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书
早上上班,传达室老宋递给我一封信,还不无羡慕地说:“现在这可是稀罕物。”我冲老宋笑笑,低头一看来信地址是家乡。奇怪,上星期刚和爸妈通过电话的。
进办公室拆封细看,信的内容是七道题。
吾儿,见字如面:
自从你考学离开家乡,至今已三十年了。早先你和家里书信频繁,你在异乡的饮食起居和工作我们都了如指掌。
后来有了手机,书信就少了,这十多年再没收到你的信。虽然电话不少打,但我和你妈都不喜欢打电话。电话一会儿就过去了,信是想什么时候看就能看。于是,我和你妈受邻居小孩作业的启发,给你编了几道题:
1、小时候你身体很好,如今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要特别注意身体。电话里听你咳嗽,怎么了?
A、感冒了; B、没感冒;C、其他病(回信时请注明)。
2、多年前你腿受过伤,一到阴雨天就隐隐地痛。北方冬天冷,你妈给你寄去了棉裤,你穿了没有?
A.穿了; B、没穿;C、大小不合适(回信时注明尺寸,让你妈再做)。
3、你媳妇打电话说,你经常不吃早饭,那可不行。家里给你寄去的莲子和枸杞你要每天坚持喝,那可是我种的,没用化肥农药。说老实话,你头发是不是有白的了?
A、有;B、没有。
4、你性子急,工作中容易得罪人,得注意控制,现在有改善吗?
A、好多了; B、还那样;C、改了一点。
5、家是男人做大事的基石,家庭稳定才能一顺百顺。你一定要谦让着媳妇。当年你要啥没啥,人家选择了你。现在生活好了,你要知道感恩,要有担当。你俩现在关系好吗?
A、很好;B、还行吧;C、很不好。
6、我孙女今年高考,听说她学习不错,考到南大没问题。那最好了,离我们近,看到她就等于看到了你。我孙女打算报考哪所大学?
(这道题不用选,算填空题。)
7、你岳父去世早,岳母住在你家,你要像对待我和你妈一样对待她。能做到吗?
(这道题也没得选,必须填“能”)
还有好多题,先写到这吧,不然你又该怨我们磨叽了。
(随信寄去一个信封,已经写好地址姓名,还贴了邮票,方便你投寄。)
信读到这,我早已泪眼模糊……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使小说情节更具真实感,易于表情达意,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B.文中的父母不喜欢打电话这个细节委婉地批评了老人们不能与时俱进的特点。
C.父母用书信的形式跟“我”沟通,主要是因为家信可以一直留存,便于在想“我”时可以拿出来随时翻看。
D.本文篇幅短小但构思巧妙: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中间主体部分用选择题的形式写信,形式新颖,意味深长;结尾戛然而止,发人深思。
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父母的性格特点。
3.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文中的“我”的情绪变化过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现在,快递触手可及、无处不在。70年,中国快递从零到全球第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2018年,平均每天超过1.5亿个快递包裹寄出,2019年,预计快递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将超过五分之一。
“家书抵万金”“纸短情长”,邮政,曾是人们异地间交流感情最重要的方式。共和国的同龄人、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原副局长邵钟林说:“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封平信从上海寄到北京大约三四天、到新疆要小半个月。如今大不一样了,快递、外卖、闪送等多元化服务,速度以小时甚至分钟计算。”
70年,从邮递员喊“有你的信”到快递小哥喊“有你的快递”,折射出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
“快递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成为中国人继衣食住行后,第五大基本需求。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说。
(2019年09月19日新华网)
材料二
材料三
收到一件快递,撕开胶带,打开纸箱,扔掉里面的填充物……这样的操作,想必是很多人都已经非常熟悉。但在这件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背后,却是目前难以解决的海量快递包装垃圾。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由此产生的包装垃圾,成为生活垃圾最大的增量之一。如何在快递业推行“绿色包装”,使之实现减量化、可循环,成为城市生态文明的“关键小事”。
尽管市场各方已经行动起来,但“绿色包装”仍然任重道远。
去年以来,一些电商平台在配送方式上为用户提供了“绿色包装”选项。然而,使用可循环包装箱、即时回收的送货方式并不受打包和配送人员待见。有业内人士介绍,一方面,“个性化”的绿色包装会增加打包人员的时间,影响配送效率;另一方面,因为要即时回收,开箱取货也会耗时更久。而配送员和打包员的工资皆与单量挂钩,因此缺乏“绿色”动力。
北京市民任小姐就遭遇过这样的情况。今年年初,任小姐在一家生鲜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些生鲜制品,考虑到双休日在家,不需要一次性包装,特意选了“需当场回收的环保保温箱”,结果第二天送上门的仍是一次性泡沫箱。她怀疑,部分电商的绿色包装只是“做做样子”。
菜鸟绿色行动负责人牛智敬表示,无胶带纸箱和环保快递袋的市场价格,约为普通纸箱和快递袋价格的1.5倍到2倍,可降解肢带价格是普通胶带的5倍。有估算显示,如果国内500亿件快递全部采用绿色包装,增加的成本可能达到百亿元级别。
中通快递研究院院长朱逸表示,低成本的绿色耗材对推广绿色包装至关重要,“快递行业的利润已经很薄了。”
除了成本问题,快递绿色包装的难点还在于,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力才能发挥效果。
一些快递公司的人士也表示:“70%的包裹都是商家或消费者自己打包。”“快递公司只是转运寄递系统,我们并不能约束消费者或商家使用什么样的快递包装。拆除的快递包装回收循环,也需要多部门联合。”
(2019年05月07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四
在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物流学博士方玺看来,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对快递企业而言是利好的。以往,快递企业虽接触回收再利用,推动绿色发展,但多数是通过烧钱的方式、以“社会责任”为前提发展的,对整个行业的回收甚至整个社会的环保事业影响甚微。因为单个企业无法建立完整的回收体系,如果政府推动建立回收体系,将会促进整个快递行业在绿色方面的发展。
不过方玺认为,现阶段消费者回收观念不成熟,还无法完全实现高效回收再利用。所以企业前期也应推出相应的激励措施以改变用户的行为习惯。最终通过“回收”这个入口与快递企业达成生态协同。在回收体系建立完成后,消费者也将逐步习惯垃圾分类。这会刺激快递企业推出更多可行的商业模式,从而大幅降低成本。
(2019年09月10日证券时报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人们异地间交流感情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耗时较长的邮政,如今,中国快递从零到全球第一,快递等多元化服务速度甚至以分钟计算,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
B.继衣食住行后,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进而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的快递成为了中国人的第五大基本需求。
C.快递企业在环保领域能推出更多可行的商业模式,从而大幅降低成本,需要社会各方对快递行业在绿色发展的积极配合。
D.推行“绿色包装”,既要推进包装的分类回收循环利用,又要不影响打包员和配送人员的“绿色”动力,才是真正皆大欢喜的举措。
2.下列对材料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10年到2018年,中国快递企业业务量和业务收入都在逐年增长,只是增速有升有降。
