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下面材料内容及含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七岁的...

根据下面材料内容及含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七岁的小刚非常淘气,老是从汽车里向过往的车辆抛掷东西。反复劝说无效后,气急了的父母停下车,把他赶下去反省。过了几分钟,父母开车回来接小刚,却怎么也找不到他了。父母急坏了,一边拼命地寻找,一边报警。两百多人的搜索队搜寻了6天6夜,终于在附近森林一间废弃的小屋里找到了小刚,所幸他身体并无大碍,只是瘦了些。

此事引发了很多议论:有人说父母不该这样惩罚孩子,有人说这孩子不管教怎么行,有人说这小家伙的生存能力还真强啊……

 

例文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 育孩子,没有任何捷径可循,更没有成功模式可照搬。别人的教育理念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孩子,但一定对部分孩子适合;别人的育儿经验并不能简单照搬到自己的孩子,但一定对你有所启发。教育孩子,父母真的不能偷懒,只能用心。前半辈子用心,后半辈子就会省心;前半辈子省心,后半辈子就会劳心。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按照道理,没有人比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天赋只有家长最清楚,孩子的性格只有家长最了解,孩子的优势和不足只有家长最明白。因此,也只有家长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真正体现个性化教育。 既然教育孩子,父母不能偷懒,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有些人认为孩子的一切问题都可以沟通。我觉得持这个观点的人是过于自信的,自信过了,就会走极端。 要知道,孩子有他们特定的属性,不能和成人沟通是常态,犯错误(期间不乏严重的错误行为)更是日常。很多父母在和犯了错误的小孩子沟通的时候,已经到了忍耐极限,但是为了表现出有教养,爸爸妈妈还是很耐心的在跟孩子讲道理,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样的说教最后总是无效。因为他没有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在他的意识里虽然你不喜欢我的行为,但是我并没有为此付出代价。在孩子的意识里没有什么样的错误是坚决不能触犯的,向车里向外扔东西跟他不好好吃饭都是让爸爸妈妈不开心而已,并无本质区别。 如果只用沟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孩子得到的是父母平淡的反应,而且很多父母的沟通,常常都是命令说教式的沟通,这种沟通,对于孩子来说,有时候根本就不如一次真切惩罚更有效。 【解析】 本题为材料作文较为开放,但需抓住材料主要内容,进行写作。其文章立意的关键点立足于材料的最后一段。“此事引发了很多议论:有人说父母不应该这样惩罚孩子,有人说这孩子不管教怎么行,有人说这小家伙的生存能力还真强啊……”由此,文章可以从“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在逆境中发掘潜力”等方面立意。 参考立意的角度 1.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来修剪。 2.孩子在幼儿其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 3.挫折教育并非只是让孩子过过苦日子,干点苦活,挫折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坚强品质。 作文结构示例: 首先拟一个醒目的标题——《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最常见好用的拟题技巧是巧用四字短语成对偶或对仗结构。 其次开门见山切入话题——教育孩子,父母真的不能偷懒,只能用心,共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发展。 正文主体部分重点阐释教育孩子的方式:正反对比,说教不足以教育孩子,更应该有具体的惩戒方式。 结尾收束全文,照应标题。 作文素材积累: 1、流星划过夜空的痕迹很美,帆船驶过水面的痕迹很美,父母疼爱子女的痕迹更美。 2、孩子是一颗种子,它会冲破土壤的束缚,长成小苗,父母当为它除草施肥,成树后要修枝剪叶,它才会更美丽出众,长成参天大树。 3、爱是对是错,关键在于它的影响是好是坏,不要只注重现在的光环,更要注重未来的潜力和发展。 4、儿女要将父母之爱放于心上,带在身旁,因为它会给你力量,伴你翱翔。 5、要学会换一种方式去爱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一轮旭日。 6、溺爱产生于施爱的人,他们把爱当作物资,将其满满地塞进被爱者的口袋,被爱者原封不动地收下。 7、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让自己爱的人幸福,让他有美丽的品质和心灵。 8、父母爱子并非要为儿女做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对子女的陪伴、放手、顺其自然也是最完美的爱。 经典教育例一: 作家郑渊洁育儿有特色,儿子十八岁必须独立,住在家中必须交纳房租、水电费,靠自己养活自己。 经典教育案例之二: 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让他画静物写生,对象是插满秋菊的花瓶。在麦克斯韦的笔下,花瓶是梯形,菊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圈,叶子则用一些奇奇怪怪的三角形表示。细心的父亲立即发现小麦克斯韦对数学特别敏感,就开始教他几何学和代数,培养他的数学才能,后来他果然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经典教育案例之三: 爱迪生小的时候曾经被他的班主任老师看成是最笨的学生,但是,他的母亲却认为,老师当面骂学生“笨”,恰恰说明了老师自己的无能。她把爱迪生接回家,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并千方百计鼓励爱迪生多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爱迪生后来之所以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与母亲的教育和恰当地应用期望效应是分不开的。 经典教育案例之四: 一个1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带到公园玩耍。到了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下,小男孩挣脱开妈妈的手,准备自己爬上去。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并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 小男孩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开始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但最终他爬上去了。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的林肯。 经典教育案例之五: 居里夫人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于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譬如,在女儿不足1岁时,就让她们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活。 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弹琴、作画、泥塑,让她们自己在庭园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散步,在散步时给她们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的兴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韩美林的文化担当

