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卜 白 袁良才 民国时期的上海,凭一张纸名满天下且赚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卜  白

袁良才

民国时期的上海,凭一张纸名满天下且赚得盆满钵满的,只有《申报》。《申报》副刊《自由谈》更是牛气冲天,在上面发稿的多是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这样的超级大腕。文豪扬眉吐气,编辑、记者先生也神气活现,洋气十足。但凡事都有例外。卜白就是个例外,不,简直是个另类。

他是《申报》的资深编辑,陈寅恪的高足,国学功底不可作等闲观,然却土得掉渣,土得冒烟儿。瘦高个儿,白净无须,常年着一袭青布长衫,足穿黑色方口布鞋,架着一副琇琅圆形近视眼镜,讲一口江南土语。

在报社,他专司划版、校对,有时副刊缺边少角的,主笔大人就会说一声,卜先生,您给补一点白吧。

卜白二话不说,展纸挥毫,须臾立就:或杂谈,或轶闻,或小幽默,或诗画配,虽短小得可怜,却鞭辟入里,妙趣横生,无不是锦绣文章。

不少读者就是冲着卜白的补白文章,才订买《申报》的。其补白文字,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历史,无所不包,涉笔成趣。依其姓名谐音,人送雅号“补白大王”。真是通才、捷才、怪才。

怪才必有怪癖。他嗜茶。西湖龙井、碧螺春、太平猴魁,他宁愿饿肚子也要设法买来饮。有好事者悄悄作了统计,卜白每天饮茶能饮掉五瓶热水,可见嗜茶之深。但他很少如厕,你说怪也不怪?

一天,主笔大人对卜白说,卜先生,您也该给自己的人生补补白啦。卜白会意,三十好几的人,竟酡红了脸,期期艾艾道,不急,不急。事业未就,何以家为?主笔不由分说,扯着卜白的青布长衫袖口说,走,我陪您去见一位女士,我太太已候在那里了。

卜白见到那位神情忧伤的女士,得知她男人是谢晋元的部下,在淞沪战役中为国捐躯了,撇下孤儿寡母,卜白竟爽快地应承了这桩婚事,主笔夫妇大感意外,又惊又喜。

卜白一段话让女士为之涕泪交流:我虽一介书生,亦当为抗战效绵薄之力。让我为你这个抗日英烈之家补白吧!再说,你的娘家福建安溪有好茶“铁观音”呢!

卜白没啥业余爱好,除了饮茶,就是看看京戏,尤其迷梅兰芳的戏,一来二去,结识了梅兰芳,成为票友。

一次,梅兰芳在天蟾舞台演《贵妃醉酒》,观者如堵,一票难求。卜白却接到了梅兰芳专门差人送来的戏票。卜白急急地赶到剧场,戏正待开演,梅兰芳的嗓子突然发不出声音了,在后台急得团团转!

卜白听闻,急急如风地挤进后台,对梅兰芳说,救场如救火!你在台前演,我在台边唱,合作一曲双簧。

梅兰芳将信将疑,台下的观众已作哄叫闹起来,梅兰芳只得上台去。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见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剧场顿时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整场戏下来,梅兰芳的表演与卜白的唱腔念白浑然一体,俱臻妙境,竟无一名观众识破此中玄机。

事后,梅兰芳特意答谢,卜白又是一句,急人所难,君子不可不为,补白亦大快事也!

民国三十八年初夏,解放军的隆隆炮声响彻大上海城郊,吴淞口外。汤恩伯率重兵扼守上海。《申报》选派战地记者,“大笔杆子”们虽西装革履,却顿失绅士风度,不是低头狠劲抽烟,就是把咖啡喝得嘴里一半、地上一半。卜白饮了一口铁观音,一抹嘴,石破天惊地说,我去!

有一天,上海市民突然从《申报》上看到一则快讯: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刘昌谁也没想到,这竟是卜白平生最“得意之作”。多年后,卜白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是中共隐蔽战线的一名战士,策反敌人弃暗投明,是我对军事斗争的一种补白!

