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
刘定中先生在散文诗《人生需要呼唤》中写到:儿时,只要听到一声妈妈的呼唤,就破涕为笑了;青年时,只要听到一声恋人的呼唤,就转愁为喜了;中年时,只要听到一声儿女的呼唤,就苦累全消了;老年时,只要听到一声孙儿的呼唤,就返老还童了。
在人生之路的艰难跋涉中,这一声声的呼唤是春天的鲜花,是夏天的清泉,是秋天的果实,是冬天的炉火,是一支最甜美的歌,是一首最动人的诗……
你对人生需要呼唤是怎么看的?请结合生活实际,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下面文字有三处表述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目前,教育培训需求旺盛。但培训市场蓬勃发展,必然产生许多问题。据统计,有58.7%的受访者称曾被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欺骗过。只要禁止培训机构发布虚假广告,就能完全避免培训机构的欺骗行为。我国还没有针对培训市场的立法,教育培训的行政管理权限不清晰。如果有了专门的立法,就一定不会有培训机构虚假宣传等乱象。
①培训市场蓬勃发展,不一定产生许多问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做人如水,不一定汪洋一片、波澜壮阔,但须清澈明净让人回味
材料:
花 树 山
挺拔伟岸 清逸秀丽 芳香四溢
千姿百态 傍花随柳 高大巍峨 艳丽娇媚 枝繁叶茂 姹紫嫣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各种食材,千搭万配, 。然而这变化只是它的壳,它的核可是它的物性。爷爷说,所有的食材都有物性。因为物性是食材的生命,只要你先懂得物性,就能把食材做好。古人说:“以物循性,以性循法,以法循烹。”爷爷只去专门的面店买面,去专门的鱼店买鱼……那些老板都会 地把最好的东西留给爷爷。他们说,爷爷是最懂物性的人,把这些好东西给爷爷,就是给了对的人。
懂得了物性,就抓住了食材味道的关键。食材的好味道有两种,一种是简单的。你吃了就知道,这是小白菜的味儿,这是春荠菜的味儿,这是夏荠菜的味儿,……另一种是复杂的。这种食材的味道往往很有个性,它的优点很鲜明,缺点也很鲜明,比如羊肉的膻、猪肉的腥。彰显它们的优点,去掉它们的缺陷,这就是 。这就得用调味料来平衡和协调。不过,调料存在的使命就是为了让主料的味道更好,所以一定要用得 。当你觉得某道菜调料味太重的时候,如果不是厨师水平有问题,( ),才会需要重调料来遮蔽以哄骗食客。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变化无穷 不约而同 扬长避短 恰到好处
B.瞬息万变 不约而同 取长补短 恰到好处
C.变化无穷 不期而遇 扬长避短 不温不火
D.瞬息万变 不期而遇 取长补短 不温不火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你只要先懂得物性,就能把食材做好,所以物性是食材的生命。
B.你只有先懂得物性,才能把食材做好,所以物性是食材的生命。
C.你只有先懂得物性,才能把食材做好,因为物性是食材的生命。
D.你只要先懂得物性,就能把食材做好,因为物性是食材的生命。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那一定就是食材本身有问题——可能是食材不够新鲜了
B.那一定就是食材本身有问题——肯定是食材不够新鲜了
C.可能是食材不够新鲜了,只有食材一定有问题了
D.或者是食材不够新鲜了,只有食材一定有问题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烽火扬州路”形成对比,写出百姓迎神赛会的场景,说明人们已忘却战败的历史。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从内外两方面揭示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鹦鹉
罗隐①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②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鹦鹉
白居易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
注:①罗隐:唐末诗人,虽有匡时救世的抱负,但屡试不第,流浪半生,无所遇合,晚年投奔割据江浙一带的钱镠,才得安身之地。②陇西:指陇山以西,旧传为鹦鹉产地。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隐在江南见到已被剪去翅膀关进雕笼的鹦鹉;他劝慰鹦鹉切莫感叹自己的命运,这里毕竟比老家要暖和。
B.罗隐劝诫鹦鹉说话不要过于明白,话说明白了就难以飞出牢笼;这也是在劝自己,语言不慎足以招致祸患。
C.白居易诗中的鹦鹉经过多年人工喂养,嘴渐红,语甚巧,深得主人怜爱;鹦鹉对其主人更是情深义重,不离不弃。
D.两首诗均为咏物诗,罗诗借向鹦鹉说话来吐露心声,话语平淡却耐人咀嚼;白诗托物寄意,词浅意丰,形象生动。
2.这两首唐诗中的鹦鹉的遭遇有何相同?两位诗人借鹦鹉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