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此时已入素秋,本已气肃天清,又加此一番秋雨,更是纤埃如雾,尽皆浣去,一澄如洗。

B.“渐霜风”三句写风紧日斜之境。当此之际,凉风忽至,关河肃杀,残阳照着高楼,一片冷落之景良。“紧”字突出了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

C.“惟有”两句写的是短暂与永恒、变与不变这令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乃“无情”,蕴含了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D.本词融写景、抒情于一体,使用了细节描写、虚实结合、对比等手法,将词人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2.下片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1.D 2.在抒情方式上,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①词人用“不忍”“思难收”“叹”等词直接抒发了自己羁旅的愁苦和对故乡的思念;②用对写的手法,不直接写自己思念家人,而是从对方入手,写故园之闺中人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这样,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得更为曲折动人。 【解析】 1.本题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本题中, D项,本词并未采用细节描写。词的上阙集中笔墨写景,诗人将这些景物一一铺陈,在悲秋的同时,渲染了气氛,为下阙写“愁”做了很好的铺垫。“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诗人在继续铺叙秋景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既反衬了“清秋”的凄清悲凉、萧疏颓败,又化江水无情为有情,蕴含了诗人怀乡思人的悲悯情怀。 “登高临远望故乡,倚阑干处正凝愁”是实写,写词人自己登楼望向家的方向。一个“想”字,有实而虚,推己及人,写故园之闺中人,此时也应该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她“妆楼颙望”,望穿秋水之际,对游子的迟迟不归生出怨恨。便把本来的独望变成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更显归思之切。 故选D。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抒情方法。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词的下片由景转入情,由写景转入抒情。写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换头处即景抒情,表达想念故乡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乡思的矛盾心理。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是指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描写了游子登楼眺望,归思的画面,是实写;“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是指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描写了对方盼望自己之景,是词人的想想,虚写,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从对方写来,与自己倚楼凝望对照,进一步写出两地想念之苦,并与上片寂寞凄清之景象照应。虽说是自己思乡,这里却设想着故乡家人正盼望自己归来,天际识归舟”这样的细节来表达怀念之情。仿佛实有其事,见人映己,运虚于实,情思更为悱侧动人。结尾再由对方回到自己,说佳人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后,肯定会埋怨自己不想家,却不知道“倚阑”远望之时的愁苦。“倚阑”、“凝愁”本是实情,但却从对方设想用“争知我”领起,化实为虚,显得十分空灵,感情如此曲折,文笔如此变化,实在难得。最后,作者以“倚阑干处,正恁凝愁”结束全诗,直接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自己倚楼凝望,想归乡和亲人团聚却不得的无奈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机构人才招聘面试流程图,请用简洁的文字将流程表述出来,不超过80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望海潮》中具体描写杭州富庶繁华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海潮》中描绘西湖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即将离别的两人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却因气结声阻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情态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4)《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永在其都市词中,最爱描写汴京的民俗,正月十五的元宵、二月初二的踏青、三月的寒食清明、七月初七的乞巧、九月九日的登高等,_________________,这些民俗在其都市风情词中都得到了生动再现。

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使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除了是万民赏灯的佳节,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之夜。在这狂欢的海洋中,青年男女抛开了平日的_____________,寻找自由的爱情。柳永在《迎新春》这首词中,不仅描写了元宵节时千门万户的华灯、绵延十里的绛树、__________的鼓声等,还特别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种种“奇遇”。这些美丽的“奇遇”,让元宵的夜晚“景色浩闹,不觉更阑”。

对传统士大夫而言,他们虽然享受着都市生活的繁华,但很少关注世俗生活。所以,在传统士大夫的笔下,(     )。而柳永的都市词第一次出色绘制了城市民俗图卷,____________地描摹了那个时代的城市风貌。从这个意义上说,柳永的都市词已经不仅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而且是其所处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堪称词史上的“清明_上河图”。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一而足  清规戒律  响彻云霄  淋漓尽致

B.层出不穷  清规戒律  不绝如缕  酣畅淋漓

C.层出不穷  金科玉律  不绝如缕  淋漓尽致

D.不一而足  金科玉律  响彻云霄  酣畅淋漓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使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不仅是万民赏灯的佳节,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之夜。

B.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使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除了是万民赏灯的佳节之夜,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之夜。

C.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不仅是万民赏灯的佳节之夜,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之夜。

D.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除了是万民赏灯的佳节,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之夜。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关注文人高品位精神生活的作品很多

B.他们侧重于写关注文人高品位精神生活的作品.

