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江上阻风雨 岑参 江上风欲来,泊舟未能发。 气昏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江上阻风雨

岑参

江上风欲来,泊舟未能发。

气昏雨已过,突兀山复出。

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

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

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

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一、二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泊舟未能发”是因为“江上风欲来”,照应了诗歌的题目。

B.五、六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积浪比喻成髙丘,把盘涡比喻成嵌窟,借浪大侧面展现风的肆虐。

C.九、十句写老树在雨水的冲刷下褪去旧皮,山崖在雨水的冲击下露出山脊,直接展现了雨水之大。

D.本诗前两句叙事,中间八句描写,最后两句抒情,通过描写风雨的肆虐,衬托出诗人的形象。

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诗歌最后两句的含义。

 

1.C 2.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一生坚守忠诚信义,无论是自 然界的风雨险阻还是人生的艰难都可以忽略。这句话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待国家的忠信,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面对风雨,问心无愧的乐观豪迈之情。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项,“直接展现了雨水之大”说法不正确,这里应该是间接展现了雨水之大。 故选C。 2.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因为自己平生怀抱忠信之念,艰难险阻完全可以忽略,作者对眼前的暴风雨完全是视若等闲,豪迈豁达之情跃然纸上。作者详细地描述了赴任路上的艰险:巨浪似山丘,水涡似深穴,云低遮岸花,水涨淹滩草,老树如蛇蜕皮,断崖似龙退骨。但是诗人心怀“忠信”,这些艰难又算得了什么?“艰险殊可忽”,意思是这些艰难完全何以忽略。作者以此二句直抒胸臆,对眼前暴风雨等闲视之,表达了豪迈豁达之情。岑参的诗中表现出的是对暴风雨视若等闲的豪迈情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羊希,字泰闻,少有才气。大明初,为尚书左丞。时扬州刺史西阳王子尚上言:“山湖之禁虽有旧科民俗因自顷以来颓弛日甚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无托至渔采之地亦又如兹 斯实害治之深弊,为政所宜去绝,损益旧条,更申恒制。”有司检壬辰诏书:“占山护泽,强盗律论,脏一丈以上,皆弃市。”希以“壬辰之制,其禁严刻,事既难遵,理与时弛。而占山封水,渐染复滋,更相因仍,便成先业,一朝顿去,易致嗟怨。今更刊革,立制五条。凡停除咸康二年壬辰之科。”从之。益州刺史刘瑀,与府司马何季穆共事不平。季穆为尚书令建平王刘宏所亲待,屡毁瑀于宏。会瑀出为益州,夺士人妻为妾,宏使羊希弹之;瑀坐免官,瑀恨希切齿。有门生谢元伯往来希间,瑀令访讯被免之由。希曰:“此奏非我意。”瑀即曰到宏门奉笺陈谢,云闻之羊希。希坐漏泄免官。泰始三年,出为宁朔将军、广州刺史。希初请镇北中兵参军箫惠徽为长史,南海太守,太宗不许。又请为东莞太守。希既到镇,长史、南海太守陆法真丧官,希又请惠徽补任。诏曰:“希卑门寒士,累世无闻,轻薄多衅。徒以清刻一介,擢授岭南,干上逞欲,求诉不已。可降号楼野将军。”初,太宝以李万周为步兵校尉,加宁朔将军,权行广州事。希既至,而万周等并有异图,希诛之。希以沛郡刘思道行晋康太守,领军伐俚。思道违节度,失利,希遣收之。思道不受命,率所领攻州,希遣平越长史邹琰于朝亭拒战,军败见杀。思道进攻州城,司马邹嗣之拒之西门,战败又死。希逾城走,思道获而杀之。时龙骧将军陈伯绍率军伐俚,还击思道,定之。赠希辅国将军,嗣之越骑校尉。

(节选自《宋书列传.卷五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山湖之禁/虽有旧科民俗相因/自顷以来/颓弛日甚/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无托至渔采之地/ 亦又如兹/

B.山湖之禁/虽有旧科民俗相因/自顷以来/颓弛日甚/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无托至渔采之地/ 亦又如兹/

