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幻,在2019年开年迎来好时光。以前,面对“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幻,在2019年开年迎来好时光。以前,面对“科幻”二字,电影投资人总是____。而今《流浪地球》高歌猛进,票房已超40亿元,成为现象级科幻电影。在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中,让我们深切感觉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瞩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实则____,它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神舟一号、天宫一号……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流浪地球》为科幻注入了中国文化的表达,中国科幻电影终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话,集体主义取代了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带着地球一同流浪展现出的“乡土情怀”、出现在影片里的朱自清的《春》、春节十二响……

____,这是一部好作品,也对得起大多数的赞誉,它让我们在追赶好莱坞大片的路上“看到了希望”。但是,在矛盾冲突、场景创新上与优秀之作仍有一定差距,弥补差距不是____的,需要众多导演、编剧继续努力,追赶状态仍然是进行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望洋兴叹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一挥而就 B.望而却步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一蹴而就

C.望洋兴叹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一挥而就 D.望而却步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一蹴而就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部电影的成熟,需要依靠强大的科技发展,更需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

B.一部成熟的电影,既需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也要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

C.一部电影的成熟,需要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

D.一部成熟的电影,不仅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也需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中,让我们深切感觉到中国发展与中华文化的魅力。

B.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C.这部影片的题材是拯救地球,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影响。

D.通过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我们深刻体验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1.B 2.D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选词语填空,要求学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词语的意思用法等进行判断。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 望而却步: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 此处指面对“科幻”二字,电影投资人总是向后退缩,故选望而却步,排除AC。 厚积薄发: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此处指《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实则是经过充分准备,故选厚积薄发,排除D。 毋庸讳言: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 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此处指不必怀疑,这是一部好作品,也对得起大多数的赞誉。故选毋庸置疑。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此处指弥补差距不是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故选一蹴而就。 故选B。 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句子顺序是否合理,话题是否一致,前后是否照应,格式是否一致,音节是否和谐等。 此句承上启下,主语是“电影”,排除AC;本句承接上文“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指出科技发展对科幻电影的影响,引出下文中科幻电影融入中华文化,与之对应,应“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前,“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在后,排除B。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A项, “在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中”,滥用介词造成成份残缺,去掉“在……中”;“感觉”与“魅力”不搭配,应:感受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C项,“这部影片的题材是拯救地球,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影响”,搭配不当,主语应为影片,应: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影响”,“认识”与“影响”,搭配不当,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D项, “通过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我们深刻体验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滥用介词造成偷换主语;“体验”与“影响力”,搭配不当,体验应改为感受,“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应: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女子自豪地表明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塘月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以比喻的手法写了出水很高的荷叶临风摇曳的美丽姿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老学庵壁①

(陆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②。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①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所作,老学庵是陆游书斋的名字。此时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②椽(chuán):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古代也用来指房屋间数。因此,“数椽”就是“数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述了老学庵的概况,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

B.诗人把老学庵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在书斋中读书度过一整天。

C.颈联写诗人虽年老退居山阴,可看到百姓生活太平无忧,依然感到高兴。

D.尾联是对诗人日常生活境况的描述,照应首联中的“萧然”,同时充满生活气息。

2.诗人为什么“少睡眠”?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善明,平原人,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年四十,刺史刘道隆辟为治中从事。父怀民诵善明日:“我已知汝立身,复欲见汝立官也。”善明应辟,仍举秀才。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春始初,徐州刺史薛安都反,青州刺史沈文秀应之。时州治东阳城,善明家在内,不能自援。伯父弥之起义背文秀。善明密契收集门宗部曲,得三千人,夜斩关奔北海。文秀既降,除善明为电骑校尉,出为海陵太守。郡境边海,无树木,善明课民种榆槚杂果,遂获其利。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乾。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明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转宁翔将军、巴西梓渡二那太守。善明以母在虏中,不愿西行,涕溢固请,见许。朝廷多哀善明心事。元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赎得母还。沈攸之反,太祖深以为忧。善明献计曰,“沈攸之暗于兵机,人情离怨。贼之根本既灭,枝叶岂久?”事平,太祖召善明还都,谓之曰:“卿策沈攸之,虽复张良、陈平,适如此耳。”仍迁散骑常待,领后军将军、太尉右司马。齐台建,为右卫将军,辞疾不。司空褚渊谓善明曰:“高尚之事,乃卿从来素意。今朝廷方相委待,证得便学松、乔邪?”善明日:“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太祖践阼,以善明勤诚,封新途伯,邑五百户。善明身长七尺九寸,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床榻几案,不加划削。建元二年卒,年四十九,遗命薄殡。赠左将军、豫州刺史,谥烈伯。

