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①为什么我们身边有那么多人变得肥胖?这个问题似乎不...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①为什么我们身边有那么多人变得肥胖?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世卫组织认为,肥胖及超重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和消耗的不平衡。简单地讲,就是这些人吃得太多,运动太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按照这个解释,人体任何多余的热量,不管来源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还是脂肪,最终都会转化为体重。因此,肥胖的解决方法说到底还是——少吃,多运动。

②另一种激素假说则将焦点集中在脂肪细胞的生理调节机制上。他们认为,体重上升的根源在于,日常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让体内胰岛素水平居高不下。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谷类食物的摄入使得血糖(葡萄糖)浓度上升,激活机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的稳定,造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还会发出信号,使脂肪细胞停止向机体供能,并可能促进脂肪的积聚。过去20年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一假说的观点或许是正确的。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入,不仅是肥胖和2型糖尿病,甚至也是心脏病乃至癌症的重要诱发因素。所以,通过严格的实验,弄清楚碳水化合物和胰岛素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③由于此类实验的最终目的在于准确找出诱发肥胖的环境因素,因此,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直接通过实验去寻找导致多余脂肪积聚的生理机制。但是,肥胖的产生过程往往需要数十年,人体在几个月中积累的脂肪量往往很少,很难检测得到。所以NuSI机构的研究人员逆向思考,打算第一步先通过减肥实验来检验不同假说,这样得出结论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短很多。

④在整个实验期间,16名超重和肥胖的受试者将会受到“严格监控”,各种实验设备会精确检测他们摄入的热量,以及消耗的能量。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受试者得到的食物类似当今美国人的日常饮食——由50%的碳水化合物、35%的脂肪以及15%的蛋白质构成。而在第二阶段,食物所含热量不会改变,但食物结构则会完全不同。调整后,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所占的比重非常低——仅有5%,而且是肉类、鱼类、家禽类、蛋类、奶酪、动植物油以及绿色蔬菜中天然携带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比重仍占热量摄入的15%。至于剩下80%的热量,则都由以上日常食物中所含的脂肪来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实验的目的并不是测试上述饮食方式是否健康,是否可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维持,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受试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这个实验创造了非常理想的环境,可以检验出究竟哪一个肥胖假说是正确的。

1.下列关于“我们身边有那么多人变得肥胖”的可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吃得太多,运动太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导致能量摄入和消耗不平衡。

B.来源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多余热量,转化成了体重。

C.血糖浓度上升使得机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的稳定,造成胰岛素抵抗。

D.脂肪细胞在胰岛素的信息干扰之下,停止向机体供能,并促进脂肪在身体内的积聚。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关于肥胖的解决方法,世卫组织和激素假说完全不同,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B.研究人员对16名超重和肥胖的受试者摄入热量和消耗能量的监控实验,是为了证明世卫组织的观点是否成立。

C.和直接通过实验去寻找导致多余脂肪积聚的生理机制相比,弄清碳水化合物和胰岛素的影响的实验并非最理想的情况。

D.在实验的第二阶段,受试者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所占比重很低,且都由肉鱼禽蛋、绿色蔬菜、动植物油等天然食物来提供。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目前关于人们肥胖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能量失衡假说,一种是激素假说。

B.将碳水化合物和胰岛素的影响搞清楚,不仅有利于治疗肥胖,还能增加人们对于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病机制的了解。

C.NuSI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了更快地得出结论,所以他们逆向思考,打算第一步先通过减肥实验来检验不同假说。

D.肥胖的产生过程需要数十年,所以很难检测得到人体在几个月中积累的脂肪量。

 

1.D 2.C 3.D 【解析】 试题 1.此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结合着“我们身边有那么多人变得肥胖”所在语段的具体语境分析判断。D项,原文第二段表述为“并可能促进脂肪的积聚”,选项D“并促进脂肪在身体内的积聚”把可能当作事实。所以选D。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例如本题选项D就犯了过于肯定的错误。 2.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A项,从原文“过去20年中, ……这一假说的观点或许是正确的”可知,选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理解有误。B“是为了证明世卫组织的观点是否成立”表述有误,从原文最后两段信息可知,实验的两个阶段是为了验证两种假说中哪一种是正确的。D从原文第三段“而且是肉类……以及绿色蔬菜中天然携带的碳水化合物”可知,选项“天然食物”曲解原意。所以选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微写作。

有人说,文学作品中的“长兄”形象常常是隐忍、保守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从孙少安(《平凡的世界》)、天保(《边城》)、大哥(《狂人日记》)中选择一位,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自圆其说,论据符合原著。

同学三载,毕业在即,请给你的高中同学写一段临别赠言。要求:恰当引用下面的《论语》两则,语意连贯,感情真挚。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请从“中国结、微信、灯笼、饺子、高铁 ”中任选三个词语,展开合理想象,描绘一个欢乐的场景。要求:描写生动,注意特定的氛围。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医院门诊“一卡通”挂号流程图,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名中学生写给某杂志社的一封信,其中有几处用语不妥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尊敬的主编:

您好!我是一名高中生,对语文情有独钟。偶然发现了贵刊合订本,至今惠存于家,时常翻阅。我觉得贵刊既有很浓的人情味,又有很高的文学品位,让人读了很受启发。高考在即,希望贵刊能刊登一些对写作有帮助的时评类文章,并且务必要传达一下思考的角度,我将不胜感激。

×××    顿首

2018年10月27日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指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紧接着与之形成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泊秦淮》中抒发作者对醉生梦死而不以史为鉴的统治者的愤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暑旱苦热

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屠”字写得尤为精妙。“屠”是杀的意思,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第三句的一个“惧”字,写出百姓对眼前的酷热的忧虑之情,并与下一句中“天岂不惜”形成对比。

C.“之高”“之远”的清凉世界尽管遥不可及,却对饱尝酷热的作者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

D.“手提天下”表现了作者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图的豪情,只可惜这一壮志无法实现。

2.本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表现“暑旱”,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