C.山湖之禁/虽有旧科/民俗相因/自顷以来/颓弛日甚/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无托/至渔采之地/ 亦又如兹/

D.山湖之禁/虽有旧科/民俗相因/自顷以来/颓弛日甚/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无托/至渔采之地/ 亦又如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辰,即壬辰龙年,壬辰为干支之一,在中国古代,历法上一直延续干支纪年法。

B.弃市,弃之于市,是古代死刑之一,于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弃置于街头示众。

C.门生,汉代对再传弟子的称呼,后代泛指弟子;在科举时代是贡举之士对主考官的自称。

D.带,兼管,兼任官职。与文中“权行广州事”的“权”和“加宁朔将军”中的“加”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希分析时局,切中要点。面对扬州刺史西阳王刘子尚的提议,羊希采取赞同态度,分析时局特点,建议废除旧例,被采纳。

B.羊希坚守正义,大胆弹劾。因为益州刺史刘瑀抢夺士人之妻为妾,所以羊希弹劾他;刘瑀因羊希被免官,所以记恨羊希。

C.羊希出身寒门,直言不改。羊希出身地位低下之门,但直言进谏,不改初衷。在屡遭皇帝拒绝的情况下仍推荐萧惠徽为官。

D.羊希为国平乱,战死沙场。在李万周等人有异心之时,羊希诛杀了他们;在刘思道作乱之时,羊希率军平叛最终不幸被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瑀即日到宏门奉笺陈谢,云闻之羊希。希坐漏泄免官。

(2)徒以清刻一介,擢授岭南,干上逞欲,求诉不已,可降号横野将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六元抗币

卢群

望着漫天飘舞的雪花,秀梅的肩头拧成了疙瘩。

进入腊月后,大成的哮喘越发严重了,喉咙里呼噜呼噜的像拉风箱,每呼吸一次,胸口就重重地起伏一 次。尤其是冷天,病情越发严重,坐也不是,躺也不是,凄厉的哮喘,三里外都听得见。

秀梅咬了咬牙,再一次牵起了小锁。

“你,你干吗去? ”大成支起身子紧张地问。

“还是送人吧,胡先生心善,家境又好,孩子到了那里,会有好日子过的。”

“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咱一家人,活要活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一起!”大成一着急,又剧烈地喘起来。

“可你的病……”

“死不了,你把草药再熬一下,喝了药出身汗就好了,咳,咳,咳……”话未说完,大成就又咳又端地蜷成一团。

“你别急,我听你的,这就熬药去。”

转过身子,秀梅的泪哗哗地流。去年秋收时,大成还像个壮牛似的,三百来斤的担子搁肩上健步如飞,五百多斤的碾子能举过头顶。锥料想,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不仅冲毁了自家的草房,还冲垮了大成的身体。为了保住何老财三进三出的四合院子,大成在冰冷的洪水中奋战了两天两夜。结果何老财的院子保住了,大成却患上了重疾,咳嗽声惊天动地,高烧发到四十多度。后经郎中救治,烧虽然退了 ,哮喘仍如影随形,日益加重,好端端的壮汉子,转眼成了病秧子。何老财见大成再无油水可榨,就以看草荡的两间破棚子为工钱,将大成打发了事。如今一家老少五张嘴,还有大成的看病费用,全靠秀梅替人缝缝补补挣点小钱。这点钱别说看病,肚子都填不饱。没办法,秀梅只好挖些甘草、洋金花、麻黄根等药草回来,给大成煎服下去。由于治疗跟不上,大成的病已发展成肺气肿。郎中说,中药压不住了,得看西医,用抗生素。

那天,秀梅正在医院门前徘徊,开私塾的胡先生将她拉到一边轻声说:“锁他娘,大成的病不能再拖了,你看这样可好,你把小锁过继给我,我出钱给大成看病。你放心,我没有孩子,会把小锁当亲生儿子待的。”

秀梅一听魂飞槐散,然而静下心来想想,胡先生的话没有错,大成不能再耽搁了,家不可一日无主啊。 可是当她把想法一说,大成就恼了,怎么解释都没用。眼见着丈夫一天天衰弱下来,秀梅急得满嘴起泡。

“老乡,能借你家的锅烧饭吗?”

