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首联着重描写王昭君的故乡气势不凡的自然环境,衬托人杰地灵,并点出题意。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两句大意是说,王昭君一别汉宫而前往北方大漠异域, 最后只留下青冢一座沉寂在黄昏中。“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颔联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 染王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颈联既写出王昭君美貌不被昏庸的君王所识,也写出昭 君不忘故土,但也只有魂魄月夜而归,生容和死魂的反差震撼人心。

D.“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尾联的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只是加强了对汉元帝的批判。

2.诗中写昭君的“怨恨”,昭君怨恨什么?杜甫写昭君的怨恨其用意是什么?

 

1.D 2.①“帝始不见遇”的怨恨,更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怨思。②杜甫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杜甫的怀才不遇、漂泊异地、远离故乡的处境与昭君相似,写昭君的怨恨也是写自己的怨恨。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D项,“只是加强了对汉元帝的批判”错误。“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尾联的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从侧面加强了对汉元帝的批判,收束全诗。 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分析作品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诗中写昭君的‘怨恨’,昭君怨恨什么?杜甫写昭君的怨恨其用意是什么”,需要结合诗句内容等分析。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写昭君的怨恨之情,也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此诗为怀古诗,杜甫借古伤己,借昭君的怨恨之情时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蜀道难》选段,完成下面答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篇几句,统摄全诗,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旨,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B.“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很久以来秦蜀两地相邻而不通,强化读者对蜀道难行的感受。

C.“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相传五丁开山后才逐渐有蜀道,既可突显蜀道来之不易,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D.“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在山岩间曲折盘旋,而且道路满是污泥,行走更加艰难危险。

2.《蜀道难》借助艺术想象,运用夸张、衬托手法,极写山势高危蜀道难行,请选择一个方法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 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 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

1.下列对小说节选部分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对鲁镇旧历新年前习俗的描写交代,把一个封闭迷信的乡镇环境表现出来,很具有地方特色。

B.鲁镇祝福正值冬季,天色阴暗,漫天大雪,加之烟霭和人们的忙碌,这种乱糟糟的环境其实衬托出“我”对新年到来的欢愉急切心情。

C.“我”年前却决计离开鲁镇主要是回到家乡,人们都很忙自己很无聊,见到祥林嫂又让自己觉得晦气害怕。

D.祥林嫂眼睛放光,神秘地问我灵魂问题,因为她相信学过医的作者可以给他科学准确的回答。

2.文中画线的句子能否改成“她一手提着一个放着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1.下列对小说节选部分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黛玉关于读书的回答既写出了她的谨小慎微、留心在意,也写出了她的敏感自尊、讨好取巧。

B.宝玉问黛玉有没有玉是因为他认为今天神仙似的妹妹也应该有玉,却没有,然后狠命摔玉,认为佩戴的玉不是好东西。

C.“摔玉”既表现了宝玉在家中所受的娇惯,也透露出追求男女平等的思想。

D.贾母的先“搂”后“哄”,后来的“亲与他带上”,体现了贾母对宝玉的无比疼爱和娇纵。

2.《红楼梦》中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形神兼备,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选文中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年。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陷入         、山河破碎的悲惨境地,台湾更是被外族侵占长达半个世纪。为战胜外来侵略者、争取民族解放、实现国家统一,中华儿女进行了        、可歌可泣的斗争。台湾同胞在这场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1945年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     ,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随之光复,重回祖国怀抱。其后不久,中国由于外部势力干涉和内战延续海峡两岸陷入政治长期对立的特殊状态。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的历史任务。我们团结台湾同胞,(        )。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休戚与共 内忧外患 前赴后继 矢志不渝

B.休戚相关 兵连祸结 前仆后继 坚持不懈

C.息息相关 兵连祸结 前赴后继 坚持不懈

D.休戚相关 内忧外患 前仆后继 矢志不渝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中国外部势力干涉和内战延续,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

B.中国由于外部内战延续和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政治长期对立的特殊状态。

C.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

D.由于中国外部内战延续和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政治长期对立的特殊状态。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推动台海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B.推动台海形势走上和平发展道路进而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C.推动台海形势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岸关系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

D.推动台海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贵阳的月嫂市场一直红红火火,有些月嫂每月工资在万元以上,就这样还供不应求。不过,也确实存在月嫂________的现象,有些甚至滥竽充数。

(2)针对当前全系统办公室人员变动大、业务能力________的实际情况,云南省质监局精心组织、周密策划,举办了全省质监系统办公室业务培训。

(3)张某虽身出名门,也曾到海外名校留学,但回国后却放着好好地工作不做,________,竟凭三寸不烂之舌,借“资本运作”之名坑蒙拐骗,令人不齿。

A.参差不齐 良莠不齐 不稂不莠 B.良莠不齐 参差不齐 不稂不莠

C.良莠不齐 不稂不莠 参差不齐 D.参差不齐 不稂不莠 良莠不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