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20年前,“一片甲骨惊天下”,沉睡多年的甲骨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20年前,“一片甲骨惊天下”,沉睡多年的甲骨文开始走进人们视野。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正是甲骨文,(       ),为研究          的中华文明提供了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甲骨文         ,是重建中国上古史,寻绎中国思想之          、中国精神之缘起、中国信仰之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与品格之由来、中国艺术美学之发轫的最真实的素材。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            ,绵延发展。从甲骨起,历经篆、隶、草、行、楷等书体演变,虽然中国文字有不同书体形式的变化,但以“六书”为特征的文字结构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近1/5多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多姿多彩  包罗万象  渊博  一脉相通

B.多姿多彩  一应俱全  渊薮  一脉相承

C.源远流长  一应俱全  渊博  一脉相通

D.源远流长  包罗万象  渊薮  一脉相承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使商代成为有出土古文字记载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

B.使商代成为有出土古文字记载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被向前推进了1000年

C.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使商代成为有出土古文字记载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

D.使商代成为有出土古文字记载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中国文字有不同书体形式的变化,但以“六书”为特征的文字结构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近1/5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

B.中国文字虽然有不同书体形式的变化,但以“六书”为特征的文字结构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近1/5多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

C.中国文字虽然有不同书体形式的变化,但至今保留了以“六书”为特征的文字结构,成为今天世界上近1/5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

D.虽然中国文字有不同书体形式的变化,但至今保留了以“六书”为特征的文字结构,成为今天世界上近1/5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

 

1.D 2.D 3.C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多姿多彩:指丰富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很多种形状,很多种颜色。源远流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修饰“中华文明”,选用“源远流长”。 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一应俱全:意为一切齐全,指应有尽有。语境主语讲“甲骨文”内容丰富,选用“包罗万象”。 渊博:精深而广博,形容知识广且深,博学多才。渊薮:聚集,深广,深渊,根源,比喻某种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结合“中国思想”分析,选用“渊薮”。 一脉相承: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一脉相通:指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犹如一条脉络贯穿下来可以互通。结合“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绵延发展”分析,选用“一脉相承”。 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应先交代商代情况,从而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最终交代结果,排除A项、C项。 且“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被向前推进了1000年”被动不当,排除B项。 故选D。 3.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原句中“虽然”的位置不对,导致后面“成为”一句缺少主语,应将“虽然”调整至“中国文字”后,排除A项、D项。 并调整“至今”“保留”的位置,使得三个句子主语一致。且第三句中“近1/5多人口”表述不当。排除B项。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红楼梦》中的俗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3)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创设出无比美妙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怅惘之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秋夜感怀

刘辰翁(注)

无叶著秋声,凉鬓堪惊。满城明月半窗横。惟有老人心似醉,未晓偏醒。起舞故无成。此恨难平。正襟危坐二三更。除却故人曹孟德,更与谁争。

(注)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词人。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叶著秋声”两句写深秋时节,树叶已落光,虽无秋声,但鬓角的凉意让人难耐。

B.“惟有老人心似醉”一句写出当时作者的状况,沉醉于明月横窗的美景之中不愿醒来。

C.“未晓偏醒”中的“偏”字强调天未亮不想醒却醒了,写出词人内心的不情愿与无可奈何。

D.“此恨难平”中的“恨”字具有深意,对于词人来讲,没有什么比国破家亡更让人痛心的事情了。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了“曹孟德”,这首词的下片亦写到了“曹孟德”,两处都借“曹孟德”表情达意,请分析两处所抒情感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节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B.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C.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D.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蓬累,蓬是一种小草,风吹根断。张守节《史记•正义》:“蓬,沙碛上转蓬也;累,转行貌也。言君子得明主则驾车而事,不遭时则若蓬转流移而行,可止则止也。”

B.关令尹喜,字文公,号关尹。先秦天下十豪,周朝大夫、大将军、教育家,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

