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国产影视剧最受关注的现象莫过于“妖魔”横行。电视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国产影视剧最受关注的现象莫过于“妖魔”横行。电视剧《花千骨》以平均收视2.213%的骄人成绩,打破了由《古剑奇谭》所引领的仙侠剧的收视纪录。而电影《捉妖记》也刷新了内地电影市场票房纪录。无论是《花千骨》、《古剑奇谭》,还是更早的《仙剑奇侠传》,这些明显带有仙侠、妖魔、玄幻、神怪、异志标识的影视剧作品以其奇幻的故事、游戏元素的应用在网生代群体中具有惊人的号召力。

魔幻题材影视作品的故事原型脱胎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传说、游戏和网络小说,在上映之前即拥有大量受众。中国自古就有神话志怪的文学传统,观众接受起来难度不大。尤其被一系列婆媳剧、家庭剧、抗日神剧轰炸后,观众急需新鲜的题材和类型。随着观众的低龄化,影视剧制造者也越来越根据年轻观众的口味进行生产创作。虽然表面充满了妖魔鬼怪,但这类作品走的还是《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的路子——借妖魔鬼怪写人性。魔幻类影视作品在故事背景的设定上看似逃避现实的沉重,在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世外仙侠、妖魔的世界开展故事,但在主题的处理上,无论是自我救赎的成长类主题设置,还是跨越族群的仙与人、鬼与人、妖与人的儿女情长的情感表达,抑或是舍小我,拯救众生的宏大概念的设定都以其充满想象力的情节设置和情感处理来揭露人性。魔、妖夸张化和脸谱化的形象处理,直指人内心不断膨胀扩张的欲念,而由妖、魔恢复成人需求的是爱的指引和人性的回归。无论是妖魔被刻意放大的“恶”的抽象,还是神、仙所代表的至高的道德境界,人性的描绘在这些似人非人的形象中都被刻意放大了。在这里,虽是神是仙是妖是魔,但神、仙、妖、魔亦有人性人情,亦有七情六欲,人性的力量足以超越一切,也足以毁灭一切,善恶存在一念间,全在于心。

与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作品直面社会现实问题所带来的心里沉重和社会反思不同,魔幻题材影视剧的故事结局总是善恶有报,正义战胜邪恶,真实的情感、信仰的力量最终拯救一切,观众在观看结束后得以完成其惩恶扬善的情绪释放。因此,好的魔幻类影视作品的内核,应该是“魔幻+现实”,以魔幻之皮相彰显现实之精神,其异域氛围的营造、奇幻冒险情节的设定、武侠动作的设计、各种神秘元素的应用都应着眼于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然而,在现实实践中,创作者让本该成为观众理想自我实现的试验场变成了逃避现实、发泄情感欲望的自留地。这也是魔幻类作品饱受诟病的地方。因此,一些魔幻题材的影视剧因其粗制滥造的视效制作、漂浮空泛的故事结构、脱离现实的情节设计、流于表面的角色表演以及对于原作的肆意篡改被冠以“神剧”“烂片”之名,叫座不叫好。

诚然,这样一些魔幻、仙侠类影视作品以其天生的受众优势以及特有的类型优势,无论是在前期宣传上还是在对受众号召力上都占得先机,可以取得不俗的收视率及票房成绩。当这种“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榨干了观众对这一类型、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兴趣之后,其又该何去何从? 这应是创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归根到底,无论是魔幻题材的影视作品,还是现实题材的影视作品,都应当具备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管收视率有多高,影视剧创作者都应当具有对于现实主义的清醒认识,而不是迷失在赶时髦的大潮中。须知,能够把器和道结合好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摘编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千骨》《捉妖记》《仙剑奇侠传》等影视剧作品在网生代群体中具有惊人的号召力,它们带有仙侠。妖魔、玄幻、神怪、异志等鲜明特点。

B.魔幻题材影视作品在上映之前即拥有大量受众,它们的故事原型脱胎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传说、游戏和网络小说。

C.《封神演义》《聊斋志异》都是表面些妖魔鬼怪,实际是写人性;同样,魔幻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借鉴了这一创作手法。

D.魔幻题材的影视作品虽然以揭露人性为主题,但是在故事背景设置上,它们都以在世外仙侠、妖魔的世界展开故事来逃避现实的沉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观众接受神话志怪的难度小,对抗日神剧等的观赏疲劳以及影视剧制作者能够根据年轻观众的口味进行生产创作等是魔幻题材的影视作品风行的重要原因。

