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林觉民:生命与爱情,皆为共和抛
林觉民自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翱翔于天地的雄心毕现。他14岁考入福建全闽大学堂。全闽大学堂是戊戌维新的产物,思想激进者大有人在。
林觉民力赞邹容《革命军》中所提的“革命与教育并行”,与几个进步同学在福建城北找了房子,自办私学。林觉民后来还在家中办女学,动员妻子陈意映、堂妹林孟瑜等人入学。他亲授国文课程,抨击封建礼教,并介绍欧美先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男女平等情况。
林觉民在大学里翻译了一部《六国宪法论》,康、梁在日本宣传君主立宪时,他还写出了《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反对君主立宪,主张革命,实行共和。
为了激发市民的革命思想,林觉民和同学一起成立读报所,其中收纳了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等小册子,订了《民报》《苏报》《浙江潮》和秋瑾的《中国女报》等进步报刊。
1907年,林觉民留学日本,进入日本应庆大学学习。在这期间,他加入了同盟会,成为第14分会的骨干成员。
1911年1月底,中国同盟会在香港成立了统筹部,策动广州起义。安排擅长演讲的林觉民回福建策动响应。关于这次起义,他几次想要告诉妻子,跟她作别,但眼见妻子身怀8个月身孕,担心她无法承受,始终开不了口。他常常一个人对月独酌,神情凄苦怅然。
4月17日,林觉民带领招募的第一批志士20余人,从福建赴广州。23日,他从广州再赴香港,接回从日本回来的林尹民和郑烈。据他们事后回忆,对于此次起义,林觉民曾说:“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他还说:“今日同胞非不知革命为救国之手段,特畏首畏尾未能断绝家庭情爱耳。”他想以己之舍身家性命,感召国人。
这天晚上,林觉民独自在灯下给父亲和妻子写诀别书,涕泪满襟,直至天亮。在信中,他深情回忆了与妻子新婚之时:“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1911年4月27日下午,起义军进攻总督署。两广总督张鸣岐早已闻风逃跑,起义者举火焚烧总督署后冲出,行至东辕门,遭遇清水师提督卫队。在激烈巷战中,林觉民被一颗流弹击中腰部,满身是血,力竭被俘。
两广总督张鸣岐和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审问林觉民。遍体鳞伤的林觉民态度从容。他不会广东话,当时的广东官员中很多人懂英语,于是改用英语作答。后来,他索性坐在地上,侃侃而谈,纵论世界形势和革命道理,奉劝清吏革除暴政,尽早建立共和政体,尔后从容就义。
几天后,林家院里,有人从门缝塞进来一个包裹。打开来看,是林觉民的两封遗书。一封是写给父亲林可珊的《禀父书》:“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封即是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与妻书》。
对于这次起义,孙中山1921年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一文中评价道:“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节选自邱捷《中国新闻周刊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觉民在学生时代就接触了激进思想,他所读书籍报刊也为他走上革命道路起到了推动作用。
B.林觉民在起义前夕给家中亲人写了诀别书信,书信内容说明林觉民对家中亲人心怀歉疚,对妻子则是一往情深。
C.林觉民擅长演讲,即便是被俘之后,他也发挥自己的演讲才能,纵论世界形势和革命道理,但由于是英文演讲,并未影响满清官僚。
D.孙中山对广州起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次起义虽然损失巨大,但其价值和此后的武昌起义一样重大。
2.文章首段说林觉民“翱翔于天地的雄心毕现”,他的这种“翱翔于天地的雄心”体现在后文哪些具体的活动之中?
3.明知起义“事必败”,自己“身必死”,林觉民为什么还是毅然决然参加起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昧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如玄学本身,就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繁琐中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不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B. “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上和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主观随意性。
C. “得意”的深浅,一般而言,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
D. 深受“忘言得意”论影响,中国传统文艺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们带来极大的自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提出“忘言得意”的概念,接着引述王弼、郭象的观点解析“忘言得意”的概念,最后指出“忘言得意”的实质和意义。
B. 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否定了只就眼前形象评论文学艺术的人,直接证明了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
C. 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文章辩证分析,指出利弊,肯定它能在一定条件下起解放思想的作用。
D. 王弼和郭象对“得意”的认识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且一般而言,认识主体素质越高,“得意”越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显”之处,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根本。
B. 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只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昧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
C. 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
D. 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只能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中解放出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释怀:“释”就是“释放、放下”,“怀”借指“胸怀、内心”。“释怀” 理解为:爱僧、悲喜、思念等情感在心中消除。
请以“释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得抄表,不得套作;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字数不多于10字。
昨日,在长寿湖安顺岛湖边钓鱼的徐光军突然发现湖里多4只全身羽毛纯黑发亮的水禽。经辨认,该水禽为黑天鹅。黑天鹅是产于澳大利亚的一种水禽,为什么会在长寿湖现身?对此,长寿湖风景区管委会有关人土称,其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去年长寿湖取缔养殖网栏,实行生态养殖后,长寿湖水质明显改善,为水禽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___________,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贫富差距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困问题_____________。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 ),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因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_____________推进难以完成的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_____________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B.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C.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D.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B.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C.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D.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运筹帷幄 迫在眉睫 按部就班 众志成城
B.建言献策 千钧一发 循规蹈矩 同仇敌忾
C.运筹帷幄 千钧一发 按部就班 同仇敌忾
D.建言献策 迫在眉睫 循规蹈矩 众志成城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则中,孔子认为对待“贤”与“不贤”之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后主,同时也是劝谏后人不要过分看轻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的《马说》,中表现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待遇,不但不知如何驱使,并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作者为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而感到欣喜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
(7)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下片中起总领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8)《岳阳楼记》中写风和日丽时动物活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醉翁亭记》中有动静对比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写的热闹的众宾欢乐景象,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越盎然。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中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王勃的《送社少府之任蜀州》在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香理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