B.从2010年到2019年上半年,中国快递企业业务量增速最快的是2013年,业务收入增速最快的是2016年。
C.从2017年开始到2019年上半年,中国快递企业业务量增速和业务收入增速都低于30%,均小于2010年到2016年的增速。
D.2019年下半年,参照往年的增幅情况,预估2019年中国快递企业业务量和业务收入都将超过2018年。
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目前我国绿色包装存在的难题,以及更好地实行快递包装回收的措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上世纪90年代末,一本名为《数字化生存》的书曾经风靡一时,作者在书中对未来的数字化生存方式进行了展望。如今,许多预言早已变成现实。20多年来,信息化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出我们曾经的想象,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说明,信息化已经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我国正式以信息化名义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是从1993年开始的,在此之前更多的是讲计算机技术应用或微电子技术应用。这个起点的标志是1993年12月国务院成立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以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全国信息化工作。当时的国际背景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浪潮开始兴起,而互联网正是推动计算机技术应用转变为信息化的关键因素。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5年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化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社交方式、工作方式,展现了信息化服务于人的无穷魅力。
今天,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医疗社保等方面已离不开信息化系统的支撑。比如,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亿,73.6%的网民进行网络购物,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及其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重均位居全球首位,而且目前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社交网络大大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截至2018年底,微信每月活跃用户超过10亿,每天发送信息450亿次,音视频通话达4.1亿次,这需要高水平云计算保障能力才能做到。信息化对社会就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信息化给一些传统就业岗位带来巨大冲击,但也创造了更多新的就业岗位,而且让人们的就业方式更加灵活。政府信息化已由支撑政府内部业务为主转为服务公众为主,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和统一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虽然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很大成就,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仍然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如,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22亿,占全部网民的26.7%,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8.4%,与城镇地区74.6%的互联网普及率相比落后36.2个百分点。还要看到,我国服务业信息化发展较快,而工业和农业生产型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发展较慢。服务业信息化发展较快主要得益于消费型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但生产型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加大发展力度。近几年,在物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带动下,生产型互联网发展开始加速。
当前,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信息化正从网络化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网络化阶段的信息化以连接人为主,以原有业务流程软件化为主。进入智能化阶段,网络不仅连接人,还可连接物、流程甚至数据本身,可以处理更为丰富的信息、更为多元的数据,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分析提供了可能,能够更好服务于人。智能化阶段的信息化在连接万物的基础上形成了智能决策和智能控制能力,在技术上可以逐步实现“机器换人”“算法胜人”。在信息化进入智能化新阶段后,更要深入思考信息化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从技术上看,应该追求机器更智能化、算法更精准化,但在处理机器和人的关系时,仍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智能机器要与人协同,智能算法要与人为善。
信息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无论信息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都应坚持以人为核心,让信息技术造福全社会,让数字红利惠及每一个人。这才是科技进步的价值追求和意义所在。
(摘编自高新民《让信息化服务于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对未来的数字化生存方式进行的展望早已变成现实,而今,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信息化系统。
B.在国务院成立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之前,我国还没有信息技术应用这一概念,我们更多的是讲计算机技术应用或微电子技术应用。
C.近年来,我国在服务业信息化和生产型互联网的发展上都取得了稳中向好的势头。其中消费型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促成服务业信息化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
D.截至2018年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占全部网民的四分之一强,而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是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的两倍多,这都是我国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之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一本书引出话题,然后从我国信息化的发展简介、取得的巨大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思考的问题等方面论证了本文的中心,即让信息化服务于人。