B.一般来说,直面社会现实问题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剧作品会给观众带来心理沉重感,可以引起观众对社会的反思。

C.一部优秀的魔幻题材影视作品应该以魔幻之皮箱彰显现实之精神,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力,还应具备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

D.一些魔幻题材影视作品被冠以“神剧”“烂片”之名,是因为观众把理想自我实现的试验场变成了逃避现实、发泄情感欲望的自留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影视作品《西游记》《封神演义》有众多的神、仙、妖、魔,它们也有人性人情,也有七情六欲,但对人性的描绘在作品中被可以放大了。

B.观众看完魔幻影视剧后能够释放惩恶扬善的情绪,与这类影视剧善恶有报,正义战胜邪恶,真实的情感、信仰的力量最终拯救一切的美好结局密不可分。

C.一些魔幻、仙侠类影视作品虽然有天生的受众优势和特有的类型优势,但如果其创作者“竭泽而渔”,这类作品也会逐步失去市场。

D.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只有把器和道结合好的,不关注收视率及票房成绩的影视剧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1.D 2.D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比对,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看手法概括是否得当、分析是否合理、人物是否错位、时间地点是否颠倒等。 D项,“逃避现实的沉重”错误,依据第二段“魔幻类影视作品在故事背景的设定上看似逃避现实的沉重,在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世外仙侠、妖魔的世界开展故事,但在主题的处理上,无论是自我救赎的成长类主题设置”可知,原文说的是“看似逃避现实的沉重”,故D项于文不符。 故选D。 2.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不正确的一项”,浏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 D项,“一些魔幻题材影视作品被冠以‘神剧’‘烂片’之名,是因为观众……”错误,依据第四段“一些魔幻题材的影视剧因其粗制滥造的视效制作、漂浮空泛的故事结构、脱离现实的情节设计、流于表面的角色表演以及对于原作的肆意篡改被冠以‘神剧’‘烂片’之名,叫座不叫好”可知,D项强加因果。 故选D。 3.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比对选项和原文在观点态度上是否有细微差别,是否有强加因果、条件不充分、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 D项,“只有把……才是真正的好作品”错误,依据最后一段“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管收视率有多高,影视剧创作者都应当具有对于现实主义的清醒认识,而不是迷失在赶时髦的大潮中。须知,能够把器和道结合好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可知,D项以偏概全。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琵琶女是演奏技艺精湛卓绝、身世悲凉令人心酸的被污辱和被迫害者的形象。

B.作者写自己的遭遇,是为了衬托琵琶女的形象。

C.诗中琵琶女和作者这两个形象在感情上的共鸣之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D.诗中对琵琶女身世的描述,主要是通过琵琶女的倾诉表现的。

 

查看答案

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

A.拘于礼法,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 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

C.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 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

 

查看答案

对下列描写琵琶女形象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琶琶女的神态,还暗示出她此时“幽愁暗恨”的复杂心理。

B.“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叙述人物动作神情,也表现了琵琶女讲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C.“自言本是京城女”,诗人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笔调,写了琵琶女当年高贵的身份,道出歌女不甘沦落天涯的心态。

D.“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叙其身价之高,色艺之绝,红极一时,轰动京城的辉煌。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岂无山歌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②失其所,不知

B.①移船近邀相见 ②不久当归还,还必迎取

C.①莫辞更坐弹一曲,君翻作《琵琶行》 ②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D.为长句,歌以赠之 ②击沛公于坐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诗句的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唐诗中那些用明白如话、淡得出奇的白描句子来起头的好诗,后面往往如“铁骑突出刀枪鸣”般出现警句。

B.近几年来,这家企业的干部大肆挥霍,侵吞“小金库”的资金。当上级派人来清查时,主要领导人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玩弄言辞,制造假象,企图蒙混过关。

C.苏州评弹会演中流派纷呈:有圆润流畅的蒋调,有质朴豪爽的沈调,有苍劲明朗的张调,有回环委婉的俞调,还有丽调、侯调、杨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胜。

D.考上音乐学院不久,小李认识了高教授,并受到这位享誉海内外的声乐专家的赏识;小李心中充满了“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