面临失去独特文化身份的危险。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根,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
第二重悖论,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
对于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一定要跳出“死文化”的陈旧观念,不能把传统文化变成活标本、木乃伊。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借助大众流行文化巨大的承载力和传播力,使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大众文化趣味、艺术审美的一部分。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再度获得复兴和繁荣。
(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用木乃伊形容通过数字化方式获得永存后却因脱离大众而失去生命力的传统文化
B.不只是传统戏剧,其他领域门类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信息化、数字化所带来的严重威胁
C.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改变了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很多人不愿走进剧院观赏戏剧
D.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因质量堪忧且存在盗录和损毁母版文物的可能而惹上官司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官司引出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工程这个话题
B.文章以3D全景声京剧电影热映为例,论证了技术力量使传统文化复兴、繁荣的可能性
C.文章主要论述了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下所面临的双重悖论,挑战大于机遇,富有辩证性
D.文章在提出问题后,又用大量篇幅分析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让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扎根并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
B.将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存意义重大,而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转为活文化也是关键问题
C.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在信息和交通愈发便捷的全球化时代必将遭遇淘汰
D.只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态呈现传统文化,并借助技术的力量就能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深,有的很浅。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工作细节。
材料:品行 扎实 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 接孟氏之芳邻 一步一个脚印
谦谦君子 放下身段 孟母三迁 光明磊落 埋头苦干 近朱者赤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参加武汉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时写的自荐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贵校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人文底蕴深厚,综合实力不一般。并且贵校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我垂青已久。贵校名师云集,有很多杠杠的专业,其中测绘工程专业更是在全国名噪一时,我期盼能成为这个专业的学生。
我正值高三复习的紧张时刻,拔冗给您写信,若有词不达意之处,请见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学术观点可以称之为 。因此,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就显得 。美国史学大师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最近,第三个中译版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时至今日,( )。这部书常被看作是作者对其另一部作品《西方的兴起》搭建起的历史框架的补充,拾起了此前研究的遗珠弃璧。不过,《瘟疫与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更高。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 ,从疫病缘何成为史学家的遗漏谈起,把传染病放在视野中心,去探讨人与病菌的关系。他 ,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与以往的解释大异其趣,因为他总能通过因果溯源,证明疫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易之论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顺藤摸瓜
B. 不易之论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抽丝剥茧
C. 金科玉律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抽丝剥茧
D. 金科玉律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顺藤摸瓜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
B. 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
C. 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D. 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B. 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C. 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关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D. 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女子自喻,揭露奸臣嫉妒贤才,对自己肆意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箫声的作用和力量,深谷中的蛟龙听了箫声飞舞起来,独处孤舟中的寡妇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
(3)白居易《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场景,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