C.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古代三公之一,位次于太师。

D.孝文,汉孝文帝是刘恒,“孝文”是其谥号,其庙号是太宗,在古代,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称为祖,有夺取天下之功的称为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认为,品德高尚的君子时运来了就要出去做官,时运不济就和蓬草一样随风飘转。这跟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有相同之处。

B.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虚怀若谷、温良恭俭的品格,同时也侧面烘托了老子见识远过于常人。

C.老子学识渊博,写了 5000多字《道德经》,还曾预言“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楚霸王就会出现”。

D.世上信奉老子的人贬斥儒学,信奉儒学的贬斥老子。作为严肃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对老子的学说只作客观描述,并没有尊老贬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2)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书

早上上班,传达室老宋递给我一封信,还不无羡慕地说:“现在这可是稀罕物。”我冲老宋笑笑,低头一看来信地址是家乡。奇怪,上星期刚和爸妈通过电话的。

进办公室拆封细看,信的内容是七道题。

吾儿,见字如面:

自从你考学离开家乡,至今已三十年了。早先你和家里书信频繁,你在异乡的饮食起居和工作我们都了如指掌。

后来有了手机,书信就少了,这十多年再没收到你的信。虽然电话不少打,但我和你妈都不喜欢打电话。电话一会儿就过去了,信是想什么时候看就能看。于是,我和你妈受邻居小孩作业的启发,给你编了几道题:

1、小时候你身体很好,如今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要特别注意身体。电话里听你咳嗽,怎么了?

A、感冒了; B、没感冒;C、其他病(回信时请注明)。

2、多年前你腿受过伤,一到阴雨天就隐隐地痛。北方冬天冷,你妈给你寄去了棉裤,你穿了没有?

A.穿了; B、没穿;C、大小不合适(回信时注明尺寸,让你妈再做)。

3、你媳妇打电话说,你经常不吃早饭,那可不行。家里给你寄去的莲子和枸杞你要每天坚持喝,那可是我种的,没用化肥农药。说老实话,你头发是不是有白的了?

A、有;B、没有。

4、你性子急,工作中容易得罪人,得注意控制,现在有改善吗?

A、好多了; B、还那样;C、改了一点。

5、家是男人做大事的基石,家庭稳定才能一顺百顺。你一定要谦让着媳妇。当年你要啥没啥,人家选择了你。现在生活好了,你要知道感恩,要有担当。你俩现在关系好吗?

A、很好;B、还行吧;C、很不好。

6、我孙女今年高考,听说她学习不错,考到南大没问题。那最好了,离我们近,看到她就等于看到了你。我孙女打算报考哪所大学?

(这道题不用选,算填空题。)

7、你岳父去世早,岳母住在你家,你要像对待我和你妈一样对待她。能做到吗?

(这道题也没得选,必须填“能”)

还有好多题,先写到这吧,不然你又该怨我们磨叽了。

(随信寄去一个信封,已经写好地址姓名,还贴了邮票,方便你投寄。)

信读到这,我早已泪眼模糊……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使小说情节更具真实感,易于表情达意,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B.文中的父母不喜欢打电话这个细节委婉地批评了老人们不能与时俱进的特点。

C.父母用书信的形式跟“我”沟通,主要是因为家信可以一直留存,便于在想“我”时可以拿出来随时翻看。

D.本文篇幅短小但构思巧妙: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中间主体部分用选择题的形式写信,形式新颖,意味深长;结尾戛然而止,发人深思。

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父母的性格特点。

3.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文中的“我”的情绪变化过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现在,快递触手可及、无处不在。70年,中国快递从零到全球第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2018年,平均每天超过1.5亿个快递包裹寄出,2019年,预计快递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将超过五分之一。

“家书抵万金”“纸短情长”,邮政,曾是人们异地间交流感情最重要的方式。共和国的同龄人、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原副局长邵钟林说:“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封平信从上海寄到北京大约三四天、到新疆要小半个月。如今大不一样了,快递、外卖、闪送等多元化服务,速度以小时甚至分钟计算。”

70年,从邮递员喊“有你的信”到快递小哥喊“有你的快递”,折射出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

“快递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成为中国人继衣食住行后,第五大基本需求。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说。

