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诵读课文后,根据下图的提示,在空缺处填出相应内容。

诵读课文后,根据下图的提示,在空缺处填出相应内容。

 

①弟子言志②区区小国③愿为小相④叹之⑤与之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 全文虽不长,但可分三个段落。第一段“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说明了孔子教育方法是循循善诱的启发,使学生能够各尽其言。第二段写学生们的述志。子路首先发言,“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大言其治理国家的能耐,表现得不谦虚,所以“夫子哂之”。第二个发言的是冉求,“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他说自己如管理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三年可使民富足,但礼乐教化上自己能力不足,话说得很谦虚。第三个发言的是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第四个发言的是曾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大有感慨地表示赞同:“吾与点也。”。第三段写孔子评说各人的志向。孔于的评说是在子路、冉有、公西华离开后在曾皙再三请求下才说出来的。孔子首先肯定三人所言是各言其志,接着对三人所言都作了评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则曰:“不吾知也。”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记叙了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可分为“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三个部分。

B.子路和冉有都志在为政,不过是所治理的国家大小不同而已,而公西华的志向是做一名“小相”,不想参与国家大政。

C.选文语言简短凝练,却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气质,“率尔”一词体现出子路的自信率直,以及不谦虚的性格。

D.选文对孔子的描绘着墨不多,却刻画出一个态度和蔼、思想明智、和学生相处融洽、对学生十分了解的形象。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孔子提问时,曾皙鼓瑟正近尾声,他“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生动地体现了曾皙洒脱而又知礼的形象。

B.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C.曾皙描绘的这幅理想蓝图既符合儒家礼仪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态。

D.听了曾皙的回答,孔子喟然长叹。这喟叹表现了孔子对曾皙志向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那种理想境界的向往。

 

查看答案

联系全文,下列哪些句子体现出了孔子的循循善诱(      )

A.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B.吾与点也

C.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D.夫子哂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不是宾语前置句的是(    )

A. 浴乎沂,风乎舞雩 B. 不吾知也 C. 则何以哉 D. 毋吾以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