①“美林”这个名字对于韩美林来说,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书法、绘画、雕塑、设计、陶艺,韩美林创造了多少美的作品?真是美不胜收。

②更为可贵的,他总是将中华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入他的艺术设计中,令人一下子感受到博大精深又充满生机的中华文化。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及其承载的民族文化精神,使他的艺术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他于上世纪80年代设计的中国国航的凤凰标志,美丽而简约,将中华民族美好、高贵、祥瑞的祝福传遍世界各地;他主持设计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五个福娃的创意均来源于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金木水火土,环环相扣,五行相生;去年,他为波音新机型设计了整体装饰,凤中有云,云中有凤,云绕凤舞,袅袅飞天,机首一个硕大的太极既端庄大方、生动优美,又展现出阴阳相辅、动静相生的传统文化智慧。

③韩美林与书法结缘,事出偶然。他六七岁时,从土地庙土洞里掏出了几本书,把篆书篆字当成了好看的“图画”。不久,他在中药铺看到“龙骨”,把甲骨文也当成“图画”临摹下来。从此,他便与古老的文化、古老的艺术结缘。几十年来,韩美林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从甲骨、石刻、青铜、壁画、古陶、砖铭等文物古迹上搜寻、记录了几千个符号、图形和金文、象形文字,有很多是至今还没有被破译的古代汉字,这些被他汇成了《天书》。

④在《天书》中,韩美林以天生的悟性与才华,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进行艺术地诠释,道破了艺术与文化的秘符:越是古老的,有可能越是现代的;越是民族的,有可能越是世界的。《天书》似乎让人寻到了韩美林艺术的源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最原始古朴、真实生动的中国文化艺术,赋予韩美林不竭的艺术灵感,使其才思不断,活水长流。

⑤韩美林像梵高一样,永远在用激情创作激励自己、支撑自己。经历过那么多苦难,他的心依然那么纯、那么真,依然童心未泯。他洋洋洒洒的艺术世界蕴含着丰厚的文化精神,担当的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振兴。

(作者甘以雯,有删改)

1.韩美林的艺术设计中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请举出实例。

2.文章第③段中写韩美林小时候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3.韩美林在许多领域都能创造出优秀作品的原因是什么?

4.韩美林的“文化担当”在他的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必须在(甲)中任选一题,在(乙)中任选三题)

(甲)(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开篇即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张载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

(乙)(3)放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_,愿乞终养。                   (李密《陈情表》)

(5)寒衣处处催刀尺, 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6)____________,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写汴水东流,两岸春光无限。

B. 第二句写当年豪华的隋宫现已颓败。

C. 第三句劝诫人们不要登上长堤远望。

D. 第四句写风起杨花,易引发思乡之情。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用“无限春”具体描绘了汴河两岸千里春色的实景。

B. “已成尘”形象地写出了隋宫往日豪华已荡然无存的景象。

C. 一二句中汴河春光的美好,与隋宫的颓败形成鲜明对比。

D. 借汴水、隋宫、杨花等意象,在昔盛今衰中寓历史感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鸷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文          属:连缀

B.连辟公府不        就:就任

C.安帝闻衡善术学    雅:高雅

D.公车特拜郎中      征:征召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游三辅         ③十年

②虽才高世       ④遂研核阴阳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A.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他所居住的官邸,就多年得不到搬迁。

B.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C.张衡不羡慕当时的权贵,他所居住的官邸,就多年得不到搬迁。

D.张衡不羡慕当时的权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4.对上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禀赋过人,后来游历三辅,进入京师,在太学学习,通晓五经,贯通六艺。

B.张衡虽然才能出众,但是谦虚稳重,超尘拔俗,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

C.张衡忧国忧民,看到全国上下都过度奢侈,就写了《二京赋》加以讽刺和规劝。

D.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例如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刺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节选自钱钟书《谈中国诗》)

1.下列有关中国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有了最完美的抒情诗之后,中国的诗歌才产生了最好的戏剧诗。

B.在客观写真技术还未发达时,中国绘画就有了“纯粹画”的作风。

C.逻辑虽极为简陋,但中国的辩证法却极为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

D.因没有地心吸力概念,中国的思想体构往往都是虚幻的空中楼阁。

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长诗和西洋诗相比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欣赏起来只要两三分钟的时间。

B.“鞋子”和“脚”的比喻意在表明中国诗篇幅短小的形式与其所表现的内容相互适配。

C.中国诗人只擅长在“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上精雕细刻,不能创作出优秀的长诗。

D.“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是说中国诗篇幅简短意味悠远,而西洋短诗缺乏意蕴。

3.下列对中国诗“富于暗示”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的篇幅一般很简短,但是意味悠远,意在使读者从“易尽”里望见“无垠”。

B.中国诗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擅长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的境界。

C.中国诗的这种特征,符合魏尔兰“那灰色的歌曲,空泛中联接着确切”的论诗条件。

D.中国诗的旨趣完全是在字面以外,“字面”只不过是起到了诱发和影射的作用而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