(2019年09月19日新华网)

材料二

材料三

收到一件快递,撕开胶带,打开纸箱,扔掉里面的填充物……这样的操作,想必是很多人都已经非常熟悉。但在这件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背后,却是目前难以解决的海量快递包装垃圾。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由此产生的包装垃圾,成为生活垃圾最大的增量之一。如何在快递业推行“绿色包装”,使之实现减量化、可循环,成为城市生态文明的“关键小事”。

尽管市场各方已经行动起来,但“绿色包装”仍然任重道远。

去年以来,一些电商平台在配送方式上为用户提供了“绿色包装”选项。然而,使用可循环包装箱、即时回收的送货方式并不受打包和配送人员待见。有业内人士介绍,一方面,“个性化”的绿色包装会增加打包人员的时间,影响配送效率;另一方面,因为要即时回收,开箱取货也会耗时更久。而配送员和打包员的工资皆与单量挂钩,因此缺乏“绿色”动力。

北京市民任小姐就遭遇过这样的情况。今年年初,任小姐在一家生鲜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些生鲜制品,考虑到双休日在家,不需要一次性包装,特意选了“需当场回收的环保保温箱”,结果第二天送上门的仍是一次性泡沫箱。她怀疑,部分电商的绿色包装只是“做做样子”。

菜鸟绿色行动负责人牛智敬表示,无胶带纸箱和环保快递袋的市场价格,约为普通纸箱和快递袋价格的1.5倍到2倍,可降解肢带价格是普通胶带的5倍。有估算显示,如果国内500亿件快递全部采用绿色包装,增加的成本可能达到百亿元级别。

中通快递研究院院长朱逸表示,低成本的绿色耗材对推广绿色包装至关重要,“快递行业的利润已经很薄了。”

除了成本问题,快递绿色包装的难点还在于,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力才能发挥效果。

一些快递公司的人士也表示:“70%的包裹都是商家或消费者自己打包。”“快递公司只是转运寄递系统,我们并不能约束消费者或商家使用什么样的快递包装。拆除的快递包装回收循环,也需要多部门联合。”

(2019年05月07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四

在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物流学博士方玺看来,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对快递企业而言是利好的。以往,快递企业虽接触回收再利用,推动绿色发展,但多数是通过烧钱的方式、以“社会责任”为前提发展的,对整个行业的回收甚至整个社会的环保事业影响甚微。因为单个企业无法建立完整的回收体系,如果政府推动建立回收体系,将会促进整个快递行业在绿色方面的发展。

不过方玺认为,现阶段消费者回收观念不成熟,还无法完全实现高效回收再利用。所以企业前期也应推出相应的激励措施以改变用户的行为习惯。最终通过“回收”这个入口与快递企业达成生态协同。在回收体系建立完成后,消费者也将逐步习惯垃圾分类。这会刺激快递企业推出更多可行的商业模式,从而大幅降低成本。

(2019年09月10日证券时报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人们异地间交流感情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耗时较长的邮政,如今,中国快递从零到全球第一,快递等多元化服务速度甚至以分钟计算,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

B.继衣食住行后,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进而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的快递成为了中国人的第五大基本需求。

C.快递企业在环保领域能推出更多可行的商业模式,从而大幅降低成本,需要社会各方对快递行业在绿色发展的积极配合。

D.推行“绿色包装”,既要推进包装的分类回收循环利用,又要不影响打包员和配送人员的“绿色”动力,才是真正皆大欢喜的举措。

2.下列对材料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10年到2018年,中国快递企业业务量和业务收入都在逐年增长,只是增速有升有降。

B.从2010年到2019年上半年,中国快递企业业务量增速最快的是2013年,业务收入增速最快的是2016年。

C.从2017年开始到2019年上半年,中国快递企业业务量增速和业务收入增速都低于30%,均小于2010年到2016年的增速。

D.2019年下半年,参照往年的增幅情况,预估2019年中国快递企业业务量和业务收入都将超过2018年。

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目前我国绿色包装存在的难题,以及更好地实行快递包装回收的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