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刘菲给家人写的留言条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多处不合语体要求,请至少找出四处并作...

下面是刘菲给家人写的留言条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多处不合语体要求,请至少找出四处并作修改。

母亲,您好。我有事不能当面通知您,就写这一便条让您知晓。我与同窗去书店买书,中午不回家就餐,您不要等我了。

 

(1)“母亲”改为“妈妈”;(2)“通知”改为“告诉”;(3)“知悉”改为“知道”;(4)“同窗”改为“同学”;(5)“就餐”改为“吃饭”。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在日常生活中,有事情要通知对方,或有事托付对方,对方不在,却又没时间等候对方回来,写张字条留给对方。这种文体就是留言条。 “母亲”,书面语,不适用留言条,改为“妈妈”。 “通知”,书面语,太正式了,改为“告诉”。 “知悉”,知晓,旧时多用于上对下的文书、信件,知道,了解,改为“知道”。 “同窗”,指在同一所学校里就读的人。古代学习条件很艰苦,所以就把同学称做同窗,书面语。改为“同学”。 “就餐”,即吃饭的意思,书面语。改为“吃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位于我国大西北腹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被沙漠包围,生态系统脆弱,长期处于荒漢化的威胁中。多年来,宁夏几代治沙人前赴后继,用辛勤和智慧,锁住了漫天黄沙,构筑了一道道绿色屏障,创造了一个个绿色奇迹。

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宁夏。这是60多年前宁夏的真实写照。严重的沙害不仅严重威胁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还长期制约着①。曾几何时,只要刮一场大风,②,村民晚上回家可以沿着沙坡走上自家房顶。随着荒漠化的日益严重和沙漠的不断进逼,很多村庄甚至被迫数次搬迁。严重的沙害不仅长期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安全,还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灵武市的黄河东岸,百余亩“天使林”“师生林”等公益林在阳光下傲然挺立,与一片片、一坡坡幼林一起默默抵御着风沙的侵蚀。在这片万亩荒滩上植树造林的带头人是“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40年来他带领宁夏白芨滩防风圃沙林场干部职工一起战沙魔,营造了63万亩绿色屏障,阻挡住毛乌素沙漠向西侵蚀,创造了世界闻名的“白芨滩治沙路径”。从被迫抗争到主动出击,从“要我治沙”到“我要治沙”,从“老典型”到“新面孔”……在与沙漠经年累月的搏战中,不断涌现出的治沙人,建起了一片片绿色“长城”,改变了宁夏山川大地的面貌。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比喻、排比 B.比拟、比喻、借代

C.对偶、借代、夸张 D.对偶、借代、拟人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多年来,宁夏几代治沙人经过努力,控制了沙漠蔓延,建成了奇迹般的防护林。”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谏太宗十思疏》________。强调要使国家稳定,一定要积聚它的民心。

⑵《离骚》中强调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的两句是________

⑶《扬州慢》中_________。说明曾经繁华扬州,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的句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远游①

杜甫

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

尘沙连越巂②,风雨暗荆蛮。

雁矫衔芦③内,猿啼失木间。

弊裘苏季子④,历国未知还。

[注]①诗人晚年出夔州至潭州,此诗写于其间。②越巂,古郡名,治所在四川西昌东南;安史之乱后,吐蕃不断入侵河陇诸州及安西、北庭诸地。③衔芦,指雁衔芦草以自卫。④弊裘苏季子,原指苏秦游说秦王未果、敝裘而归的事,这里指人奔波劳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开篇先写江水后写高山,由近而远,由高到低,描绘了诗人旅途中所见壮阔之景。

B.诗的颔联将眼前的气象与时局联系起来,表达诗人对当时动荡时局、战乱社会的忧虑。

C.诗的尾联写苏秦奔波劳碌狼狈返乡的故事,实指自己飘零无依,离国无家可归的现状。

D.诗歌综合运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双关、用典等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情感。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傳玄,字休奕,北地泥阳人也。玄少孤贫,博学善属文,解钟律。性刚劲亮直,不能容人之短。郡上计吏再举孝廉,太尉,皆不就。州举秀才,除郎中。五等建,封鹑觚男。武帝为晋王,以玄为散骑常侍。及受禅,进爵为,加附马都尉。帝初即位,广纳直言,开不讳之路,玄及散骑常侍皇甫陶共掌谏职。玄上疏,诏报曰:“举清远有礼之臣者,此尤今之要也。”乃使玄草诏进之。玄复上疏,帝下诏曰:“二常侍恳恳于所论,可谓乃心欲佐益时事者也。”俄迁侍中。初,玄进皇甫陶,及入而抵,玄以事与陶争,言喧哗,为有司所奏,二人竟坐免官。泰始四年,以为御史中丞。时颇有水旱之灾,玄复上疏,诏曰:“得所陈便宜,言农事得失及水官兴废,又安边御胡政事宽猛之宜,申省周备,一二具之,此诚为国大本,当今急务也。”五年,迁太仆。时比年不登,羌胡扰边,诏公卿会议。玄应对所问,陈事切直,虽不尽施行,而常见优容。转司隶校尉。献皇后崩于弘训宫,设丧位。旧制司隶于端门外坐在诸卿上绝席其入殿按本品秩在诸卿下以次坐不绝席而谒者以弘训宫为殿内制玄位在卿下。玄恚怒,厉声色而责谒者。谒者妄称尚书所处,玄对百僚而骂尚书以下。御史中丞庾纯奏玄不敬,玄又自表不以实,坐免官。

