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苏幕遮·草 梅尧臣①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苏幕遮·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①梅尧臣:二十余岁以门荫入仕,但应试进士不第。②庾郎:指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官讲读”。③春袍:指初入仕途的低级官员穿的青色章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描写春草嫩绿无边、春意蓬勃,衬托出下文少年的春风得意之态。

B.“宰地春袍”描写宦游少年身着拂地的青色章服,不言“青袍”而言“春袍”,更让人联想到少年的风华正茂、前程美好。

C.“堪怨王孙”是谁存怨呢?词人没有言明,既可能是王孙自怨,也可能是运用拟人手法,寓草在怨。

D.“翠色和烟老”写词人想象自己回归故里,在草色与炊烟中慢慢老去,明写草色,暗寓人生遭际,情郁于中。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1.D 2.①爱春、伤春之情。上片描写春草鲜嫩无边,春意蓬勃,深含爱怜;下片写春草易衰、春光易逝,表达伤春之情(或对春天逝去的无可奈何)。②倦游思归之情。上片写少年初入仕途的英姿勃发;下片写春光将逝,怨归迟,表达了对仕途的失望之情和思归之意。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 D项,“翠色和烟老”应为“暗寓伤春之意,是词人嗟老、倦游的情怀”。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其情感并非一种,故考生要从多个方面分析情感。先看词中的景,从上片来看,上片起首两句写长堤上绿草平整、露光闪烁;远处的别墅在如烟绿草掩映下若隐若现。接下来一句总写芳草萋萋。“雨后江天晓”,是用特定的最佳环境来点染春草的精神,描绘出雨后万物澄彻、江天开阔的明媚物象,活画出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写景中暗含词人对这春景的喜爱。而下片所写之景却截然不同,“落尽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诗句:“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 ,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结拍两句渲染了残春的迟暮景象。“老”字与上片“嫩”字遥相呼应。于春草的由“嫩”变“老”之中,暗寓伤春之意,而这也正好是词人嗟老、倦游心情的深刻写照。再看词中的人,“独有庾郎年最少”三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意。“庾郎”本指庾信。这里借指一般离乡宦游的才子。“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刚释褐入仕的年轻官员,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实为一物,用在这里主要是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风貌。“嫩色宜相照”,指嫩绿的草色与袍色互相辉映,显得十分相宜。上片中作者描摹出春草的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映衬出臣游少年的春风得意。而词的下片转而抒写宦游少年春尽思归的情怀。“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词人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 ,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了强烈的归思。考生根据这些内容答题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①蒋捷是南宋词人,本词作于南宋灭亡之后。②灯晕舞:昏暗的灯光摇晃不定。③木棉裘:以木棉为絮的冬衣。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首句“白鸥问我泊孤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白鸥的口,说出了词人孤舟夜泊的境况。

B.“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巧用反问,回应了前句提出的问题,词人泊船是因为心里情愿留下。

C.“花外楼,柳下舟”句是虚写,写词人回忆昔日和故友同游的情景,且“柳下舟”与“泊孤舟”遥相呼应。

D.“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渲染了词人此刻所处的环境之恶劣:天色昏黄,雪花纷飞,冰冷刺骨。

2.本词中,词人的“愁”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香子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前三句写秋天秋光遍地,看到菊花知道重阳节快到了。

B.“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承前,说因为时近重阳,要添衣御寒;因为情伤,需要用酒来浇愁。

C.下片前三句写黄昏院落,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词人酒醒之后,种种往事又涌上心头。

D.由捣衣之声、细微的蛩鸣声和滴漏声组成了婉转优美的交响乐曲,以乐景衬哀情,表现了词人对亲人及往事的无比怀念。

2.请赏析本词的语言特色。

 

查看答案

“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写一段含有这三种意象的文字。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不少于60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醉花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黄昏时独自饮酒,清淡的香气充满衣袖。

(2)《醉花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在重阳佳节百无聊赖,连香炉也懒得管,任香料自行燃尽。

(3)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为全词定下了一种愁苦的基调。

(4)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菊花凋零殆尽,堆积一地,无人来采摘。这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李清照纪念堂是个四合院似的仿古建筑,红瓦青砖,拱门漏窗,翠竹青青,古朴雅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苦苦地思考着人生,还是又将觅得佳句?我不得而知。

①再往里走,便是“漱玉堂”了

②她右手托腮,脸面轻俯,双眉微蹙,就像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③我暗暗赞叹:郭老不愧是一代文豪。如果在他的题词中像许多人习惯那样再多个“女”字,那会是何等减色和遗憾

④东西厢有人物介绍和她的书画展,正房里迎面有两米多高的李清照雕像立在正中。那雕像通体洁白如雪,裙袂飘然

⑤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块长方形的灰青色大理石

⑥上面醒目地刻着郭沫若先生遒劲、奔放的手书“一代词人”

A.③①④②⑤⑥ B.③①⑤⑥②④ C.⑤⑥①③②④ D.⑤⑥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