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海16岁女生武玉姝成为《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第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海16岁女生武玉姝成为《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第二季冠军,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在实际的学习中,武玉姝不但能背诵  两千首古诗词,而且文理均衡。成功登顶后,她淡定地表达:“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能享受到它带给我的生活中的快乐,就够了。”

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只占5分。不少学生甚至家长一直以来存在这样的质疑:为了只占几分的古诗文默写,值得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学习和背诵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诗里青春,手中流年 五千年的浩瀚岁月里,诗歌是一朵馥郁袅娜的墨花,于变换的时空里绽放着华夏大地的千山万水,更传唱着炎黄子孙的喜怒悲欢。无论是春华秋碧,还是朝代更迭,诗歌的国度始终盛世未央,多少年沧海成桑田,诗人们的缱绻心事依然触手可及。 《中国诗词大会》是一场久违的文化盛宴,16岁的少女武亦姝凭借其过人的诗词功底勇摘桂冠,博得一片喝彩。当人们无比钦羨这个オ华横溢的少女时,一个新的问题也在人们心中萌生开来:古诗文默写在150分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只占了5分,这3.3%的比重,是否值得我们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呢? 纪伯伦曾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背诵诗歌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传承文化,继往开来,而非仅仅是为了高考试卷上那3.3%的分值。从何时起,我们将背通古诗文当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抱怨古人为何要写那么多诗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背诵古诗文,我们能收获的不仅仅是试卷上的那5分,更有文学修养乃至整个人生的满意答卷。 诗歌源自于生活。尘世的苦辣酸甜,生命的喜怒悲欢,都在诗歌中涓涓流淌,于岁月的流光中隽永绵长。那是“桃花灼灼,枝叶蓁蓁”的绚烂花事,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干古遗憾,是“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真情告白。当生活跌落现实的尘埃,诗歌却在尘埃里萌芽开花,绽放一片锦绣山河。诗歌源于生活,更是生活的升华。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诗人们目睹了现实世界的悲欢离合,便在心中勾勒了一座诗歌帝国。那是屈子的“后皇嘉树,受命不迁",是辛稼轩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陈与义的“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寥寥数语的背后,藏着朝代更迭的烽烟,更藏着诗人们无尽的山河泪。 诗歌是生活的升华,是古人智慧的精粹,更是我们受益终生的文化瑰宝。在烟海浩瀚的诗歌中,我们看到了时空辗转的不同风景,领略了星移斗转的岁月变迁。那些背过的诗句或许被我们遗忘,但是它们已经汇成了我们的骨血,在悄无声息中晕染着诗意的青春。总有一天,我们会带着无限诗情画意去看王摩诘的松间明月,去品元好问的千山暮雪…… 诗里写青春,手里舞流年。背诵古诗文的意义是不需要质疑的,愿我们都能领悟诗歌的真正内涵,诗海扬帆,谱写自己最诗意的青春。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认真审题,读懂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材料的内容是关于武亦姝成为“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第二季冠军的评论。材料中列举了三种看法:“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能享受到它带给我的生活中的快乐,就够了”;不少学生甚至家长一直以来存在质疑,“为了只占几分的古诗文默写,值得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学习和背诵吗”。可以从三个角度考虑,思考“当代才女的标准是什么”;探究“过程和结果”哪个重要的问题;探讨“学习的真正目的”的问题,还可以综合立意,探究“阅读古诗文的价值所在”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结合这些关键信息,挖掘其深层含意和原因。《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中国国学热,热爱者有之,唏嘘者有之,艳羨者有之,批判者有之。材料中的有的观点还是合理的。但是我们要明白,一档电视节目容量有限,不大可能具备普及传统文化的能力。记忆力是基础,其他的各种能力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在传统文化长期式微的背景下,这是需要呵护的。背诗也是需要下苦功夫的,不盲目追随同龄人聚集的潮流,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可敬的举动。行文时要注意通过材料的分析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展开论述,论述中可结合当下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和文化核心素养的培养等热点话题分析,使文章深刻。 参考立意: 1.当今社会,每一个当代人都应该承续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接受美的熏陶,感受情感的美、事物的美、文化的美,从而拥有丰盈的精神世界,诗意地栖居。 2.提倡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带功利色彩地拥有真趣、真爱,培养和拥有超功利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3.批评当前教育以及其他领域中一些急功近利的短视思想,应着眼于人的发展来开展教育活动。 可用素材: ①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命脉,是民族独立的象征。传承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 ②诗歌是中华千年文化的瑰宝,这些脍炙人口、含义隽永的诗篇,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是风雨人生路上最好的精神伴侣。读读诗歌吧——让心灵徜徉在诗歌的花园,让思绪飞扬在缪斯的殿堂。含英咀华,化育灵魂,提高你的文学素养,绽放你生命的纯美之花! ③中国古诗词中既有修身明志的警言佳句,也有风花雪月的绵柔细雨。中华诗词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基。品读诗词经典,可以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激发了大众对祖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甚至诗词创作的热情,增加了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自豪之情,丰盈了有益人生。 ④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园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结构层次:本文以“诗里写青春,手里舞流年”为题,表明观点。开篇以诗意的语言亮明对诗歌的认识,接着援引材料,从分析材料入手提出问题,进而说明背诵诗歌的意义,并讲明“诗歌源自于生活”,“诗歌是生活的升华”,表明“背诵古诗文的意义是不需要质疑的”这一观点。文章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很有文采,值得思考和借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例句,利用所给材料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语言连贯。

