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 一轮明月寄托着李白浪漫的情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 一轮明月寄托着李白浪漫的情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抒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登高》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③ 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与“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最后邹忌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

④ 人们在比喻“柔”的思想教育时,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话和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⑤ 古代诗文中有些词语由于使用精当被广为采用,沿用至今,形成成语。如:《诗经·氓》中的“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李密《陈情表》中的“_________,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⑥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出行工具与穿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⑦《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致。

⑧《逍遥游》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描写大鹏起飞的壮观图景:“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写其声势之磅礴、飞之高、去之远。

⑨《国殇》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歌,首先描绘了沙场战斗,这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 司马迁《鸿门宴》中“吾入关,________________,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________________,庄不得击。”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王之蔽甚矣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夙兴夜寐 但以刘日薄西山 虎鼓瑟兮鸾回车 霓为衣兮风为马 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操吴戈兮被犀甲 车错毂兮短兵接 秋毫不敢有所近 常以身翼蔽沛公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啸、渚、蔽、寐、薄、鸾、霓、抟、犀、毂、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注]:①陆鸿渐:唐代著名隐士,名羽,皎然的好友。②皎然:僧人,本姓谢。③带郭:靠近外城。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出陆鸿渐已经搬家,靠近外城,一条种满桑麻的小路可以通向他的新居。

B.颔联写作者来到陆鸿渐居处,看到了篱边盛开的菊花,交代了寻访陆鸿渐的季节。

C.由颈联可知,作者要寻找的人不在家,所以诗人想要离开,去西家打听情况。

D.全诗最后一句写出陆鸿渐常往山中,太阳西斜时才会归来,暗示了诗人寻人的结果。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写陆鸿渐刻意搬家,离开喧闹之所,是因为俗务缠身无法摆脱。

B.“欲去问西家”表现出作者寻人不遇、探听无果后的失落和不舍的心情。

C.本诗看似未对陆羽着笔,但通过环境和侧面描写已经使其形象跃然纸上。

D.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朴实无华,不加雕饰,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3.下列诗句中菊花的象征义与本诗相同的一项是

A.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B.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

4.本诗与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在选材上相似,试比较两首诗所刻画的隐士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修保而勿失。然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是何故也?是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使能为政也。”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今王公大人之要务在于众贤。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欲众其国之贤良之士,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将可得而众也。”古之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甲)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亲近者闻之,皆以失其所恃而为义,而国之远者闻之,皆以上举义不辟远而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民闻之,皆竞为义,则国之贤者众矣。贤者之治国也,国家治而刑法正,官府实而万民富。

古之圣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之。国之贤者,高与之爵,厚与之禄,重与之令。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重,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

今王公大人亦欲效古人,以尚贤使能为政,然高与之爵而禄不从也。夫高爵(乙)无禄,民不信也。民不信,岂能亲其上哉?故先王言曰:“贪于政者,不能分人以事;厚于货者,不能分人以禄。”事则不,禄则不分,天下之贤人将何自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哉?若贤者不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则不肖者在左右也。王公大人尊此,以为政乎国家,则赏必不当贤,而罚亦必不至暴。苟赏不当贤而罚不至暴,则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阻矣。是以使治官则盗,守城则倍,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故圣王以尚贤使能为政。尚贤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

(取材于《墨子·尚贤》)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

2.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有能则

A.成名 B.一反三 C.国同庆 D.唯才是

3.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事则不

A.患难 B.人为善 C.欲取先 D.时俱进

4.根据文意,如果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加入虚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甲:且      乙:而 B.甲:则      乙:而

C.甲:且      乙:则 D.甲:则      乙:则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设问形式从反面提出治理国家要重用贤能的人。

B.墨子认为要给予贤能的人足够的财富、地位、礼遇、荣誉。

C.墨子认为当时的王公大人不重用贤才,身边都是不肖之徒。

D.文中以“古之圣王”与“今王公大人”做出了鲜明的对比。

6.请把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苟赏不当贤而罚不至暴,则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阻矣。是以使治官则盗,守城则倍,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

7.文章结尾说:“尚贤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墨子认为,重用贤能的人对百姓有好处。请根据文意概括,重用贤能的人对百姓有哪些好处。

 

查看答案

本学期,同学们认真阅读了长篇小说《红岩》,请大家从下列三道题中任选一个小题,完成微写作。不少于150字。

①假如用一个词(或字)来评价《红岩》,你会用那个词(或字)?请具体阐述理由。

②画外音,是来自画外的声音。它可以对画面背景、叙写对象、中心事件、人物心理直接描写。

请根据《红岩》内容,任选下面一幅图,为其配写画外音。

许云峰“应邀”参加宴会     小萝卜头放飞蝴蝶          绣红旗

③请你为以下《红岩》中的任意一位人物写一首小诗或抒情文字,抒发你对他(她)的情感。

江姐    成岗    甫志高    徐鹏飞

 

查看答案

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主要包括两个地方:一个是渣滓洞,由煤少渣多的小煤窑改造而成;另一个是_________(填写地名),由军阀白驹的别墅改造而成。_________(填写人名)是其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弃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红岩》中的英雄人物的一项是

A.李敬原 B.余新江 C.彭松涛 D.郑克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