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大传统与小传统 在西方国家,所谓大传统和小传统,也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大传统与小传统

在西方国家,所谓大传统和小传统,也可以叫做“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正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学者文化和通俗文化”。在所有的社会里,有一种属于少数上层文化人的文化传统,叫做“大传统”,它是经学院、寺庙的教育而形成的,哲学家、神学家等其他文化人的这个传统,是有意识培养和延续的产物,主要是通过有计划的设计过的教育而传播;但是,还有一种属于非文人的文化传统,它产生于日常生活,而且这种传统也没有人专门去培养和发展,它是自然生成的。

这种说法,在中国也大体适用。大传统在中国古代是由私塾、学校、书院的教育来传播的。现在受过新式学校教育的人可能会看不起私塾,虽然那些私塾先生很早以前就常常是文学讽刺的对象,比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嘲笑先生摇头晃脑念“金笸箩”,但是,他们实际上在文化传播中是最重要的。这个大传统,就通过一些有财产、有教养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和上层社会的通行规则,逐渐建立起来。在古代中国,一个在这样传统里生活的人,从小就受家塾教育,从小就读经典,长大考经典,成人以后按照经典的礼仪规则参加社会活动,依靠书信、诗词往来的必要知识,就形成互相认同的一个阶层。他们的行为、举止、谈吐是他们互相认同的标志,这个传统的延续,也由一代一代的教育来保证,同时,他们还通过科举考试、婚姻关系,使这个阶层保持开放性和流动性。

而民众有民众的传统,我们不要以为民众没有“知识”,他们只是没有书本的、抽象的、学校教出来的“知识”,实际上他们有另一套“知识”。这些知识构成小传统,而这些知识主要通过一些途径来传播。

乡土中国在几千年里已经形成一些习俗和规则,像亲与疏、责与戏、荣与耻、好与坏、怎么对人、如何做事,一个人在家中、在乡下、在和小时同伴一起玩的时候,就渐渐受到这样的教育,这种教育是无形的。

这些不识字或识字有限的人,也会受到文化阶层的影响,比如识字的人讲一些通俗的书,如福建的“礼生”、北方的“乡秀才”,在乡村是很尊重的,古代中国乡村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对读书人的仰慕和尊敬。很多关于宗教信仰的知识和道理,被记录在民间善书、皇历、家族规约等里面。有时,乡村学校教书,在教书中间,不知不觉就把这些道理和知识传到了下层社会。

在农村的节庆日、祭祀日等,会有祠堂、婚礼、丧葬等仪式,那些仪式就告诉人们祖先的重要性,而祖先的重要就意味着家庭的重要。家庭放大就是家族,家族是互相认同和互相支持的共同体。而仪式上的站位、先后次序,也传达了很多道理,比如男尊女卑、家族关系、父党母党、家族的中心和边缘、道德伦理的报应等。

乡村生活中很重要的,还有演戏、说书之类的娱乐活动,戏文、故事很有用,常常把最通俗也是最简单化了的伦理道德规则传达给大众。比如“四郎探母”,其中就有家庭与国家、个人、爱情和民族大义之间的大道理;“十五贯”,就有关于偷盗等的因果报应问题;“隔江救阿斗”,就传达了忠义的伦理。看了戏,人们就接受了这套知识和道理,他们常常会引用戏文说事,也会引用戏曲故事来教育小孩子。

所以,古代中国民众的小传统和上层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不同的。

(节选自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大传统”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传统”是经过有自的、有计划地培养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属子少数上层人的正统文化、学者文化。

B.“大传统”一般由学校、书院、寺庙等场所传播,哲学家、神学家等其他文化人是传播这一文化的重要角色。

C.“大传统”通过上层社会的通行规则和有财产、有教养的家庭环境建立起来,在这种环境里生活的人由此形成相互认同的阶层。

D.“大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不仅有赖于学校,还有科举考试、婚姻关系等等,因而常常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的特点。

2.下列对中国文化中“小传统”传播途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传统”可以借助耳濡目染的经验来传播,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无形的教育,把千百年来形成的乡土习俗和规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每个人。

B.“小传统”可以借助文化阶层的影响来传播,通过乡里的读书人,以知识传授的方式,将宗教信仰的知识和道理等自然地传播下去。

C.“小传统”可以借助传统仪式的暗示来传播,通过乡村的节日或宗族活动,传达有关家族历史和伦理、家族等级关系等强调家庭重要的道理,以及因果报应等。

D.“小传统”可以借助乡村娱乐活动来传播,通过演戏、说书等最通俗的方式,在戏文和故事中传达最简单化的有关个人、家族和国家等的伦理道德规则。

3.结合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上层文化阶层通过多种正统教育,建立起他们的通行规则,把特定的行为、举止、谈吐作为他们之间互相认同的标志,通过一代一代的教育来保证这一传统的延续。

B.中国文化中的“小传统”没有形诸书本,也不成体系,其表现方式是形象的。它通过日常生活中各种细节,潜移默化地使民众接受了一套知识和道理,极大地影响了传统社会中大众的生活。