正痛苦着,耳边传来轻轻地询问。秀梅抬头一看,是新四军战士,为首的是位女同志,20多岁穿着军装,打着绑腿,剪着齐耳短发。

“快,快请进。”秀梅连忙站起身。在这之前,秀梅就已知道,新四军是来打鬼子的,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

“大成,新四军来了! 一进门,秀梅就兴奋地嚷起来。

“是吗?快,快请同志们坐坐!”大成精神一振,病痛立时减轻许多。战士们一放下行李,就忙着担水、扫地、抹桌子,亲热得跟一家人似的。

秀梅将锅子又细细洗了一遍,才添上水烧起来。为首的那位女同志解开背包,从小布包里倒出大半碗玉米面。三个孩子立刻围过来,小眼睛铜铃似的瞪着,喉咙里咕噜咕噜地直咽口水。女同志见状又倒出一些面粉来。不一会儿,粥煮好了,女同志先给三个孩子各盛了一碗粥,第四碗粥则给了床上的大成。大成再三推托,女同志说:“咱们都是穷苦人,天下穷人是一家,一家人还客气啥?”大成问:“大姐,你腰里有盒子枪,一定是个官吧?"女同志笑道:“在革命的队伍里,大家都是同志,我姓张,你就喊我张同志吧。”言语间,屋外雪花稠密起来。秀梅连忙走出门,把张同志的马牵到屋檐背风的地方。扣好缰绳,张同志也跟了出来。张同志问:“大姐,大哥得的什么病?“他,他……”秀梅一下子哭出声来。听着秀梅的哭诉,张同志也落下了泪。

翌日凌晨,秀梅想给马喂点草料,却发现张同志他们已出发了,破烂的桌子上留着一只口袋,打开一看,玉米面。袋子旁还有张六元面值的抗币,显然是给大成治病的。

雪已悄然停止,一行脚印,沿着朝霞升起的东方蜿蜓而去。望着坚实的足印,秀梅流下了满眼的泪水。后来,秀梅和大成也参加了革命,并打听到救他们性命的张同志叫张茜,是陈毅军长的夫人。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插叙的写法,交待大成患哮喘、秀梅准备把儿子送人的原因,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情节发展更合理。

B.何老财“以看草荡的两间破棚子为工钱,将大成打发了事”与新四军救助大成形成对比,表现了人心的恶与善。

C.小说写胡先生想过继小锁,这表现出他想救助大成一家的善心,也批评了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思想。

D.小说通过对张同志的外貌、语言、行动的描写,以点带面全方位表现出英姿飒爽、关心劳苦大众的新四军形象。

2.小说中画线处写秀梅的“哭”,三次“哭”的含义有何侧重?请简要分析。

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们在消费时经常遭遇一些“潜规则”,比如找搬家公司谈好价格却临时被告知要按楼层加价,买窗帘遭遇商家收打孔费等。所谓“消费潜规则”大多是商家的“不成文规定”或所谓的“商业惯例”,消费者面对商家的这些“商业惯例”,即使很不情愿,但通常只能被动接受。这些“消费潜规则”实际上存在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问题。

调查显示,73.8%的受访者遇到过“消费潜规则”,18.2%的受访者没有遇到过,8.1%的受访者回答不清楚。受访者认为,装修(46.3% )、家居产品(40.2%)和电子产品(35.2% )领域最容易出现“消费潜规则”,其他还有:电影院(22.0%)、网购(31.5%)、搬家(23.1%)、物流(16.4%)、餐饮(28.0%)、旅游(34. 8% )、影楼(18.2% )和物业(12.3% )等。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李伟民指出,“消费潜规则”就是不明显的、不公开的、法律法规以外的规则。“‘消费潜规则’屡禁不止,而且变得更加隐蔽。日常消费领域往往是重灾区,比如金融保险、 日用品维修和餐饮等。”

调查显示,遇到“消费潜规则”后,64.0%的受访者会与商家协商解决,41.1%的受访者会找维权部门投诉,36.0%的受访者会忍气呑声,26.7%的受访者在网上发帖指责,11.3%的受访者会向媒体求助。