(选自《南齐书・刘善明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戮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昧于富贵矣

B.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戳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

C.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戳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

D.我本无宦情/既逢知己/所以戳力驱驰/愿在申志/今天地廓清/朝盈济济/鄙怀既申/不敢昧于富贵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古代的科举考试共分四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文中指刘善明院试中榜。

B.郭,本义是指在城市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中国古代把内城称为城,外城称为郭。

C.拜,本是一种礼仪,后来引申为接受官职或封赐,受职者不拜表示不接受封赐。

D.践阼,指走上阼阶主位,后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即位、登基。亦作“践胙”“践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善明少有オ气,淡薄功名。刘善明年少时就有名气,但拒绝刺史见面的要求;后来又以生病为借口推辞右卫将军的职务。

B.刘善明事母至孝,深得同情。刘善明因为母亲被北虏迁到桑乾很是悲衰,获得同僚理解,后来他流泪推荐田惠绍出使赎回母亲。

C.刘善明熟谙敌情,分析准确。刘善明对沈攸之叛乱一事分析透彻,判断准确。在乱事平定后,太祖认为张良、陈平再世,也不过如此。

D.刘善明决策果断,生活简单。青州沈文秀叛乱时刘善明果断带领门宗三千人连夜出关;他对生活要求不高,住的舍很简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秀既降,除善明为电骑校尉,出为海陵太守。

(2)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明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诗画曲水亭

熊代厚

①曲水亭街,这个富有诗意的古街,像一卷长长的书画飘在泉城济南,从珍珠泉一直铺到大明湖。

②从大明湖的南大门出来,迎面就是曲水亭街。古街有一里多长,全用青石板铺就。中间是一条小河,柔净的泉水清澈透明,一眼就望到底,谁看了都想掬起一捧放进嘴里。绿藻在水底柔婉地摆动,如丝带,如绸帛,在这黄昏的柔波里,如一段裁剪不断的春梦。小河的两边是高大的杨柳,绿枝拂地,虽是初秋,但依然碧绿。柳影掩映着白色粉墙,灰黑砖瓦,像一幅幅淡淡的水墨山水。徜徉其中,街伴水走,水扶街行,迤逦向前,一下子便有了诗意的缱绻,一份欲罢不能的依恋。

③自古北方粗犷雄浑,河水流得跌宕,带着一路声响,铮铮咚咚,金戈交鸣。而眼前的这一曲泉水,缓缓款款,从从容容,流得纯净,流得柔细。它汪汪一脉,如少女的眼眸;波光闪闪,如温情的微笑。难怪刘鹗在《老残游记》说:“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今天漫步在这古街中,才算真正体会到了这一句,让人分不清这是济南,还是江南。

④曲水亭街,自然让人想起曲水流觞的佳话。古代这一雅事,南有绍兴兰亭,北有济南曲水亭。郦道元在《水经注》里津津乐道:“历祠下泉源竞发,北流经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州僚宾宴公私多萃其上。”每年农历三月三相邀聚会于曲水河畔,把酒杯里盛上美酒,放在木质托盘中,让酒杯顺着弯曲小溪漂流,酒杯漂到谁的面前停住,谁便要饮酒赋诗。“曲水流觞出雅韵,垂柳含烟荷香醉。”推杯换盏之间,品不完美酒,道不尽风流。今天的曲水亭街,收藏着历史的余风流韵,散发着久远的历史芬芳。