然玄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于是贵游慑伏,台阁生风。寻卒于家,时年六十二,谥曰刚。玄少时避难于河内,专心诵学,后虽显贵,而著述不废。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评断得失,各为区例,名为《傅子》,为内、外、中篇,凡有四部、六录,合百四十首,数十万言,并文集百余卷行于世。玄初作内篇成,子咸以示司空王沈。沈与玄书曰:“省足下所著书,言富理济,经纶政体,存重儒教,足以塞杨、墨之流遁,齐孙、孟于往代。每开卷,未尝不叹息也。‘不见贾生,自以过之,乃今不及’,信矣!”其后追封清泉侯。

(选自《晋书•傅玄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旧制/司隶于端门外/坐在诸卿上/绝席/其入殿/按本品秩在诸卿下/以次坐/不绝席/而谒者以弘训宫为殿内/制玄位在卿下

B.旧制/司隶于端门外坐/在诸卿上/绝席/其入殿按本品秩/在诸卿下/以次坐/不绝席/而谒者以弘训宫为殿内/制玄位在卿下

C.旧制/司隶于端门外坐/在诸卿上/绝席/其入殿/按本品秩在诸卿下/以次坐/不绝席/而谒者以弘训宫为殿内/制玄位在卿下

D.旧制/司隶于端门外/坐在诸卿上/绝席/其入殿按本品秩/在诸卿下/以次坐/不绝席/而谒者以弘训宫为殿内/制玄位在卿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在汉时与孝廉并为举士的科名,东汉时避刘秀讳改称“茂才”。唐初曾与明经、进士并为举士科目。后唐宋明清则称入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

B.辟是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自汉代起实行,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确定是否任用。隋唐以后,主要实行科举制。

C.五等爵位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是为公、侯、伯、子、男。“封鹑觚男”“进爵为子”中的“男”“子”即为爵位。

D.受禅即接受禅让,此处指晋武帝司马炎接受魏元帝的禅让而称帝。禅让是传说中五帝时期帝位传承制度,如尧禅让于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玄博学善文,著述颇丰。他擅长写文章,年少在河内避难时就求学专心,入仕后仍笔耕不辍,著有《傅子》,被王沈高度评价,但他自认赶不上贾谊。

B.傅玄宠命优渥,深受信赖。傅玄年少时就被州郡推崇,晋武帝即位后又加官进爵,进谏虽不都被采纳,但常受到宽容,死后被追封为清泉侯。

C.傅玄曾做谏官,直言进谏。晋武帝刚即位的时候广开言路。他常常上疏,泰始四年谈论农业、水利、边防等事项,被皇帝认为是当前必须的事务。

D.傅玄性格刚直,缺乏容人之量。它曾和皇甫陶高声争论,被弹劾丢官。参加众卿会议回答皇帝问话,议政激切直爽。每有奏疏检举,常睡不着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玄上疏,诏报曰:“举清远有礼之臣者,此尤今之要也。”

(2)五年,迁太仆。时比年不登,羌胡扰边,诏公卿会议。

5.献皇后死后,傅玄为何对着同僚大骂尚书?请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帽子给我戴正了

刘正权

协警也是警察,你们给我记好了!局长说完这话,走到队列左侧,冲最边上的陈大华瞪圆双眼,举手,敬礼,然后迸出这么一句话,帽子给我戴正了!

有人想笑,却没敢笑出来。

局长正就警容警纪警风做训示呢。

陈大华努力去正头顶的警帽,他头小,警帽总是不愿意配合他的脑袋,自然正不起来。上岗第一天,就在局长那留下不好的印象,陈大华有点沮丧。

队长是知根知底的,队长在分配陈大华执勤点时安慰说,工作态度端正,比警帽戴得正,更有说服力。

陈大华这才宽了心。

春节期间,像鸟儿归巢,在外地上班务工的人全部回来了,车多人多,警力严重不足,协警就成了传说中的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通常是一个警察带三四个协警镇守交通要道。

主要是查酒驾,醉驾。

毒驾,陈大华只在新闻里见过,他们这种五线城市,难得一见的。

作为土生土长的小城人,想要如同队长所说的工作态度端正,毕竟不那么容易,好几次敬礼完毕,人家车窗摇下,探出一个脑袋,热热落落骂一句,陈大华你狗日的啥时眼睛近视了?

