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郞,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公葺公所居堂,因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孙子。于胥乐兮!”吾周氏见之矣!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官宪使   陟:提拔,升迁 B.周环以花果竹木    艺:装饰

C.登第时    方: 将,将要 D.君子有谷,孙子    贻:给予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诸子读书间          ②乃复以科名望子孙

B.①乃从故居迁县东门    ②而士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

C.①因园中构屋五楹          ②吾周氏见之矣

D.公所命名,揭之楣间      ②公言事忤天子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作者对玉岩公的景仰之情的一组是(  )

①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   ②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

③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④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

⑤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⑥吾于周氏见之矣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杏花书屋是周孺允根据先父玉岩公的意愿而建造的读书室,作者推测玉岩公以此表达对其子孙考取功名、为国效力的期望。

B.周孺允建造杏花书屋是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对父志的不忘;作者叙写杏花之宴,不仅照应了文题,还暗含了作者自己对科举功名的向往。

C.作者用“洞庭木叶”、“芳洲杜若”照应前文玉岩公谪居沅、湘时的人生往事,认为玉岩公的贬谪犹如屈原的流放。

D.文章先叙述杏花书屋的由来,再叙述其建造情况和周遭环境;然后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议论;最后表达对周氏子孙的美好祝愿。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

(2)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

 

1.B 2.C 3.C 4.C 5.(1)孺允兄弟多次被侵害欺侮,免不了有动荡不安的祸患。 (2)玉岩公因为向皇帝进谏而触犯了皇帝,在岭南地区辗转十几年的时间。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B项,“周环艺以花果竹木”的意思是:在院落的四周,种植花果竹木。“艺”是“埶”的本字,种植。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A项,代词,指梦中见到的书房/代词,他的。 B项,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项,都是介词,表处所,在。 D项,介词,把/介词,因,因为。 故选C。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读懂文章,然后懂得所给句子的意思,看每个句子是说谁在干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人物什么样的特点,最后结合题干要求,最后抓住题干中的“全都表现作者对玉岩公的景仰之情的一组”,用排除法选择。 ①周孺允不忘父志,不能表达对玉岩公的景仰。 ②通过玉岩公的人生态度,表达对玉岩公的景仰。 ③直接表现作者对玉岩公的思念,不能表达对玉岩公的景仰。 ④通过古人写玉岩公的品质,表达对玉岩公的景仰。 ⑤是总结句,表达对玉岩公的景仰。 ⑥写的是周氏子孙,不能表达对玉岩公的景仰。 这样就排除A、B、D三项。 故选C。 4.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属于信息筛选。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做题时要回归语境,对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 C项,文中诗句并不能表示屈原遭谪之怨诽,前句是写湘君对湘夫人到来的渴望时的环境气氛的渲染,后句是写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这里只是借指玉岩公遭贬的地方。 故选C。 5.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 本题,第一句关键点:“见”,表被动;“风雨飘摇”是比喻说法,表示不安定。第二句关键点:“以”,因为;“忤”,得罪,触犯;“间关”,辗转;“间关岭海”省略介词“于”,且介宾短语后置,(在)岭南地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先 妣 事 略

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直;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儒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疴,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 ①孺人:古代贵族、官吏之母或妻的封号,明代用以封赠七品官之妻。②殇:未成年而死。③姁姁(xǔ):和蔼亲切。④缉:搓麻线。⑤问遗:亲友相馈赠。⑥洒然:很有秩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十六来归  来归:出嫁,嫁过来 B.室靡弃物     靡:无

C.每至夜分夜分:半夜 D.遇僮奴有恩   遇:遇到

2.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体现母亲勤劳品德的一组是(  )

①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 ②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

③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 ④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⑤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 ⑥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这是用儿时的无知来反衬今日的深切悲痛。

B.“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中“余则茫然”道出了自己当时年幼,对母亲事迹已经记忆不多,所以感情也有点模糊。

C.“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从侧面道出了母亲对下人的宽厚。

D.“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这一笔道出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爱。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2)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问题。

归有光传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

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直行己意。大吏多恶,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明世,进士为令无迁悴,名为迁,实重抑之也。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太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

有光为古文,原本经述,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抵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自伤。”其推重如此。

有光制举义,谌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选自《明史》卷二八七,有删改)

[注]①昆山,今属江苏。②古教化,指用古代的一套政教理论和做法。治,治理。③刺刺,形容尖细的声音。④击断,即争执。⑤迁悴,指晋升副职。⑥制举义,特种经学研究。谌,造诣。

1.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 听讼:审理案件

B.断讫遣去,不具狱      具狱:关进监狱

C.有光力相抵排          抵排:分庭抗礼

D.目为妄庸巨子          妄庸:狂妄平庸

2.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吏多恶  /  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进士为令无迁悴  /  死长已矣

C.之赞曰  /  之奈何

D.自伤  /  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写四组,都能反映归有光“行己意”的一组是(  )

①用古教化为治。②断讫遣去,不具狱。③辄寝阁不行。

④留掌内阁制敕房。⑤目为妄庸巨子。⑥其推重如此。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②③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九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通晓了“五经”、“三史”等书,嘉靖十九年考取举人后又考了八年都没有中进士,便迁居嘉定安亭江边,边读书边讲学。

B.归有光任长兴知县时,一意按自己的见解处事,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后来把他调作顺德通判,专管马政,实际上是很重的贬谪。

C.王世贞为文坛盟主,尽管归有光曾公开攻击他,把他看作徒有虚名的人。可世贞还是推崇归有光,称赞他:“千年才出了你这样的人才,来继承韩愈、欧阳修的古文传统……”

D.归有光在特种经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卓然成为经学大师,世人将“归、胡”并称。

 

查看答案

用“/”给下面的文言语段断句。

(张)溥 幼 嗜 学 所 读 书 必 手 钞 钞 已 朗 读 一 过 即 焚 之 又 钞 如 是 者 六 七 始 已 右 手 握 管 处 指 掌 成 茧 冬 日 手 皲 日 沃 汤 数 次 后 名 读 书 之 斋 曰 七 录

 

查看答案

诵读课文,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在空缺处填出相应内容。

 

查看答案

翻译文中重要句子。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4)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5)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6)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7)某所,而母立于兹。

(8)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9)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10)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