⑤这清清亮亮的曲水,滋润了当年的李清照,温婉而清秀,端庄而典雅。她漫步在这曲水边,泉水映过她的身影,青石留下她的屐痕,柳丝牵过她的衣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溪亭位于今天的珍珠泉内,那时的曲水,长满了荷花,她沿着曲水,寻着荷香,一路向前,迷失在青春的梦乡。

⑥“三椽茅屋,两道小桥;几株垂杨,一弯流水”,当年郑板桥游历曲水亭街时题写的这幅楹联,写活了一条千年古街。如今,走在曲水亭街,仍是走在诗词书画里。那古雅的小楼,那青灰的垣墙,家家门前都有楹联,黑漆木板的牌匾,朴拙庄重的字体,精雅而苍古,一直绵延数里路,成了泉水楹联一条街:“细雨闲开卷,微风独弄琴。”这是怎样的一种恬淡优美的意境?一个“闲”,一个“独”,让人无限向往。“月洗高桐泉水静,云窥小榭古桥幽。”“一泉梦幻留云醉,千古琵琶引月弹。”一边泉水缓缓,一边墨香阵阵,整个的心都溶在了里面,难怪有一横匾,红底金字直书“人间仙境”。

⑦“依旧烟笼十里堤”,大概是诗词浸润过吧,虽过了千年,但风韵依存。临着泉水,三五个妇人在淘米、洗菜、洗衣。她们站在清亮的泉水里,纤纤玉指,把碧绿的菜果在竹篮里筛动,把长长的裙裾在流泉里摆动,红颜黑发映在水中,夕阳的余晖灿烂在脸上,老街古旧中透出活力,沉静中显出生机。“曲水亭南录事家,朱门紧靠短桥斜。有人桥上湔裙坐,手际漂过片片花。”曲水亭街的一切如此生动又如此从容,真让人羡慕做一个济南人,做一个曲水亭街的人。

⑧岁月匆匆,青春不能永驻,唯有曲水亭街的泉水千百年来一直如此的明澈。秋风晚霞里行走在这优美的长街,踏着清凉的石板,每一步都明净而丰盈。岁月沧桑,因有不竭的泉水流过,这条老街一直将诗意印在人们的心中。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以“曲水亭街”为中心谋篇布局,从不同角度展现这条老街的诗意,中心明确,结构清晰。

B. 本文语言优美生动,不但使用各种修辞,而且多用叠词。如写到北方的河水,作者以“铮铮咚咚”展现其雄浑跌宕;写到曲水亭街的泉水,则以“缓缓款款”“从从容容”展现其纯净柔美。

C. 文中多处引用诗句,既彰显文章的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也展现出曲水亭街浓厚的文化氛围。

D. 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借助细腻的文笔表达对曲水亭街景观的喜爱和对此处悠闲从容生活状态的向往,流露出对繁杂喧嚣的城市生活的厌恶。

2.本文语言清新细腻,请结合文本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

绿藻在水底柔婉地摆动,如丝带,如绸帛,在这黄昏的柔波里,如一段裁剪不断的春梦。小河的两边是高大的杨柳,绿枝拂地,虽是初秋,但依然碧绿。柳影掩映着白色粉墙,灰黑砖瓦,像一幅幅淡淡的水墨山水。

3.文章结尾说“岁月沧桑,因有不竭的泉水流过,这条老街一直将诗意印在人们的心中”,这“诗意”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作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打热水一个APP,发学分一个APP,跑步一个APP,连接无线网络一个APP,刷网课一个APP……据报道,在一些高校,一些打着“智能便捷”“强制使用”“学分挂钩”旗号的手机APP逐渐编织成一张网,将许多大学生裏挟其中:有的粗制滥造,存在不少漏洞,还有的投放各类奇葩广告。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无论是自行研发还是与商家合作研发校园生活服务类APP,这本身并无不可,但其初衷应当是方便师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为师生服务的效率,而不是给师生的校园生活添堵、带来麻烦,这是高校应当坚持的底线原则。

但是,在实际管理和运营中,一些校园生活服务类APP却出现了过度倾向,处于一种泛滥成灾的状态,给师生的校园生活带来了明显不便,让这些APP严重变味,成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一些校园生活服务类APP包含大量商业性内容,很多商业广告夹杂其中,很容易导致使用者个人隐私信息泄露。