骂这句话的,自然非亲即故,好在,闻不见酒气,开车手续也齐全,陈大华挨了骂,心里还美气,说狗日的买车都不晓得请我喝顿酒。

小县城规矩,买车是大事,跟搬新家一样,要请喝酒的。陈大华意思很明显,公是公,私是私。

不是所有人都守规矩的。

初一走父母,初二走丈母,长辈面前,不好放肆。初三初四初五,敞开喝酒的日子,有亲朋故旧知道陈大华所镇守的街道在哪儿,喝酒时就打好了算盘,到时迎着那条路走,陈大华自然晓得网开一面。

偏偏,网在那支着,别说一面,半面都没开。

自投罗网,简直是,好几个熟人因为酒驾,抓了现行。还让人过节不?

陈大华正一下头顶的警帽,就是要让人好好过节,才这么严的。

你一个协警,不信你能给人敬一辈子的礼!有人这么口不择言骂他。确实,协警中很多人干着干着,因为没有指望转正,加上得罪人,悄悄谋了新的出路。

协警也是警察!陈大华在心里,顶撞了对方一句,以画外音的方式。事是在初五早上出的。

值了通宵班的陈大华正准备下班,换班的同事已经在街对面冲他招手,示意他可以走人了。一辆白色轿车疯了般从右边抢过来,绿灯数字明明白白显示只剩下一秒了,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这是所有小孩都熟知不过的道理,身为司机怎么可以犯浑。职业习惯令陈大华一边挥手一边上车道上阻拦,示意对方暂停。

暂停的却不是那辆轿车,是陈大华的思维。

随着一声脆响,陈大华整个身体被撞得腾空飞起来,刚落地随着惯性一个侧滚,惨了,后面一台越野车再度碾上他的腰身。

事故现场,局长发现一个特别反常的现象,陈大华的身体都支离破碎了,警帽却端端正正戴在头上,他的手,以敬礼的姿势呈现在大家眼里。队长告诉局长,为了把帽子戴端正,陈大华在帽子里层缝制了两层松紧带子,为的是警帽能端端正正箍在头上。

肇事车辆被抓住,白车司机解释是,他的车辆不小心刮擦了后边的越野车,想要逃避赔偿才加大油门抢红绿灯的。

越野车司机确实因为追着前面车辆讨要说法才对陈大华造成的二次碾压。

看似站得住脚的解释在局长那儿遭到质疑,局长早先干过刑警,白色轿车司机那话太经不起推敲,眼下车辆都购买了强制险,别说一点刮擦,就是撞了车,也犯不着逃逸,有保险公司理赔的。

醉驾?肯定不是,司机身上没酒气。莫非是?局长心里一个激灵。

检测结果跟局长怀疑的一样,毒驾。

在给陈大华追认英雄的会议上,有网站记者提出质疑,一个协警,而且是走在下班路上,追认英雄,合适吗?

协警也是警察,请你给我记好了、人民警察的责任担当,有上下班之分吗?局长的声音猛地提高八分,走到那个记者面前,瞪圆双眼,举手,敬礼,跟着迸出这么一句话,帽子给我戴正了!

帽子,我有戴吗?记者摸了摸光秃秃的头顶,这么情绪化的人,怎么当上的局长。是说你无冕之王的帽子呢!队长上前,轻轻补上一句。

我不过是个网站记者啊?网站记者也是记者!

队长拍拍手中的警帽,端端正正戴上头顶,会议结束,得出警了。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局长既对民警严格要求,又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不但为陈大华争取了英雄称号,而且在面对外界质疑的时候能坚持原则。

B.协警陈大华在执勤的时候对喝酒不喝酒的熟人都一视同仁,没有徇半点私情,即使被骂还很高兴,反映了陈大华工作认真,公私分明。

C.协警陈大华在遭到毒驾车辆碾压的时还保持着敬礼的姿势,并且头上的帽子戴的端端正正,是因为陈大华遵守纪律,业务熟练。

D.队长称记者为“无冕之王”,其含义是记者虽然没有具体职务没有权威,但是对舆论的影响作用极大。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沮丧”“宽了心”“心里还没气”“在心里,顶撞了对方一句”这些心理描写,精炼到位,有助于交代情节,刻画人物。

B.“毒驾,陈大华只在新闻里见过,……难得一见的。”这句话看似闲笔,但其实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C.本文能够综合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手法,塑造了陈大华、局长、队长和记者等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形象。

D.本文语言多口语化,给人以强烈的现实感;善用短句,多用问句来引导读者思路,加强语气,并强化小说的主旨。

3.队长作为小说中的次要人物,话语不多,但总在最关键的时候说上几句精彩的话,起到重要作用,请找出队长的话语并分析其作用。

4.有人认为文章标题可以换成“协警也是警察”,请结合文本,说出你的观点,并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