B.文章论证方法灵活,通过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把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交代得清清楚楚,说理透彻,思路清晰。
C.政府信息化由支撑政府内部业务为主转为服务公众为主,很好地论证了科技进步的价值和意义,即以人为核心,让信息技术造福全社会,让数字红利惠及每一个人。
D.文章用数据说明了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全国信息化工作,国务院成立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而这成为了我国正式以信息化名义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的标志。
B.智能化阶段的信息化形成了智能决策和智能控制能力,是建立在网络能连接人、物、流程甚至数据本身的基础之上的。
C.不管是在网络化阶段还是智能化阶段,甚至是充满了未知的未来阶段,信息技术都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深人思考信息化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
D.—些传统就业岗位受到信息化的巨大冲击,因此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更加灵活的就业方式也随之而创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①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②爨③,以铁耕乎?”曰:“然。”“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④济、漯⑤,而注诸海;决汝汉⑥,排淮、泗⑦,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选自《孟子》有删节)
(注)①饔飧:早餐为,晚餐为。②甑:瓦制的炊具。③爨:炊。④瀹:疏。⑤济、漯、:河名。⑥汝、汉:河名。⑦淮、泗:河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率天下而路也 率:带领
B.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名:名声
C.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登:成熟
D.岂为厉农夫哉 厉:损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固不可耕且为也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治人者食于人 不拘于时
C.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欲耕,得乎 虽有稿暴,不复挺者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一段内容来看,陈相、许行都推崇滕君,认为滕君能与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
B.第二段孟子与陈相的一问一答,孟子采用的方式是“请君入”或者叫“诱敌深人,一举攻克”,最后让陈相不得不接受“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的道理。
C.第三段提到的“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前者指劳力”,后者指“劳心”。“劳心者”指管理社会的人,“劳力者”指从事物质生产的人。
D.孟子一方面说“劳心者治人“治人者食人”,一方面又列举尧舜禹等圣人忧民的事例,这样说并不矛盾,孟子旨在强调“劳心者”“治人者”必须把天下的事情办好,而不是指可以任意鱼肉百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 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
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 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桌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齐有三驺子。其前驺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其次驺衍,后孟子。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其术皆此类也。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 始也,滥耳。王公大人初见真术,惧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
是以驺子重于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手齐、梁同乎哉!故武王以仁义伐纣而王,伯夷饿不食周粟。卫灵公问陈,而孔子不答。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太王去邠。此包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持方枘欲内圆凿,其能入乎?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驺衍之术迂大而闲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田駢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 务:致力,专力从事
B.以鼓琴干威王 干:冒犯
C.身亲往师之 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D.亡国乱君相属 属:接连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B.以攻伐为贤 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C.必止乎仁义节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持方相欲内圆凿,其能入乎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分别体现孟子、驺衍、荀子思想情感的一项是( )
①迂远而阔于事情
②述唐、虞、三代之德
③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④要其归, 必止乎亡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
⑤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
⑥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凳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⑤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孟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武力征伐为主导思想的时代,所以孟子想通过写书来引起诸侯的重视,实现理想。
B.驺衍虽然一开始能够受到各国君王的热情接待,甚至享有很髙的礼遇,但是他的思想却很难施行。
C.荀子在当时的齐国是最年长和最有资历的宗师,正好当时齐国有列大夫的缺额,所以荀卿曾先后三次以宗师的身份担任稷下学士的祭酒。
D.荀子憎恶诸侯王们不遵循王政大道却被装神弄鬼的巫祝迷惑,所以推究各家之长,著书立说。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2) 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于齐、梁同乎哉!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子善于诱导、善于论辩的一组是( )
①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②无以,则王乎?
③然则废衅钟与?
④不识有诸?
⑤是心足以王矣。
⑥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