面对“消费潜规则,23.6%的受访者觉得维权容易,59.6%的受访者觉得不容易,16.8%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摘编自王品芝《“消费潜规则”横行,你“被套路”过吗》,《中国青年报》2018年11月15日)

材料二:

促销套路”深、“优惠账”难算。早在“双十一”前期,各大电商平台早已拉开预售的战幕,促销手段也 是花样繁多,越来越复杂,让“剁手族”难以比价,倍感促销“套路”深、“优惠账”难算。不少网友反映今年 “双十一”不但要拼网速、手气,还得拼智力。梳理发现,商家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促销模式:定金膨胀模 式,即顾客支付定金后,将按照一定的膨胀比例享受高于其所支付的定金金额的抵扣;满减优惠券模式,即顾客在店铺中领取满减优惠券,“双十一”当天在该店铺中消费满一定金额可享有直接减价优惠;“1元”秒杀模式,即包括在“双十一”当天的10点、12点、18点等时间点,顾客只需1元,可抢购个别数量有限的商品,以及额客可支付1元来获取特定店铺或特定商品的大额满减优惠,在“双十一”备天可使用;平台购物津贴模式,指平台提供的跨店铺满减优惠;现金红包模式,就是在订单支付时直接抵扣金额。促销模式的复杂化既增加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也令很多消费者被误导,这也是产生各种网购矛盾的原因之一。部分“剁手族”甚至怀念起以往简单粗暴的“半价”“立减”了。

(摘编自《2017年“双十一”网购综合信用评价报告》,信用中国12月13日)

材料三:

把潜规则暴露于阳光之下,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效做法。市消委会法律事务部陈朝辉认为:“反对潜规则,最基本的办法,就是要让它‘潜’不起来。只有将其暴露在阳光下,才能引起公众、政府的重视。而被置于众目睽睽之下的时候,原有的潜规则参与者中,必然有一部分会做出改变,从而打破商家之间的‘松散 而沉默的同盟’。”对于曝光潜规则,社会自治组织有其天然优势,而这更需要每一个消费者都站出来,将自己了解到的潜规则公之于众。

消费潜规则的出现,是商家或行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产物。在市场化初期,秩序很不规范、诚信体系未完全建立,因此商家尽量钻法律、商业道德、社会公德的空子,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潜规则的出现,意味着商家和企业在有些方面自愿或非自愿地成为松散的“攻守同盟”,他们步调一致。 而消费者是弱势一方,虽然要做到理性消费,但有时明知是不合理不公平的收费,由于生活需求是刚性的,不可能不消费,而当大家都这样做的时候,自己也就只好被迫接受了。这时就需要有人出来打破这一平衡局面,这可以是政府、社会自治组织、媒体,也可以是任何一位消费者。目前国家正在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加大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

(摘编自《消费潜规则,商家的“钱”规则 》,“深圳新闻闽”2017年6月1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费“潜规则”在生活中很常见,消费者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动接受了商家的“消费惯例”,就是被“消费潜规则” 了。

B.遇到“消费潜规则”后,大部分人会采用各种方式解决或反映问题,证明在面对“消费潜规则”时,维权很容易做到。

C.“双十一”期间,商家所谓的促销模式,有的隐藏着“消费潜规则”,复杂的促销模式容易引起网购矛盾和消费者的不满。

D.在市场化初期,规范秩序和诚信体系尚未健全,因此给了商家钻空子的机会,在最大化利益驱使下,“消费潜规则”出现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消费潜规则”现象屡禁不止,日渐隐蔽,且受害人员众多;出现“消费潜规则”的领域较广,日常消费领域尤为严重。

B.调査结果显示,遇到“消费潜规则”后,一半以上的消费者会与商家协商解决,可见消费者维权意识较强。

C.消费者作为消费关系中的弱势一方,当遇到刚性生活需求从而必须消费时,就只好被迫接受“消费潜规则”。

D.商家和企业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某些方面自愿地结成“攻守同盟”,步调一致地利用潜则侵害消费者利益。

