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经典是说不尽的。对于经典,人们总要追问,何谓经典?哪些是经典?经典是怎样确立的?又是什么时候被确认的?这些,自然是见仁见智了。在关于经典的多重含义下,我想是指那些真正进入了文化史、文学史,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具有原创性和划时代意义以及永恒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们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完美的体现,按先哲的说法,它们是“不可企及的高峰”。当然,这不是说它们在社会认识和艺术表现上已经达到了顶峰,只是因为经典名著往往标志着文化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时代的最高表现力,而作家又以完美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把身处的现实,以其特有的情感体验深深镌刻在文化艺术的纪念碑上,而当这个时代一去不复返,其完美的艺术表达和他的情感意识、体验以至他们对现实认识的独特视角,却永恒存在而不可能被取代、重复和超越。
经典作品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书”。我们不妨拿出几部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经典小说文本,说明它们是如何从不同题材和类型共同叙写我们民族心灵史的。比如,《三国演义》并非如有的学者所说是一部“权谋书”。相反,它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和历史启迪以外,更是一首宏大的英雄史诗。它弘扬的是:民心为立国之本,人才为兴邦之本,战略为胜利之本。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着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它作为我们民族在长期的政治和军事风云中形成的思想意识和感情心态的结晶,对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看《水浒传》,我们会感到一种粗犷刚劲的艺术气氛扑面而来,有如深山大泽吹来的一股雄风,使人顿生凛然荡胸之感。刚性雄风,豪情惊世,不愧与我们民族性格中阳刚之气相称.据我所知,在世界小说史上,还罕有这样倾向鲜明、规模宏大的描写民众抗暴斗争的百万雄文,它可不是用一句“鼓吹暴力”就可以简单评判的小说。《西游记》是一部显示智慧力量的神魔小说。吴承恩写了神魔之争,但叉绝不严格按照正与邪、善与恶划分阵营。它揶揄了神,也嘲笑了魔;它有时把爱心投向魔,又不时把憎恶抛掷给神,并未偏于任何一方。而就小说的主调来说,《红楼梦》既是一支绚丽的燃烧着理想的青春浪漫曲,又是一首充满悲凉慷慨之音的挽诗。小说执著于对关的人性和人情的追求,特别是对那些不含杂质的少女的人性美感所焕发着和升华了的诗意,正是作者审美追求的诗化的美文学。
在反复阅读中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经典的阅读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初读经典与重读经典、浅读经典与深读经典的过程,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经典名著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升而需要重读、深读、精读,以获得新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这里说的经典阅读,是要从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着眼,摒弃种种错误阅读思想的影响,不断抵近经典作品的精神本质。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冲破禁区,经典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气。重读或深阅读却绝非“再看一遍”,如果仅仅停留于此,那可能是无用的重复。重读的境界应当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所言: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现的书;经典,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它启示我们,初读也好,重读也好,都意味着把经典作品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经典进行主动的、参与式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需要的,是营造一种精神氛围,张扬一种人文情怀,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一种期望之外的心灵激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对经典的共识是:进入了文化史、文学史,并在文化发展中起过重大作用、具有原创性和划时代意义及永恒艺术魅力的作品。
B. 经典是“不可企及的高峰”,它们在社会认识和艺术表现上已经达到了顶峰,永恒存在而不可能被取代、重复和超越。
C. 《三国演义》弘扬民心为立国之本,人才为兴邦之本,战略为胜利之本,并非“权谋书”,所以是一首宏大的英雄史诗。
D. 《红楼梦》既是一支绚丽的燃烧着理想的青春浪漫曲,又是一首充满悲凉慷慨之音的挽诗,叙写着我们民族的心灵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整体采用了层进式的结构,围绕经典阅读这一问题展开了论述。
B. 文章论述了经典的含义,也论述了阅读经典的重要性,论证结构清晰。
C. 文章注重分析经典作品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 文章论证比较充分,二、三两个自然段分别运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名著经过了历史严格筛选,本身的存在证明其不朽,需要反复阅读。
B. 经典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书”,只要我们多看几遍,就能抵近经典作品的精神本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C. 我们重读经典需要营造一种精神氛围,要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的发现,以获得新的生命感悟以及情感体验。
D. 初读或重读经典要讲究方法,要将这些经典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中进行主动的、参与式的、创造性的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刚刚过去的一年,无论世界、国家,还是家庭、个人,都经历了各自路途中的阴晴雨雪。过去这一年中的喜怒哀乐,哪些是值得你回味的?
