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 ① 他们从你身边走过, ② 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 ③ 你还不引人注目。而 ④ 当你长成一株大树时,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 ⑤ 会看到你, ⑥ 欣赏你。
A.A B.B C.C D.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指采用数字处理、数字存储、数字采集、数字展示和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成可共享的数字形态并加以保存。
B.运营商自从宣布实 施流量不清零政策以来,不少网友吐槽流量消耗速度太快,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相关报道不属实,手机流量不会“跑得快”。
C.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D.12306网站提醒登录网站或使用手机客户端购票的旅客,不要将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以免给个人信息泄露带来风险。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最强音》节目一推出,就受到各方诟病。有人认为简单地模仿电视台同类节目并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邯郸学步只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B.在西方英美法系国家,著名法官其实就是法理功底深厚的学者,法官的判决书往往连篇累牍,一篇精彩的判决书甚至堪称出色的法学。
C.整节课几乎是学生的天下。每一位发言的同学都侃侃而谈,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对别人的看法提出异议,或补充说明,显示出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D.着眼当下,土地仍然是很多农民维持生计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我们从制度上保留承包权就相当于保障了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锦瑟》中,李商隐化用庄周、望帝两个典故来营造朦胧迷离、悲惨哀怨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主张通过宣传教化来实行王道的几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论证学习应当专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贾谊看来,秦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小题。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开头两句是军士饮马渡河时的所见所感,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的景象。
B.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暮色苍茫,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 在暮色中。画面清新绮丽,气势恢宏。
C.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这里常常发生战争,后人常用此代指边塞地区。
D.七八两句以深刻的议论收笔,在生动的场景中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E.此诗构思上用侧面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2.本诗蕴含了诗人游历边塞时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余庆,字居业。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素善度支使于,凡所陈,必左右之,坐事贬。又岁旱饥,朝廷议赈禁卫十军,为中书史漏言。叠二忤,故贬郴州司马。会宪宗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主书滑涣与宦人刘光琦相倚为奸,每宰相议,为光琦沮变者,令涣往请必得,由是四方赀饷奔委之。杜佑、郑执政,颇姑息,而佑常行辈待,不名也。至余庆议事,涣傲然指画诸宰相前,余庆叱去。未几,罢为太子宾客。后涣以赃败,帝寖闻叱去事,善之。医工崔环者,自淮南小将除黄州司马,余庆执奏:“诸道散将无功受五品正员,开徼幸路,不可。”权者不悦。自朱泚乱,都辇数惊,太常肄乐禁用鼓,余庆以时久平,奏复旧制。时数赦,官多泛阶。每朝会,朱紫满廷而少衣绿者,品服大滥,人不以为贵,帝亦恶之,始诏余庆条奏惩革。迁尚书左仆射。仆射比非其人,乃余庆以宿德进,公论浩然归重。帝患典制不伦,谓余庆淹该前载,乃诏为详定使,俾参裁订正。余庆引韩愈、李程为副,凡损增仪矩,号称详衷。复为太子少师,封荥阳郡公,兼判国子祭酒事。建言:“兵兴以来,学校废,诸生离散。今天下承平,臣愿率文吏月俸百取一,以资完葺。”诏可。穆宗立,加检校司徒。卒,年七十五,赠太保,谥曰贞。
余庆少砥砺,行已完洁,仕四朝,其禄悉赒所亲,或济人急,而自奉粗狭,至官府,乃开肆广大,常语人曰:“禄不及亲友而侈仆妾者,吾鄙之。”大抵中外姻嫁,其礼献皆亲阅之。后生内谒,必引见,谆谆教以经义,务成就儒学。自至德后,方镇除拜,必遣内使持幢节就第,至则多馈金帛,且以媚天子,唯恐不厚,故一使者纳至数百万缗。宪宗每命余庆,必诫使曰:“是家贫,不可妄求取。”
(选自《新唐书·郑余庆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
B.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土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
C.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
D.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每奏对/多傅经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品,指九品官阶的第五级。我国古代自魏晋时起,把官吏分为九等,从一品到九品。
B.国子祭酒,古代学官名,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晋武帝时设,以后历代多沿用。
C.儒学,指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儒家思想体系在古代影响巨大。
D.缗,本指穿铜钱用的绳子,后代指成串的铜钱,每缗一百文。文中用的是第二种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余庆正道直行,不惧奸佞。主书滑涣与宦官刘光琦狼狈为奸,敛取财物,气焰嚣张,别人姑息不问,他却当面呵斥滑涣。
B.郑余庆建言献策,颇有见识。医工崔环无功受赏,他上奏说不可开启侥幸之路;太常肄乐禁止用鼓,他提议应该恢复旧制。
C.郑余庆重视教育,力主兴学。面对学校荒废、诸生离散的情况,他主张从全体官员月俸中拿出百分之一,来资助修葺学校。
D.郑余庆品行高洁,令人赞叹。他自奉甚薄却把俸禄全部拿出来周济亲戚或救人急难;他关心后辈,勉励他们在儒学上有所成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岁旱饥,朝廷议赈禁卫十军,为中书史漏言。
(2)禄不及亲友而侈仆妾者,吾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