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修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修保而勿失。然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是何故也?是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使能为政也。”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今王公大人之要务在于众贤。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欲众其国之贤良之士,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将可得而众也。”古之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甲)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亲近者闻之,皆以失其所恃而为义,而国之远者闻之,皆以上举义不辟远而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民闻之,皆竞为义,则国之贤者众矣。贤者之治国也,国家治而刑法正,官府实而万民富。

古之圣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之。国之贤者,高与之爵,厚与之禄,重与之令。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重,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

今王公大人亦欲效古人,以尚贤使能为政,然高与之爵而禄不从也。夫高爵(乙)无禄,民不信也。民不信,岂能亲其上哉?故先王言曰:“贪于政者,不能分人以事;厚于货者,不能分人以禄。”事则不,禄则不分,天下之贤人将何自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哉?若贤者不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则不肖者在左右也。王公大人尊此,以为政乎国家,则赏必不当贤,而罚亦必不至暴。苟赏不当贤而罚不至暴,则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阻矣。是以使治官则盗,守城则倍,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故圣王以尚贤使能为政。尚贤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

(取材于《墨子·尚贤》)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

2.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有能则

A.成名 B.一反三 C.国同庆 D.唯才是

3.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事则不

A.患难 B.人为善 C.欲取先 D.时俱进

4.根据文意,如果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加入虚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甲:且      乙:而 B.甲:则      乙:而

C.甲:且      乙:则 D.甲:则      乙:则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设问形式从反面提出治理国家要重用贤能的人。

B.墨子认为要给予贤能的人足够的财富、地位、礼遇、荣誉。

C.墨子认为当时的王公大人不重用贤才,身边都是不肖之徒。

D.文中以“古之圣王”与“今王公大人”做出了鲜明的对比。

6.请把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苟赏不当贤而罚不至暴,则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阻矣。是以使治官则盗,守城则倍,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

7.文章结尾说:“尚贤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墨子认为,重用贤能的人对百姓有好处。请根据文意概括,重用贤能的人对百姓有哪些好处。

 

1.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 2.D 3.C 4.B 5.C 6.如果奖赏不能落到贤人身上,处罚不能落到恶人身上,那么贤能的人就不会被勉励,作恶的人就不会被阻止。因此让不贤的人治理官府就会监守自盗,让他守城就会背叛,君王有难时他就不肯献身,君王外出流亡他就不肯跟随。 7.重用贤能的人,可以治理好国家,使百姓获得安定、富足的生活;可以让普通劳动者有机会得到任用,才华有用武之地。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者……也”判断句标志词,表原因,故在“者”“也”之后断开。“非……也”翻译为“不是……”,“欲……”翻译为“想要……”。“故”是常出现在句首的连词,故在“故”之前断开。“以德就列”、“以官服事”和“以劳定赏”为对称句式,故在“列”“事”“赏”之后断开。“量功”修饰“分禄”,二者联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故在其后断开。“故”是常出现在句首的连词,故在“分禄”之后断开。“官无常贵”和“民无终贱”为对称句式,中间断开。 原文翻译为:拿(官位、俸禄、权力)这三种东西给贤人,不是对贤人予以赏赐,(而是)想要使(治理国家的)事情成功。所以在那个时代,根据德行任官,根据官职授权,根据付出确定奖赏,衡量功劳来分予禄位。所以为官者不会永远富贵,百姓不会永远贫贱,人人都想要成为贤人。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如本题针对一词多义设题,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及用法,找到相同的一项。 例句:“有能则举之”的“举”,翻译为“推举、任用”。 A项,“一举成名”的“举”翻译为“科举考中”; B项,“举一反三”的“举”翻译为“列举”; C项,“举国同庆”的“举”翻译为“全”; D项,“唯才是举”的“举”翻译为“推举、任用”。 故选D。 3.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如本题针对一词多义设题,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及用法,找到相同的一项。 例句:“事则不与”中的“与”翻译为“给予,交付”。这里所谓“与事”,其实就是上文所说“分人以事”,即把政事给予别人、交付别人。 A项,“患难与共”中的“与”翻译为“和”; B项,“与人为善”中的“与”翻译为“赞助”; C项,“欲取先与” 中的“与”翻译为“给予,交付”; D项,“与时俱进” 中的“与”翻译为“和,跟”。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作答此类型题,学生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根据文意,如果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加入虚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然后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次填写虚词,应加强对上下语段的把握,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 不义【甲】不富,高爵【乙】无禄,需要两个连词。根据答案,前者须从“则”和“且”中选择,后者须从“则”和“而”中选择。这道题的本质是在考查⑦判断前后两个结构的语义关系;②具体连词的用法。“且”作连词时,常表递进关系,此外还可表让步或并列等关系。“则”作连词时,常表顺承、因果关系可以对举以表示分句的并列关系。“而”作连词时,可表示并列、递进、转折、顺承、修饰、因果、假设等多种关系。根据语义,“不义”和“不富”应为因果关系,“不义就不富”,所以甲处不能用“且”应当用“则”;“高爵”和“无禄”应为转折关系,“高爵但是无禄”,所以乙处不能用“则”,应当用“而”。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理解文意,把握结构思路,了解写作特色。本题涉及的多为理解词句含义或者思想内容、写作用意,结合文本细心揣摩即可。 C项,“墨子认为当时的王公大人不重用贤才,身边都是不肖之徒”错误。由文章最后一段“若贤者不至乎大人之侧,则不肖者左右也”可知,属假设,选项过于绝对。 故选C。 6.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语句的能力。答此类题,一定要事先还原语境,切忌直接读句子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当,与,相称,相配;劝,勉励;则为贤者不劝,被动句,翻译为“……被……”;是以,因此;倍,通“背”,背叛;死,为(君王)而死;亡,流亡。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的方向,作答本题,学生应浏览全文,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 从全文中概括,注意关键词句。第一段从反面切入,所以“得富”、“得众”、“得治”其实都是“尚贤”的作用。第二段首句还是强调国家“得治”,中间强调君王尚贤可使普通人明道义、尚贤能。最后一句“国家治”、“刑法正”、“官府实”、“万民富”还是“尚贤”的作用。第三段第二句讲“尚贤”可以使有才干的普通人有机会得到重用。最后一段讲不任用贤人则赏罚不当,也从反面体现了“尚贤”会使“刑法正”。将上述要点归纳概括,就可以得到最终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本学期,同学们认真阅读了长篇小说《红岩》,请大家从下列三道题中任选一个小题,完成微写作。不少于150字。