请以“2018,值得回味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00 字左右。
请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在阅读《边城》这部作品后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句都有一个比喻,不超过8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地理环境、经济水平、文化交流使不同地区剪纸风格千差万别。以陕西剪纸为例:关中地区文化、经济相对发达,剪纸受到绘画的影响,洋溢着浓都的文化气息;关中北部地区由于交通相对闭塞,剪纸更多呈现朴实、凝练的风格。自由随性的剪纸与民众生活紧密贴近,各地剪纸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成为一张张生动的“地域文化名片”。伴随信息沟通的日益顺畅便捷,各地剪纸在元素上取长补短,既招展了不同地域的剪纸样武,也为当地带来了封厚的经济收益。此外,机器生产的应用促成了剪纸更范围的传播。这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手工剪纸若墨守成规,抑或盲目求变,必然失去其优势与传。 ;拓展是趋势,但不应失去方向。现如今的剪纸中存在用色单一、构图机械化、风格单调、设计感过重,导致许多地方的剪纸开始“变味儿”的出现。绘画化,模式化倾向在剪纸创作中也普遍存在,在这个乡土变成“乡愁”的时代,剪纸更应该追求朴素的“乡土味儿”。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其中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现如今的剪纸中存在用色单一、构图机械化、风格单调、设计感过重,导致许多地方的剪纸开始“变味儿”。
B.现如今的剪纸中存在用色单一、构图机械化、风格单调、设计感过重,导致许多地方的剪纸开始出现“变味儿”的现象。
C.现如今的剪纸用色单一、构图机械化、风格单调、设计感过重,导致许多地方的剪纸开始“变味儿”。
D.现如今的剪纸用色单一、构图机械化、风格单调、设计感过重,导致许多地方的剪纸开始“变味儿”的出现。
2.下列在文中划线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统是财富,不应是包袱 B.传统是财富,但不应成为包袱
C.传统不是包袱,是支持开拓的财富 D.传统不是包袱,而应该是财富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事隔多年,梁启超先生在大学给我们演讲时的场景和声音依旧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
B. 在郁达夫诞辰 120 周年之际,20 个郁达夫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和郁氏家属齐聚在郁达 夫的故乡富阳,围绕郁达夫与现当代文学及纪念馆建设相关议题开展座谈。
C. “圣人系列电影”《王羲之》主要展现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羲之为对象,再现他如何 创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故事。
D. 苏轼所游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 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发他的心怀以求解脱罢了
下列各项中划横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毕业二十年的大学校友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欢聚一堂,谈笑自若,大学生活 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清晰如昨。
②北京时间 1 月 10 日凌晨,马云在纽约与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会面,短小精悍 的他与特朗普谈起了小企业的未来发展。
③李广戎马一生,身先士卒,对待士兵解衣推食,虽然一生未能封侯,但深受士兵拥戴, 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④这份调查报告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体而微的分析,倡导全社会关注中学生心理 健康问题,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⑤杨叔子院士的报告博闻强记,深入浅出,让聆听报告的师生在景仰大师的同时,见贤思 齐,台上台下互动,气氛热烈。
⑥体育明星们在体育场上叱咤风云,在求学路上也不甘落后,他们中甚至不少人已经拥有 博士学位,这着实让人钦佩。
A. ①②③ B. ②③⑥ C. ④⑤⑥ D. ①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