C.中国社会中,尽管民众的“小传统”和上层意识形态不相同,但是“大传统”和“小传统”之间并没有完全割裂,民间的习俗礼仪、宗教信仰、道德观念与文化阶层抽象的“知识”有相通之处。

D.私塾、学校中的先生是“大传统”和“小传统”间的一个重要结合点,他们既是“大传统”传播的最重要载体,作为读书人又是民间仰慕和尊敬的对象,无形中参与了“小传统”的建设和传播。

 

1.D 2.D 3.B 【解析】 1.试题“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就要既明确概念的内涵(特有属性),又明确概念的外延(包括哪些对象)。分析可知,D项,“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的”不是“大传统”,且因果关系不成立。见原文第2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民主”与“科学”自此渐入人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中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2019年:即将步入高三的你,为迎接将要到来的人生第一次重要挑战蓄势待发……

……

2049年:你正值中年,春秋鼎盛;而新中国成立100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历史的长河中,先辈们以热血、勇气与智慧,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幸福生活;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我们又该如何迎接未来?以上材料,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思考或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某大学举行辩论赛,辩题为“网络匿名有助于/有害于公众议题讨论”,请你以反方队员的身份,针对正方发言拟写一段辩论词。要求:不得改换辩题,立场鲜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85字。

正方发言:网络匿名的作用在于保护发言人的隐私,在触及敏感话题时,因为这种保护的存在,人们会敢于站出来说话,不再麻木、冷漠。可见,网络匿名是我们打开民主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身处信息高度膨胀的时代,获取信息变得容易,选择获取什么信息则变得困难。生活丰富多彩,精力稀缺宝贵,如果不是恰好对东周历史文化感兴趣或以学术为业,       

既然来世间一遭,姑且多认识人、多见识事,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通过读《孟子》,认识一个有抱负、有才华、有脾气的孟子。同时你也许会惊喜地发现,孟子的所思所想,虽已化作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但也并非是________;以此作为一个切片加以展开,还可以探寻古代中国社会的组织形态。为此,纯粹从体验的角度说,读《孟子》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儿。

探寻对于一个文明最重要的主题是什么,从比较接近源头的典籍中或许能找到________。价值排序、制度传承、路径选择无疑包含在孟子所处时代的主题中。孟子时代的诸侯,或是开疆拓土,或是救亡图存。当孟子向诸侯强调施仁政、薄税敛时,在那些恐惧________或者汲汲于兼并天下的诸侯眼里,孟子无疑是“迂远而阔于事情”的。但秦朝的短祚暗示了,“总体战”对于诸侯自身来说无异于________而后的中国历史和欧洲长时间的列国均衡史中,更是让我们一次次看到孟子的智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确实代表了更健全的常识。

(摘编自《我们为什么读<孟子>》,《光明日报》2018年2月2日)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后,在中国历史和欧洲列国长时间的均衡史中,更是一次次让我们看到孟子的智慧。

B.而后的中国历史和欧洲列国长时间的均衡史,更是一次次让我们看到孟子的智慧。

C.而后,在中国历史和欧洲长时间的列国均衡史中,更是让我们一次次看到孟子的智慧。

D.而后的中国历史和欧洲长时间的列国均衡史,更是让我们一次次看到孟子的智慧。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孟子》还有去读的理由吗?答案是不可否认的

B.读《孟子》难道还需要理由吗?答案是肯定的

C.我们还能找到读《孟子》的理由吗?答案是肯定的

D.我们需要找到读《孟子》的理由吗?答案是不可否认的

3.一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老调重弹       蛛网尘封     危在旦夕      抱薪救火

B.老生常谈       蛛丝马迹     朝不保夕      饮鸩止渴

C.老调重弹       蛛丝马迹     朝不保夕      抱薪救火

D.老生常谈       蛛网尘封     危在旦夕      饮鸩止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两句,传达出诗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

(2)荀子在《劝学》中运用车马、船桨的比喻,论证了“____________”的道理。

(3)苏轼《赤壁赋》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侧面烘托了箫声的哀婉缠绵、凄恻动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汉上逢同年崔八

李频

去岁曾游帝里春,杏花开过各离秦。

偶先托质逢知已,独未还家作旅人。

世上路岐何缭绕,空中光景自逡巡。

一回相见一回别,能得几时年少身。

(注)①帝里:帝都,京城。②托质:寄身,这里指人在旅途。

1.以下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上”指汉水边,点明相逢之地,“同年”指同榜考中者,点明崔八与诗人关系。

B.首联写去年春天曾和崔八同游京城,杏花落后又匆匆离别,相聚时间很短。

C.第五、六句写沿途及空中美景不断,乐景衬哀情,抒发了与崔八的依依惜别之情。

D.第七句以“见”和“别”形成对比,连用两个“一回”,强化了感情。

2.诗歌除表达与友人惜别之情外,还表达了哪些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