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勇气闻于诸侯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D.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C.拜送书于庭 D.召有司案图
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徒慕君之高义”
A. 徒以吾两人在也 B. 徒见欺
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 徒劳无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拔:攻下
B.于是秦王不怿 怿:高兴,喜悦
C.且相如素贱人 素:向来,本来
D.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顾:关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萧铣,后梁宣帝曾孙也。祖岩,隋开皇初叛隋降于陈,陈亡,为文帝所诛。铣少孤贫,佣书自给,事母以孝闻。以外戚擢授罗川令。
大业十三年,岳州校尉董景珍等同谋叛隋。郡县官属众欲推景珍为主,景珍曰:“罗川令萧铣,梁氏之后,宽仁大度,有武皇之风。今请以为主,不亦应天顺人乎?”众乃遣人谕意,铣大悦,报景珍书曰:“今天启公等,协我心事,若合符节,岂非上玄之意也。吾当纠士庶,敬从来请。”即日集得数千人,扬言讨贼而实欲相应。
景珍遣徐德基、郭华率州中首领数百人诣军迎谒,未及见铣,而前造柳生。柳生谓其下曰:“我先奉梁公勋居第一今岳州兵众位多于我我若入城便出其下不如杀德基质其首领独换梁公进取州城。”遂与左右杀德基,方诣中军白铣。铣大惊曰:“今欲拨乱,忽自相杀,我不能为汝主矣。”乃步出军门。柳生大惧,伏地请罪,铣责而赦之。
武德元年,迁都江陵,修复园庙。引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令掌机密。铣又遣杨道生攻碘州,刺史许绍出兵击破之,赴水死者大半。高祖诏夔州总管赵郡王孝恭率兵讨之,拔其通、开二州,斩伪东平郡王萧阁提。时诸将横恣,多专杀戮,铣因令罢兵,阳言营农,实夺将帅之权也。其大司马董景珍之弟为伪将军,怨铣放其兵,遂谋为乱,事泄,为铣所诛。
四年,高祖命赵郡王孝恭及李靖率巴蜀兵发自夔州,沿流而下以图铣。铣自度救兵不至,谓其群下曰:“天不祚梁,数归于灭。若待力屈,必害黎元,岂以我一人致伤百姓?及城未拔,宜先出降,冀免乱兵,幸全众庶。诸人失我,何患无君。”乃巡城号令,守陴者皆恸哭。孝恭囚之,送于京师。
竟斩于都市,年三十九。铣自初起,五年而灭。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项是( )
A.我先奉梁/公勋居第一/今岳州兵众/位多于我/我若入城/便出其下不/如杀德基/质其首领/独挟梁公/进取州城
B.我先奉梁公/勋居第一/今岳州兵众/位多于我/我若入城/便出其下/不如杀/德基质其首领/独挟梁公/进取州城
C.我先奉梁/公勋居第一/今岳州兵众/位多于我/我若入城/便出其下/不如杀德基/质其首领/独挟梁公/进取州城
D.我先奉梁公/勋居第一/今岳州兵众/位多于我/我若入城/便出其下/不如杀德基/质其首领/独挟梁公/进取州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戚:亦称“外家”,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
B.赦:旧时指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文中指减轻柳生的罪。
C.孤:幼年丧父。《孟子。梁惠王下》中有“幼而无父曰孤”的说法。
D.中书侍郎:一种官名,文中刺史、岳州校尉等也是官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铣家境贫寒,以孝闻名。萧铣虽为皇族后代,但少时贫寒,因孝敬母亲而闻名,由此被提拔为罗川县县令。
B.萧铣响应董景珍等聚众反隋。大业年间董景珍等人叛隋,推举萧铣为主帅。萧铣很快就聚集数千人。
C.萧铣剥夺将帅兵权招致不满。董景珍之弟怨恨萧铣解散其军队,因而图谋作乱,事情泄露,最终被萧铣杀害。
D.萧铣心念百姓,主动投降。武德四年,孝恭等攻打萧铣,萧铣心想救兵可能不来,认为天命不在梁,若顽固抵抗,定会伤害百姓,于是主动投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罗川令萧铣,梁氏之后,宽仁大度,有武皇之风。今请以为主,不亦应天顺人乎?
(2)天不祚梁,数归于灭。若待力屈,必害黎元,岂以我一人致伤百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
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
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拑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选自《汉书》,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B.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C.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D.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常:官职名。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事宜。秦时置奉常,后官名多变更,但其职权历代相沿。
B. 孝文:汉文帝刘恒的年号。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
C. 内史:原本为周代官名,秦时沿用,并掌管治理京师地区。后因其逐渐掌握地方行政,所以成为地方行政区划名。
D. 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后成为王室国家的代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 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多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能。
C. 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最终目的。但吴、楚七国以诛讨晁错为由,发动叛乱,致使晁错被杀。
D. 景帝听信爰盎的话杀了晁错,邓公认为这不仅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景帝后来也认识到自己错杀了晁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
(2)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