(摘编自张立美《莫让校园APP成学生负担》)

材料二:

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18年7月17日至8月13日组织开展了“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问卷调查。据中消协商品服务监督部主任皮小林介绍,在回收的5458份有效问卷中,85.2%的受访者表示遭遇过APP个人信息泄露,没有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占比仅为14.8%。遭遇信息泄露的近九成受访者表示曾接到过推销电话或短信骚扰。

根据2016年颁布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APP运营者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但是,在实际运营中,AP运营者基本都是根据各自的意愿要求用户信息对自己“不设防”。

个人信息如何使用、怎么保护,用户与手机APP经营者之间其实是有约定的,即注册时需签订用户协议、隐私政策。不过,很多用户在注册时只是一路操作“下一步”,很少留意那些蚂蚁般大的小字。

为什么会这样?是用户不在意自己的隐私吗?调查显示,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无奈——在占比26.2%从不阅读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的受访者中,61.2%的人坦诚自己从不阅读主要是因为不授权就没法用,只能被迫接受。

即便认真阅读了协议的用户,面对APP运营者也是弱势群体。调查表明,个人信息泄露后,部分受访者会采取多种措施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如向消费者协会和有关行政部门投诉等,也有受访者会选择与服务商协商和解,向有关行业组织反馈,但最终还是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选择“自认倒霉”。

那些无力自保的用户只好采取一些保守措施,聊以自慰。例如,67.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使用APP时主要通过只填写一部分个人信息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18%的用户注册时使用部分虚假信息,安装相关防护软件的用户占24.6%,对注册后可以关闭的服务,有32.7%的用户选择关闭。

“一方面,用户与手机APP服务提供商之间往往处于不对等地位,只能同意或被迫同意格式条款和信息获取权限;另一方面,消费者虽有自我保护意识,但不知如何更有效地保护自己,往往难以有效应对。”皮小林表示,手机APP过度采集个人信息呈现普遍趋势,用户存在诸多担忧,但往往缺乏足够有效的应对手段,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和隐私工作亟待加强。

(摘编自环球网)

材料三:

互联网安全关涉每个人的切身权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市场化运营的手机APP已多达1700万个,如果乱了规矩、野蛮生长,不仅用户信息安全无法保障,也会给网络安全埋下巨大隐患。故此,相关部门亟须引起重视,出台硬举措,持续净化APP市场;应用商店也须履行平台审核责任,不能只当旁观者。

对用户而言,也应掌握“自保秘笈”。比如,此次中消协就呼吁,不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点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不安装来历不明的APP,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信息泄露,要留存相关证据,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依法主动维权。用户的辨识能力、隐私保护能力、依法维权能力增强了,一些违规的APP才不敢肆意妄为

(摘编自李雪《泄露隐私的APP,何以一直野蛮生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中国消费者协会的问卷调查来看,八成以上的受访者遭遇过APP个人信息泄露,并且信息泄露者中有近九成的受访者曾接到过推销电话或短信骚扰

B.很多用户在注册手机APP时一路操作“下一步”,很少留意相关的协议和政策,因为用户与手机APP运营者之间是有约定的。

C.用户相对APP运营者是弱势群体,个人信息泄露后,虽有部分受访者会用各种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但最终还是有一部分受访者选择“自认倒霉”。

D.目前我国市场化运营的手机APP已多达1700万个,如果它们不合规甚至不合法运营,不仅无法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而且会为网络安全埋下隐患。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校研发或使用校园生活服务类APP是可以的,但应该以方便师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为师生服务的效率为初衷,而不应该给师生带来麻烦。

B.部分用户在使用APP时会只填写一部分个人信息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或者注册时使用部分虚假信息,因为这样可以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C.根据相关的规定,APP运营者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但APP运营者基本都是按自己的意愿要求使用用户信息。

D.手机APP过度采集个人信息,用户只能同意或被迫同意格式条款和信息获取权限,因此用户存在诸多担忧,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和隐私工作亟待加强。

3.怎样才能使手机APP发挥更好的作用,服务人们生活?请根据材料内容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