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吾”、“尔”、“子”作人称称谓时,在《论语》和《孟子》中使用情形的统计。根据下表,选出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使用情境
人称称谓 | 吾 | 尔 | 子 | ||||
《论语》 | 《孟子》 | 《论语》 | 《孟子》 | 《论语》 | 《孟子》 | ||
上对下 | 77.9% | 45.1% | 81.0% | 6.3% | 0.0% | 47.9% | |
平辈之间 | 1.8% | 6.6% | 0.0% | 0.0% | 8.0% | 45.1% | |
下对上 | 3.5% | 7.4% | 0.0% | 0.0% | 76.0% | 7.0% | |
对象不明或其他情境 | 16.8% | 4.9% | 19.0% | 93.7% | 16.0% | 0.0% | |
A.从《论语》到《孟子》,“吾”的使用情境变化较“尔”和“子”显著。
B.在《论语》和孟子中,“尔”的使用情境都是上对下。
C.根据“吾”的使用情境,下对上以“吾”来称呼自己较有礼貌。
D.《论语》里通常依据彼此尊卑关系,使用“尔”或者“子”称呼对方。
体育运动在我国由来已久。下列诗句与我国古代体育,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②掷球戏水争远近,流星一点耀波光。
③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④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
A.①围棋 ②蹴鞠 ③赛马 ④武术 B.①象棋 ②水球 ③龙舟 ④马球
C.①围棋 ②水球 ③龙舟 ④马球 D.①象棋 ②蹴鞠 ③赛马 ④武术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世纪初,晏阳初曾经将“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视为“第五大自由”。几十年后,素尔仁尼琴还注意到另一种自由,“ , 。 。 , 。”
①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
②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③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
④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
⑤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①②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④⑤①
在下列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屈辱到崛起、从 到独立富强,经过 70 年的风雨前行,如今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国。从温饱不足、 欺凌到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全球治 理的主要参与者,经过 70 年的 ,如今铺陈在世界面前的,是一幅瑰丽无比的中国 画卷。
A.积重难返 倍受 栉风沐雨
B.积贫积弱 倍受 风雨飘摇
C.积重难返 备受 风雨飘摇
D.积贫积弱 备受 栉风沐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名高考取得707分、被北大中文系录取的女生写下的“感谢贫穷"的文章在网络热传:“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到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穷。”这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说:“贫穷确实值得感谢,生活的贫穷让她更加坚韧不屈、自强不息,更加热爱和珍惜人生。”有人认为“该赞美的不是贫穷,而是她克服贫穷的韧劲和坚强。”还有人说“富不代表心灵高贵,穷不代表精神贫瘠,不是所有富贵都是幸运,不是所有贫穷都那么可恨。”更多的人认为:“贫穷不值得感谢,更不值得赞美,如今寒门难出贵子,这名女生只是突破贫穷的极少数个例,更多的孩子因贫穷而失去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也有人说:“贫穷不值得感谢,但必须正视和反思,需要正视贫穷的不仅仅是贫寒学子,更应该有从未经历贫穷的人以及我们的政府与国家。”
对于以上事件中关于“贫穷”的讨论,你有什么样的看法?请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或感悟,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思考和认识。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不要套做,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符合逻辑,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吟诵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不断探索。
材料:视死如归 舍弃小我 心忧天下
林则徐 范仲淹 谭嗣同
岂因祸福避趋之 先天下之忧而忧 我自横刀向天笑
后天下之乐而乐 去留肝胆两昆仑 苟利国家生死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