解放后,卜白担任宣传文化部门的高级领导,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卜白留下遗嘱:丧事一切从简,请把我安葬在普通百姓的墓地之侧,为逝者留白。

卜白,姓卜名白,一生补白。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 年 8 期,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极为凝练,不仅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而且写出了《申报》的社会影响力及其效益情况,为人物出场营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

B.《申报》副刊《自由谈》有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这样的超级大腕投稿,文豪聚集如云,这是《申报》“凭一张纸名满天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C.小说写卜白宁愿饿肚子也要设法买好茶来喝,既表现了他的特殊嗜好,也照应了下文的定亲情节,让读者明白了定亲成功的原因。

D.小说详写卜白解放前的故事,而对其解放后的事迹一笔带过,详略的安排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决定的。此外,这样的结尾也符合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2.小说是怎样塑造卜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人们依其姓名谐音,送卜白雅号“补白大王”,小说也围绕“补白”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C 2.①正面刻画。有衣着外貌描写,如“瘦高个儿……”表现卜白与众不同;神态语言描写,如“竟酡红了脸,期期艾艾道,不急,不急。事业未就,何以家为?”表现卜白以国为重;动作语言描写,如“卜白饮了一口铁观音,一抹嘴,石破天惊地说,我去!”表现卜白在国家需要时能挺身而出。 ② 侧面烘托。 描述记者先生等人是为了从侧面衬托出卜白的“另类”和“怪才”;描述梅兰芳是为了从侧面衬托出卜白的极高的艺术造诣和急人所难的精神;描述《申报》的“大笔杆子”们,是通过对比表现卜白的大义凛然和对国家的热爱。 3.①突出人物形象:“卜白”既是小说主人公的姓名,又与“补白”谐音,语意相关;“补白”是主人公一生的主要行为,突出了主人公谦卑处世,顾全大局的形象。②使情节更集中:全文以“补白”为线索,串连起人物的多个生活侧面,如给报纸补白、给烈士家庭补白、对敌斗争补白、墓地补白等,使互不相联的内容集中紧凑。③表现小说主题:“补白”的行为看似只是填补边角,实则意义非凡,形成强烈反差,更好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 C项,定亲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为抗日英烈之家补白”,至于对方娘家有好茶只是他的一种幽默的说法。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手法技巧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要求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是怎样塑造卜白这一人物形象的。也就是要求学生分析文章塑造卜白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手法。然后通读文章,圈画出文中有关表现卜白形象的内容,进行分析。答题时先指出运用的手法技巧,然后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指出文章是怎样运用该手法表现了人物什么形象特征。塑造人物形象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答题时,首先到文中找到人物的言行举止,这些内容是正面描写,从中分析人物的特点;然后找作者和文中人物对其的评价,以及文中其他人物形象对该人物形象的衬托,这是侧面衬托。本文中“瘦高个儿,白净无须,常年着一袭青布长衫,足穿黑色方口布鞋,架着一副琇琅圆形近视眼镜,讲一口江南土语”这是对卜白的衣着外貌描写,表现卜白与众不同。“竟酡红了脸,期期艾艾道,不急,不急。事业未就,何以家为?”这是对卜白的神态语言描写,表现卜白以国为重。“卜白饮了一口铁观音,一抹嘴,石破天惊地说,我去!”这是对卜白的动作语言描写,表现卜白在国家需要时能挺身而出。“卜白听闻,急急如风地挤进后台,对梅兰芳说,救场如救火!你在台前演,我在台边唱,合作一曲双簧”这也对卜白的动作语言描写,为梅兰芳救场,表现卜白急他人之所急以及多才多艺。以上分析属于正面刻画卜白形象。文章开篇描述“《申报》副刊《自由谈》更是牛气冲天,在上面发稿的多是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这样的超级大腕。文豪扬眉吐气,编辑、记者先生也神气活现,洋气十足”是未来衬托卜白的“另类”和“怪才”。文章写梅艳芳登台突然嗓子发不出声“在后台急得团团转”,卜白要求自己唱梅艳芳演,“梅兰芳将信将疑”,以及事后“梅兰芳特意答谢”,这是用描述梅兰芳来侧面衬托卜白艺术造诣高和急人所难的精神。还有写《申报》选派战地记者时,“大笔杆子”们的表现“虽西装革履,却顿失绅士风度,不是低头狠劲抽烟,就是把咖啡喝得嘴里一半、地上一半”,卜白“饮了一口铁观音,一抹嘴,石破天惊地说,我去”这是把“大笔杆子”们的表现与卜白的行为放在一起对比,用把“大笔杆子”们来衬托卜白的大义凛然和对国家的热爱。以上塑造卜白运用的手法属于侧面烘托。具体作答时,可现在先指出塑造卜白运用的手法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小说谋篇布局的分析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从情节结构、内容主题、人物形象等角度去分析,本题要注意先审清题干的要求:人们依其姓名谐音,送卜白雅号“补白大王”,小说也围绕“补白”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是要求学生分析文章围绕“补白”谋篇布局的好处,从小说的情节线索上看,“补白”是贯穿文本始终的线索。从内容主题上看,“补白”交代出了写作的主要内容,文本通过补白的情节,突出了主人公无私无畏的人格魅力,因此也体现在那样一个动乱年代,人们内心的淳朴、无私、高尚的爱国情怀。从文中的补白情节看,其为革命刊物补白、为革命烈士补白、为军事斗争补白,这一系列的补白都体现了文中主人公乐于助人、谦虚做人、顾全大局、大智大勇、品德高尚的人物形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在不隐晦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运用曲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春秋笔法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惩劝,各有义例,有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地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在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这是一大进步。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