例句:孟子黄宗羲,著书立说,立潮头发先声,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

材料

屈原                岳飞            白居易

沈括                杨靖宇        袁隆平

探物究理            抵御外侮            感怀时事

爱国精神            科技成就            文学贡献

遭贬谪吟歌赋        战沙场趋敌寇        埋头干创新见

 

查看答案

从下列人物形象中任选两个,仿造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

林黛玉  祥林嫂  哈姆雷特 周朴园  高觉新

性格决定命运。好的思想决定好的行为,好的行为决定好的结果,好的结果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才能决定自己好的性格,最后决定成功的命运。反之则不然。方鸿渐既意志薄弱毫无主见又不懂得人情世故,永远也走不出“围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琵琶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典文学中与琵琶相关的诗文__________,但于唐代尤甚。最经典的,莫过于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未听其声,不见其人,单看这字句,琵琶女演奏技艺之高超已清晰显现。

琵琶曲类型多样,风格多变,气象万千。明清时期,以《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代表的琵琶武曲和以《阳春白雪》《月儿高》为代表的琵琶文曲便广泛流传,至今仍是琵琶曲中的经典。尤其是《十面埋伏》,几近算是了解琵琶演奏的入门曲目。然而世殊时异,近代以来,琵琶乐的影响力大不如前。西洋乐逐步传入国内,钢琴、小提琴渐渐显现于舞台,中国古典民乐日益式微,不复往日光彩。及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子琴、小提琴、钢琴音乐班______________,西洋乐器以其高雅别致的气质,引领一时风尚。

(    )。一曲《霸王卸甲》,快慢交织、沉郁悲壮的旋律,将霸王项羽垓下之战的情绪流转_____________地呈现出来,楚汉决战的历史图景也随之铺展开来。在极富张力和故事性的曲调中,我们能听到项羽心中的悲愤与凄凉,犹如落寞英雄的夕阳挽歌。对比《十面埋伏》中以刘邦为视角的高昂激越、____________的节奏,同一历史事件,不同曲风,演绎出截然不同的心境情绪,成王败寇的残酷也更深地映入心间。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乐曲的观赏,也是一种人心的反思,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这份味道,西洋乐很难给得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汗牛充栋  蔚为大观  酣畅淋漓  大气磅礴

B.浩如烟海  蔚然成风  淋漓尽致  大气磅礴

C.汗牛充栋  蔚然成风  酣畅淋漓  气贯长虹

D.浩如烟海  蔚为大观  淋漓尽致  气贯长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西洋乐自有其风韵,但历经千年流传的中国民乐,有着西洋乐器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也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

B.历经千年流传的中国民乐,有着西洋乐器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也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但西洋乐自有其风韵

C.西洋乐自有其风韵,但历经千年流传的中国民乐,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也有着西洋乐器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

D.历经千年流传的中国民乐,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也有着西洋乐器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但西洋乐自有其风韵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乐曲的欣赏,也是一种人心的反思,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

B.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人心的反思,也是一种乐曲的欣赏,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

C.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也是一种乐曲的欣赏,人心的反思。

D.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乐曲的欣赏,也是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一种人心的反思。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似的。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忠贞爱国的体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也体现出蔺相如的这一情感。

(3)李清照《声声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击应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封狼居胥”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定王台

[南宋]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①定王台:在今湖南省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②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形势、人口规模、发展状况,把州郡、县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两句,写定王台所处地理形势,声势不凡,为后面写定王台昔日繁华预伏了辽阔的背景,也给全词布下了苍莽的氛围。

B.“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中的“兴废”二字,承上启下,指出定王台繁华已逝,使人不禁慨叹兴废的匆匆,触发了反观历史的深沉思绪,从而引出下阕的伤今。

C.“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两句,写作者徘徊在萧瑟的秋风里,暮霭斜晖,一片惨淡,最后点出一个“愁”字,表现出作者的消沉和绝望。

D.本词描写作者登台览胜,忧然生感。画面壮阔雄浑,音调苍凉激楚,结构严密,寄慨深沉,有辛(弃疾)派词人之风。

2.这首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