①假如用一个词(或字)来评价《红岩》,你会用那个词(或字)?请具体阐述理由。

②画外音,是来自画外的声音。它可以对画面背景、叙写对象、中心事件、人物心理直接描写。

请根据《红岩》内容,任选下面一幅图,为其配写画外音。

许云峰“应邀”参加宴会     小萝卜头放飞蝴蝶          绣红旗

③请你为以下《红岩》中的任意一位人物写一首小诗或抒情文字,抒发你对他(她)的情感。

江姐    成岗    甫志高    徐鹏飞

 

查看答案

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主要包括两个地方:一个是渣滓洞,由煤少渣多的小煤窑改造而成;另一个是_________(填写地名),由军阀白驹的别墅改造而成。_________(填写人名)是其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弃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红岩》中的英雄人物的一项是

A.李敬原 B.余新江 C.彭松涛 D.郑克昌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红岩》中的事件的一项是

A.秘密编印《挺进报》 B.要求追悼革命者而绝食四天

C.向督军署示威游行,抗击殴打学生 D.“提前分批密载”屠杀计划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卫星导航技术是指利用一组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在军事、民用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俄罗斯、欧洲相继建立和发展了自己的定位导航系统。

“GPS”是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和应用的新一代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由美国国防部控制,可提供军民两种服务。军码定位精度10米,仅供美军及盟友使用;民码定位精度20米左右,平时向全球开放,战时能实施局部关闭。随着接收机的不断改进,GPS测量已趋于“傻瓜化”。在观测中测量员只需安置仪器,连接电缆线,量取天线高,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和记录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结束测量时,仅需关闭电源,收好接收机,便完成了野外数据采集任务。如果在一个测站上需作长时间的连续观测,还可以通过数据通讯方式,将所采集的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实现全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另外,接收机体积也越来越小,重量也越来越轻,极大地降低了测量工作者的劳动强度。目前,该系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卫星导航系统,在实际应用和产业化上处于国际垄断地位。各国可以使用GPS的硬件,成本中都包含GPS专利费用,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格洛纳斯”是俄罗斯的定位导航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发,由俄罗斯军方控制,可提供军民两种导航定位服务,民码精度50米左右,军码精度与GPS相当。