只是董仲舒囿于汉初学术研究的陋习,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因而也使得春秋笔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最终完成春秋笔法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集解》,在序言中,根据《左传》的论述,结合《春秋》的实例,他加以详细解说,把这种表现技巧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春秋笔法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模,成为一种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那就是追求语言的简洁和意蕴的丰富,寓褒贬于叙事之中,通过材料的选择、详略与显隐的不同,以及用词和语气的微妙差别,委婉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是非和爱憎。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笔法只是委婉行文,并不是说谎,最多只是影射和隐瞒,而影射是靠词语的选择来表达的。隐瞒,仅是对比较小的事情所作的隐瞒,大事从简或者曲笔。春秋笔法一般都是遵从事实下的隐晦,婉转的陈述和评论以及有目的的选择;曲笔是曲折抒笔,这里的曲是曲折,并不是歪曲。能够在事实下有重点地描述人物和褒贬事件,以教化人民,在笔墨中又流露出更多的事实,让人看清真相,这是曲笔的最高宗旨和理想。

孔夫子写《春秋》,本来是要用直笔来使乱臣贼子害怕的,但是写来写去,他竟写出那么多的曲笔,可见写直笔是多么不容易!春秋笔法其实是一种妥协,是一种无奈!这种办法写出的史书开创了写史服务于政治的先河,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

1.下列各项中,其手法不属于春秋笔法的一项是(  )

A.《窦娥冤》中三桩誓愿一一应验,印证了窦娥的冤情,暗含了作者对事件的评判。

B.《鸿门宴》中写刘邦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从鸿门宴上逃走时,写道:脱身独骑。用了一个“独”字,来显示作者的态度。

C.《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完璧归赵”一节中,全部以“相如”称呼,而在“引赵使者蔺相如”中用了“蔺”这个姓,体现了秦王前倨后恭,急切想得到美玉的心态。

D.《晋灵公不君》一文,赵穿杀了晋灵公,史官董狐却书曰“赵盾弑其君”,为维护君臣之礼,把弑君罪名归于当时的实际掌权者赵盾。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编写《春秋》,行文不直接阐述自己的看法,而用一些特别的手法来委婉表达,褒贬惩劝,各有义例,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B.左丘明最先对春秋笔法做了精当的解说,但他对春秋笔法的解说还有些朦胧,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思考过程。

C.董仲舒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春秋笔法,但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

D.杜预最终完成了春秋笔法的普及工作,使这种表现技巧得以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模,成为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笔法除了使用影射的手法,还对一些历史大事做了隐瞒、从简或曲笔,因而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

B.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为标准,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现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惩恶劝善的目的,这使乱臣贼子害怕。

C.春秋笔法虽用曲笔,但追求在事实下有重点地描述人物和褒贬事件,在笔墨中又流露更多的事实,让人看清真相,所以曲笔并不是歪曲。

D.春秋笔法委婉行文,运用曲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写史向政治的一种妥协,是史官的无奈之举,所以并不值得提倡和效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某高中学校校园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中,宣传文字内容配有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小王同学就此上书校长,认为学校里的安全教育宣传“给图给真相”用意虽好,但视觉冲击力太强,不太适宜,建议另换其他图片,如漫画等。校长回复说,漫画太“温馨”,不能给人多少触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教育宣传,只有“触目”才能“惊心”。当然,也欢迎大家提出更加完善的建议。校园安全宣传是“温馨提示”好,还是“触目惊心”好?同学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或建议。

如果你是该校学生,也参与这场讨论,那么,你的立场是什么?或者对此有什么具体建议?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看法或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随着各地陆续将体育纳入了中考科目,初三的体育课开始受到各初中的普遍重视,学生锻炼的热情也高涨起来,体育成绩也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只有考试才是学校教育最力的指挥棒。于是,有人提出体育也必须进高考,这样家长和学校才会真正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学校重视了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就能培养起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助于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和运动机能。

①并非只有考试才是学校教育最有力的指挥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灯笼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连,除庙堂中、房宇外,①__________。仔细推算,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因“灯”与“丁”语音相同,②__________。以至,过去每家每户都有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借以讨个口彩。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风俗的延续。不过,灯笼最让人遐思、期盼的,③__________。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汉代初年,至唐开元年间,为庆祝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象征“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时说:“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在问题。”

B.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准备办业务时,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

C.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发表自己的意见说:“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D.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