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苔 袁枚 其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袁枚

其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其二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注]袁枚,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白日不到处”点明了青苔的生长环境,这是一个不利于生命成长的地方。

B.“青春恰自来”是说人的成长是自然的过程,耐心等待,青春自然会绽放。

C.“也学牡丹开”运用比拟手法,表现出苔花虽小,却勇于绽放自己的精神。

D.青苔之“问”,正是因为它生长于“白日不到处”,不知道“斜阳”为何物。

2.第二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简要分析。

 

1.B 2.①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和自由。红叶喜暖,青苔爱凉,都出自它们内心的选择,而一个“随”字,道出了对不同选择的尊重和肯定。②人要安于自己的选择,不必羡慕他人。青苔生于阴凉之地,不知斜阳为何物;对红叶的反问中,流露出一种安然自适的态度。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题干要求回答“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B项,对诗句过度解读。“青春”这里指春天,而不是指人生的青春;也没有寄寓“耐心等待”之意,选项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词中标题、注释和词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还要注意结合词句分析。由于阳光的偏爱,青苔、红叶各有暖凉不同的待遇,也因此使得青苔和红叶各自有不同的心情。青苔问红叶,究竟什么是“斜阳”啊?这相当于是对阳光不能做到“普照万物”的指责了。诗中青苔那怯怯而又执着向往的神情,表达出诗人对苔花自强不息、执着努力地绽放自己的赞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3)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庄周《逍遥游》)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5)___________,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6)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白居易《长恨歌》)

7)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

8)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___。(杜甫《蜀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刘日西山                      薄:迫近

B.臣洗马                          除:革除

C.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D.本图宦达,不名节                矜:自夸

2.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臣之进退,实狼狈      ②况臣孤苦,特尤甚

B.①州司临门,急星火      ②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

C.①但刘日薄西山          ②猥微贱,当侍东宫

D.①报养刘日短也          ②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几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要求。

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首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作者在末段以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4.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⑵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处理富家子飙车案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让我们看到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的迫切性。

B.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C.橘洲音乐节精心打造晚会,奉献给观众的是一桌名家荟萃、名曲云集的文化大餐。

D.语文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已经死去了的安琪的母亲的爱情故事,我们听得唏嘘不已。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前做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之类的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____”,叙离情不离“____”;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叫“付梓”“杀青”。

②《三国演义》为我们展现了一幕幕传奇,那些____的英雄壮举,只有放在与命运抗争的大背景下来看,才更显得____。“秋风五丈原”将这种反抗命运的悲剧渲染到了极点:“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这就是令杜甫感叹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柳岸灞桥   春花秋月   可歌可泣   慷慨激昂

A.春花秋月   柳岸灞桥   可歌可泣   慷慨激昂

B.柳岸灞桥   春花秋月   慷慨激昂   可歌可泣

C.春花秋月   柳岸灞桥   慷慨激昂   可歌可泣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

A.《归去来兮辞并序》一文语言朴素,清丽淡雅,表现了作者淡泊明志的思想品质。

B.《滕王阁序》一文,作者运用了大量典故,充实了文章内容,加强了表达效果。

C.《逍遥游》一文表现了庄子去除功利之心和忘怀荣辱得失的积极人生态度。

D.《陈情表》一文的主旨是李密请求司马炎不要让他做官而让他奉养祖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