欧洲“伽利略”系统是为了摆脱对美国GPS系统的依赖,于1999年合作启动的项目,是欧盟15个国家参与建设的民用商业系统。系统可以提供三种类型服务:面向市场的免费服务,定位精度12-15米;商业服务,定位精度5-10米;公众服务,定位精度4-6米。其中后两种服务是受控和收费服务。伽利略系统空间段由30颗卫星组成,卫星上装有导航和搜救载荷,可以满足航空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等与人身安全紧密相关的应用要求。

三种导航系统都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但又各有千秋。它们的互补和相互制约有利于用户进行选择,也使导航系统能够快速健康发展。

(取材于《GPS发展史》)

材料二

我国一直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制订了自主研制建设“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三步走”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即用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试验任务(即“北斗一号”);第二步是到2012年,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即“北斗二号”);第三步是到2020年,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一号”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和授时服务的一种全天候、区域性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具有投资小、用户设备简单、能实现一定区域的导航定位、通讯等多用途的特点。尤其是短报文通信服务,完全是中国的原创功能。它能在没有移动、电信服务商的地区,通过卫星传出短消息。许多中国渔船凭借这种服务极大地增强了安全保障。2008年汶川地震中,性能稳定的“北斗一号”一度成为灾区唯一的对外联络手段。

虽然就整体性能来说,“北斗一号”和美国GPS相比,在覆盖范围、定位精度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但是“北斗一号”系统的成功研制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解决了我国没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问题。

以“北斗一号”为基础,我国从2007年开始正式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经过不懈努力,到2015年3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开始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保驾护航,服务全球用户。201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中,北斗定位测量技术更是大显身手,在太空帮助阅兵指挥运筹帷幄,确保阅兵仪式顺利进行。到2020年,“北斗”将完成35颗卫星覆盖任务,在全球定位服务领域的优势将充分发挥出来,其服务水平将不低于GPS。

“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进一步说明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了三十多年的技术储备,展望未来,中国航天人对在新一轮的科技大潮中抢占制高点、引领世界、服务全球充满信心。

(取材于《中国版GPS发展历程揭秘》)

材料三

“北斗+”是北斗应用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增强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发展和创新提供广阔的智能平台。通俗来说,“北斗+”就是                                                  

“北斗+”已经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当前大众耳熟能详的智能交通、精准农业、智慧旅游、民生关爱、智能驾考等都是“北斗+”的杰作。

例如,精准农业(即“北斗+农业”)就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理念下的综合系统,由北斗卫星导航、农田信息采集、遥感监测、智能化农机具、网络化管理等系统组成,对实现农业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目标起了极大的作用。

又如,现阶段社会老龄化严重,老人的安全位置信息、紧急救护与救援等综合服务需求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急需得到解决。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但由于家长工作繁忙,便出现了监护真空,儿童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校园是突出的人群密集活动区,传统的一对多的学校管理模式,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安全需求。因此,如何解决学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以至社会的高度重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当老人或儿童外出时,携带追踪型的终端,通过位置服务平台的多通信链路(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发送至家人的终端设备中,使家人能够实时掌握老人儿童的位置;遇到突发状况,老人儿童可以通过终端上的报警设置发送报警信息,向位置服务中心寻求帮助,中心即时通知其亲属,以便采取最有效的救援措施。

卫星导航领域的每一个进步过程,都是导航与传统行业的结合过程。目前,“北斗”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融合发展已经逐渐成为趋势,这种进步将持续推动社会发展,深刻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社会价值。

(取材于“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对“傻瓜化”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安装方法简便 B.自动化程度高

C.数据处理迅速 D.体积小重量轻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伽利略”系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提供民用服务 B.定位精度高

C.有部分收费要求 D.安全性强

3.根据“材料二”中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介绍,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中,下列表现不属于“北斗”之功的是

A.军乐队演奏连贯精准,不错一音 B.各国嘉宾车辆准时抵达指定位置

C.装备方队等速,时间误差极小 D.空中梯队交叉飞行米秒不差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同于其它导航系统的服务功能是

A.定位 B.导航 C.短报文通信 D.授时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全球四种卫星导航系统的解说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GPS”系统免费向全球提供军民两种服务,技术最先进。

B.因民码精度低,“格洛纳斯”系统主要为军方提供服务。

C.“伽利略”系统只提供给参与建设的15个国家使用。

D.“北斗”系统可以使用户知道并且报告自己的位置。

6.下列对三则材料中成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有千秋       千秋:长处

B.大显身手       身手:本领

C.帷幄       筹:计策

D.耳熟能       详:清楚

7.根据“材料三”,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语句,解释“北斗+”的含义。

8.我国建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哪些重大意义?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