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鲁定公问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善御乎?”对曰:“善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登车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作,马穷则佚。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有诬人也    固:原来

B.昔者帝舜于使民   巧:灵巧

C.以舜无佚民       是:此,这

D.岂足哉           多:称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鲁定公问颜回曰       勾践说国人曰

B.子亦闻东野毕善御乎   吾妻美我者,私我也

C.善矣               此寡人之罪也

D.舜不穷民力           樊哙侧盾以撞

3.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C.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3)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1.B 2.C 3.A 4.C 5.(1)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座席站起来,急忙派人把颜回召来。 (2)不知道先生是凭什么知道这件事的呢? (3)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贫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文言实词的含义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文言实词的用法应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来判断。 B项,巧:善于。句意:从前舜帝擅长管理百姓, 故选B。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 A项,均是介词,向; B项,均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连词,表让步,虽然/副词,表判断,就是; D项,均为代词,他的。 故选C。 3.本题考查概括并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分析概括作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评价。 A项,原文“以政知之”,以“驭马”类比管理百姓,是鲁定公“悦”的原因。 B项,评价东野毕的驭术非常公正,是鲁定公认为“善”的原因, C项,围绕“马穷则佚”的原因分析,是鲁定公认为“善”的原因。 D项,颜回准确的预测只是交代情况,不能成为定公“悦”的原因。 故选A。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 A项,“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错误,是事实让鲁定公明白了自己的偏见。 B项,“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错误,造父的技能已达到尽善尽美,由“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可知。 D项,“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错误,孔子没有分析颜回的心理原因,而是认为颜回向来如此,不值得赞美。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越席,离开座席;促,急忙。(2)识,知道;奚以,凭什么。(3)穷,使……贫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宪问》)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        者。

(宋·真德秀撰《西山读书记》)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

 

查看答案

补写出空缺部分。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论语》2013年~2019高考名句默写辑录

(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其身正,______________;其身不正,______________

(3)道之以德,__________________,有耻且格。

(4)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

(5)《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6)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

(7)浴乎沂,________,咏而归。

(8)仁者不忧,智者不惑,____________

(9)饭疏食,饮水,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10)《论语·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的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兴于《诗》,立于礼,_____________

(13) 德不孤,______________

(14)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

(1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6)子曰:“________ __________。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7)夫子循循然善诱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罢不能。

(18)子曰:“道不同,_____________。”

(19)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话,在横线处补写一句总起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厚葬颜渊;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孔子虽不喜欢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

 

查看答案

《论语》是记录_______言行的一部_________体的散文集,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章节简短、语言朴素,现在常用的成语、格言,有不少是从中继承而来的,试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1)“冠者五六人”一句中的“冠者”指成年男子。古代男子20岁举行束发带帽的仪式叫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是   否  )

(2)“因之以饥馑”中的“因”的含义是因为。(    是   否  )

(3)“侍坐”是《论语》中比较罕见的完整段落,生动地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求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来极其深刻的印象。( 是  否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