3.“消费潜规则”如何才能避免?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作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孩子们“触网”的年龄越来越小,玩网游已经成为不少孩子的“家常便饭”。网游并非天生就是洪水猛兽,其危害在于“沉迷”。

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网络游戏日益成为“流行趋势”,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 中交流的主要话题,孩子普遍认为不玩游戏就落伍了、掉队了,于是跟风攀比,不由自主深陷其中;其次,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游戏成瘾的危害,有些更是打工在外,鞭长莫及,孩子一旦缺乏家庭监管和约束,“放养”之下“游戏瘾”则野蛮生长;再次,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够、协作不强,孩子的课外时间出现了引导“盲区”和管理“真空”;最后,部分企业和工商个体,以出租手机、出卖成年人身份证号等方式,诱导青少年沉迷游戏,非法获取经济利益,在逐渐滋生的游戏热上“加了一把火”,恶劣影响愈演愈烈。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的网络游戏更是特别容易让人上瘾。对于自觉性和自制力尚很差的中小学生来 讲,尤其容易着迷,因此必须集合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力量,共同为孩子营造安心读书、健康成长的环境。

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开展专题教育、规范学校管理、推动家长履责等做法,是堵住上瘾漏洞的关键一环。 要把预防的篱笆扎紧,就需要学校和家庭无缝衔接。如今,多地集中在开学后、放假前等时段对中小学生进行预防沉迷网络教育,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案例教学、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增强对不良网络游戏危害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值得推广的好做法。老师不埋怨家长疏于管教,家长不“甩锅”给老师,而是共同负起责任,无疑将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堵”的同时如果缺乏“疏”的举措,难免会让孩子在好奇心和冒险意识的驱使下,钻空子、想歪点子去接触游戏,从而适得其反。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参与更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更多文体爱好,以充实美满的陪伴、健康积极向上的兴趣排挤”手机控”的时间和空间,降低沉迷的可能性。

当然,因为害怕沉迷网游而盲目排斥网络的做法也是要不得的。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调查发现,很多青少年学生对信息课堂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电脑课,玩电脑就是聊QQ、玩游戏;部分教师的教学过程也缺少明确计划、有效益控和管理,放任学生上网娱乐。长此以往,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就会狭隘和片面,对网络的使用也就容易限于游戏之类的娱乐。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实施网络素养教育,重在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使用网络、获取信息、创造价值,而不是被网络所牵制。

(选自《人民日报》《疏堵结合让孩子远离游戏瘾》,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作者认为“触网”的年龄越来越小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关系密切,青少年玩网游并不可怕,可怕 的是沉迷游戏。

B.家长的教育至关重要,有些留守儿童患上“游戏瘾”,与家长在外打工以致无法监管和约束孩子有着密 切的关系。

C.把孩子沉迷于网游的原因“甩锅”给老师和认为沉迷于网游是家长疏于管教都不对,家校合力才有助于 解决问题。

D.作者认为电脑课并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课,青少年学生不能仅仅把上信息课等同于玩电脑、聊QQ、玩游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手法,指出防止青少年“沉迷”网游的最好方式是疏堵 结合,以疏为主。

B.文章第二段作者从孩子自身、家长、教育部门和企业等不同角度,条分缕析地论述了导致青少年沉迷手 机游戏的原因。

C.文章第四段主要论述防止青少年沉迷网游的方法,认为学校和家庭无缝衔接是应对青少年沉迷网游的一个重要方法。

D.文章第六段告诉我们不要因噎废食,不要因为害怕沉迷网游就盲目排斥网络,而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日常生活中,网游是青少年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孩子如果不玩游戏,就会感觉到自己落伍了、掉队了。

B.部分企业和工商个体为了非法获取经济利益,不惜出租手机、出卖成年人身份证号给学生,导致青少年沉迷游戏。

C.造成青少年沉迷网游有多种原因,内因主要是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外因主要与家长、学校及社会有关。

D.家长多陪伴孩子,多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兴趣,孩子用到手机上的时间和空间自然会少,孩子就不会沉迷于网游。

 

查看答案

在一次语文活动中,一些同学认为青年应当志存高远,有自己的梦想,一些同学提出要选择平凡,也有一些同学提出“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对此,你是怎样思考的?请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