C.他们很少写关于世俗生活的作品

D.记载都市风情的作品寥寥无几

 

查看答案

颁奖辞,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宣读颁奖辞的方式,可以让大众了解获奖对象的事迹以及所体现的一种超乎寻常的人格精神,从而取得一种教育的效果。因此,它必须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

颁奖辞要具备以下特点:

(1)情感性。饱含情感,真挚赞美人物的事迹与精神,以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

(2)深刻性。对人物事迹的评价,必须体现一定的深度,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将人物的壮举提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3)简洁性。颁奖辞非常精练简洁。为适应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要求,寥寥数句,即见人物的神韵与风采。

颁奖辞写作任务:

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宅在家里最多是无聊,那些奔走在医疗前线的医务人员,他们却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危险?他们昨天可能是战友,今天就可能被感染变病友,其艰难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他们经受的煎熬超出我们的想象……请你为奋战在一线、为我们安宁生活保驾护航的每一位平凡的医生撰写颁奖辞,100字以上,不超过150字。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①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士”和“民”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开始流通。虽说士人流落民间的是少数,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这些新晋的士人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人既然很多,大家都这样,也就不觉其寒碜;不但不觉其寒碜,还要重新估定价值,“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

②早在中唐,禅宗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原本为的是化俗,也就是争取群众。“语录”就成为一种文体了。这之后就是唐朝的“传奇”。照陈寅恪先生的意见,这种“传奇”大概起于民间,文士是仿作,文字里多口语化的地方。陈先生并且说唐朝的古文运动就是从这儿开始。他指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的《毛颖传》,正是仿“传奇”而作。到了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作诗如说话”,一语破的。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仍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以上说的种种,都是安史之乱后几百年间自然的趋势,就是那雅俗共赏的趋势。

③虽然俗雅并存,但古人心中的“雅俗共赏”其实仍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

④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以《西厢记》和《水浒传》为例,这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压迫反抗”也是人之常情。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是俗人和雅人在人情上的交点。

⑤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新的知识阶级。这知识阶级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运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正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有删节)

(1)下列关于“雅俗共赏”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安史之乱”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学向“雅俗共赏”转变的起点,因为战乱打破了“士”与“民”的界限,越来越多的“民”进入到上层社会。

B、从唐宋的诗文演变情况看,“雅俗共赏”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

C、《西厢记》《水浒传》是“雅俗共赏”的佳作,它们满足俗人和雅人共有的相通的快感趣味的条件,得到了所有俗人和雅人的肯定。

D、到了作者所处的时代,中国文学出现了不分雅俗,只谈共赏的局面,在作者看来这是由于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

(2)下列各项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语录体这种文体最早来自于中唐时期的禅宗,和尚在传道的过程中把大师的话用口语记录下来,其目的是为了让普通人看懂,便于传道。

B、作者引用孟子的话,是想证明,有一些美是被人们共同承认并欣赏的,而这些主要集中在“压迫反抗”“人之大欲——男女”上。

C、宋代的词被称为“诗余”,后来的曲又被称为“词余”,大抵是因为二者做到了“俗不伤雅”,仍是“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

D、“雅俗共赏”其实是“士”与“民”的文化的磨合,是“雅”对俗的迁就,也是“俗”对雅的学习和效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雅文学和俗文学交融的一个前提就是社会阶层的融合,剧烈的社会动荡,如战乱就为新文学产生的提供了条件。

B、苏轼的词流传千古,不仅仅有其语言接近白话,明白通畅的原因,还有其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人们心中郁结却不能言的感受。

C、作者认为新旧调整,传统就会变质,这变质的传统就会一直传递下去,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学传统丧失的无奈。

D、孟子认为口耳目感受的美是人类共同的感受,文学作品雅俗共赏的基础也是共同的人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