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年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抄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或有告朗欲逃亡者,执以诣卓,卓谓朗曰:“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朗因曰:“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威德以隆,功业以著,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于邑也。”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荧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久,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时岁大饥,人相食,朗收恤宗族,教训诸弟,不为衰世业。  

建安二十二年,遇疾卒,时年四十七。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节选自《三国志·司马朗传》)

[注]①抄:掠夺。②阳九之会:指灾难之年或厄运。③宗:宗族,宗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之                      谢:感谢

B. 监试者之                  异:以……为异

C. 即散财物以赂卓用事者      遗:留下

D. 不为衰世业                【解析】
解除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监试者其身体壮大          常身翼蔽沛公

B. 兵难日起                  因人之力敝之

C. 天下所仇                  吾属今之虏矣

D. ,关东兵散              顷未发,太子迟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朗身体健壮高大,监试者怀疑他隐瞒了年龄,在讯问中司马朗敏捷、机智,令监试者刮目相看。

B. 冀州刺史李邵移家避难,司马朗劝说他这样做会动摇民心而成为违法乱纪的根源。李邵没有听从他的劝告。沿山一带的百姓果然发生骚乱。

C. 有人告发司马朗打算逃跑,把他抓起来送到董卓那里,董卓对司马朗说,把他看做自己的孩子,他怎能这样做。司马朗表明忠心和诚意,董卓最终放了他。

D. 司马朗带着家人回到温地的这一年发生大饥荒,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司马朗收留抚恤宗族里的人,教育自己的弟弟们。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⑵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⑶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

 

1. B 2. A 3. C 4. (1)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白衣戴白帽来为他送行。 (2)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3)父老们留恋故土,没有跟着司马朗迁走的,只有同县的赵咨,带着家眷一起和司马朗迁往黎阳。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客谢之”中“谢”如解释为“感谢”,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这个客人直接喊了司马朗父亲的名字,司马朗说“轻慢别人父母的人,也就是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客人应该是为此而道歉,“谢”应解释为“道歉”。C项,“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中“遗”如解释为“留下”,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应是说司马朗分送财物给董卓手下管事的人,句中的“遗”应解释为“送给”。D项,“不为衰世解业”中“解”如解释为“解除”,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这是说司马朗教育自己的弟弟们不要因为是衰乱时期就放松学业,“解”同“懈”,懈怠,放松。故选B项。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A项,“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以”意思是“因为”,连词;“常以身翼蔽沛公”中“以”意思是“用”,介词。B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C项,两个“为”都是介词,被。D项,两个“之”都是音节助词,凑足音节。故选A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董卓对司马朗说,把他看做自己的孩子”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三段说的是“卿与吾亡儿同岁”,由此可知,董卓并未把司马朗看做儿子,只是说司马朗与自己儿子同岁。故选C项。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应为“知其事的宾客”;“白衣冠”,活用为动词,穿着白衣,戴着白帽;“以”,目的连词,来;“之”,代词,代荆轲。第二句中,“所以”,古今异义,……的原因;“……者,……也”,判断句;“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出入”,偏意复词,偏在“入”;“非常”,古今异义,意外的变故。第三句中,“念”,留恋;“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故土;“莫”,没有人;“从”,跟从;“惟”,只有;“将”,带领;“俱”,一起;“往”,迁往;“焉”,兼词,于之,即“到黎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记述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移居(其二)

[东晋]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①将:岂。②纪:经营。

(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    )。

A全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吟酒、边斟酌诗句。

C.“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D.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哪种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树

杜濬

闻道三株树,峥嵘古至今。

松知秦历短, 柏感汉恩深。

用尽风霜力, 难移草木心

孤撑休抱恨, 苦楝亦成阴。

(注)①杜濬:明末清初诗人。明崇祯时为太学生,明亡后,不出仕。流寓金陵三十余年,家贫至不能举火。②三株树:隐士邱至山家有古柏一株,两松夹之。③草木心:出自唐张九龄《感遇》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④苦楝:诗人家中所栽之树。

1.这首诗里的古树有着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鲁迅提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你觉得二者矛盾吗?请结合画面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将下列词语分别组合成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看我非我  真面目  常向秋山  谁就像谁  留住秋水   我看我   装谁像谁

我也非我  旧丰神  入毫端    现出庐山  又驱春色   寻妙句   谁装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