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在我国,仰韶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在我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形文字,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现存最早、最完备的文字体系。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了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汉字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也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凝结着中国智慧的汉字,是迄今为止唯一存于世上的古老表意文字,将我们源远流长、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成一个整体。它所具有的形体美、音律美和意蕴美,使民族文化具备了强大的包容能力。单字信息含量大,又提升了文字的扩展能力和稳定性,使现代的我们仍然可以阅读古代的文章,临摹古人的书法。

(摘编自孟杨《汉字,筑起心中的长城》)

材料二:

近年来,原创文化电视节目颇受欢迎,从《汉字英雄》《中华好诗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灯谜大会》《中国成语大会》,都聚集了不错的人气和口碑。在张一清看来,这不仅是做一档好看的电视节目那么简单,而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2015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的成绩,必须要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渐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参与不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更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张一清说自己的第一本职工作是关注语文教学,第二是关注汉字本身。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是阅读的基础,而理解力的提高则能够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和潜能。在张一清看来,汉字里蕴含着中国的文化基因,是每个人接触中华文化的基本单元。而通过参与语文教师培训,参加语文教学教研活动,张一清对学生的语文教育问题有了独到的见解。为了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孩子领略文字的魅力,张一清在北京阅读季“书香校园”活动期间,前往中小学、国家图书馆等地开设讲座,交流汉字文化。

(摘编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

材料三:

中国当代著名视觉设计跨界艺术家宋旦汉字艺术展在纽约开幕。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载体,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宋旦用极其独特的创意手法让汉字散发出书画同源的本色之美、形意之美和禅境之美。宋旦此次创意水墨汉字展相当一部分作品是以我国百家姓为基础,将姓氏汉字融入茶壶图案,远看是茶壶,近看是汉字。宋旦表示,他的创作指导思想就是努力将汉字形象化、符号化,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进步了解汉字深奧的内涵,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宋旦坚信,他的创意水墨汉字艺术,将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加深交流了解,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新形式,必将进一步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中华姓氏文化也将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进步强化民族凝聚力的独特文化符号。

(摘编自《创意汉字,美在意志—宋旦汉字艺术展在纽约开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凝结着中国智慧,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它所具有的形体美、音律美和意蕴美使民族文化具备了强大的包容能力。

B.所有原创文化电视节目受关注度越来越高,都逐渐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这从正面反映出我国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C.宋旦用独特的创意手法书写汉字的内容,他想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喜欢汉字、了解汉字,达到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

D.宋旦汉字艺术展中的一些作品以我国百家姓为基础,把汉字形象化、符号化,有利于宣扬中华姓氏文化,强化民族凝聚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单字信息含量大,能使今人读懂古人的作品,继承传统文化。汉字把我国源远流长、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在一起,传承着中华文明。

B.张一清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做得好,学生参与不单是为了名次,还有他们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明和民族历史。

C.张一清认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础,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是阅读的基础,理解汉字能力的提高能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和潜能。

D.宋旦汉字艺术展在纽约开幕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不仅展示了汉字文化,介绍了绘画来源于汉字的本质特点,也体现出文化自信。

3.以上三则材料,各自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1.B 2.D 3.①材料一侧重介绍汉字的起源演化过程,以及汉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作用。②材料二侧重说明原创文化电视节目对汉字及文化的传播作用,以及国内教育者对汉字的关注。③材料三侧重介绍汉字文化的对外交流,说明了对外宣传汉字文化的意义。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点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等要求。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B项,“所有原创文化电视节目受关注度越来越高,都逐渐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错误,相关信息在材料二的第二段,根据原文应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并不是选项所说的“所有原创文化电视节目”;另外,“这从正面反映出我国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表述不准确,相关信息在材料二的第一段,原文是“在张一清看来,这不仅是做一档好看的电视节目那么简单,而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D项,分析不当。“介绍了绘画来源于汉字的本质特点”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材料三,由原文“宋旦用极其独特的创意手法让汉字散发出书画同源的本色之美、形意之美和禅境之美”可知,是汉字散发出书画“同源”,而不是绘画“来源于”汉字。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题干要求结合材料概括说明,以上三则材料,各自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其实本题就是考查段意的归纳,要善于抓住段落的中心句,在段首尾去寻找作者的观点和看法的句子。材料一:根据“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了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汉字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也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可概括出汉字的演化过程;从“它所具有的形体美、音律美和意蕴美,使民族文化具备了强大的包容能力。单字信息含量大,又提升了文字的扩展能力和稳定性”可概括出它的功能和作用。材料二:原创文化电视节目颇受欢迎,以及“这不仅是做一档好看的电视节目那么简单,而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可看出原创文化节目的作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的成绩,必须要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说明汉字的推广离不开群体的参与。材料三:“宋旦表示,他的创作指导思想就是努力将汉字形象化、符号化,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进步了解汉字深奧的内涵,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可看出汉字对外交流的价值和对外宣传的必要性及积极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果说工业3.0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与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那么,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工业4.0则很可能会打破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甚至会让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逐步消除。

在工业4.0阶段,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是“互联网+”,而不再是“+互联网”。一个“+”位置的变化耐人寻味。过去,无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还是二者深度融合,都是“+互联网”概念,即传统产业是主体,互联网只是工具。

工具的最大特点是被动。再好的工具,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工具化是工业3.0阶段互联网的主要特征。在3.0阶段,互联网作为具有革命性的工具,的确可以扩大和提升信息交流的空间与速度,从而让传统产业不仅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而且消费效率获得极大提升。特别是网络销售平台的建立,让消费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如果说以蒸汽机和电气化为代表的工业1.0和2.0所运用的是力学原理,解放的是体力,解决的是产能,那么以信息化为代表的3.0运用的则是数字手段,延伸的是人类的视觉和听觉,主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在这一时期,互联网仍然是工具,因此传统产业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因互联网的加入而改变。

在工业4.0阶段,互联网已经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它更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的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还可以包括物质和能量的信息。互联网自身的演进导致了它角色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讲,今后的互联网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上升为矛盾主体,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传统产业则可能变为被“+”的对象。

互联网的去工具化在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时已初现端倪。而互联网给传统制造业带来的颠覆在发达国家也已经出现。

美国的某款新能源汽车,由于运用了物联网概念,已经取消了传统的4S店商业模式,不仅销售不需要,甚至保养、维修也不再需要4S店。因为发达的物联网络已经让生产者能掌握售出汽车的各种数据,甚至轮胎该更换或者哪个零件可能出了问题,厂家比用户还清楚,可以随时随地上门服务率先提出工业4.0概念的德国走得更远。如今在德国一些城市的街头,停着不少有特殊标识的汽车,只要你是会员,就可以用一张卡片把任意一辆车开走,办完事停在路边走人即可,而你驾驶车辆的所有数据会及时传回车厂,相关费用会从你的账户扣除。这一模式未来很可能颠覆传统汽车的销售模式,很多人今后不必再买车;而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也很可能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

据悉,格力集团为应对小米手机的挑战,也开始生产手机。但是,如果格力还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就可能还会停留在3.0甚至2.0时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业3.0时代,传统产业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消费效率得到极大提升,而互联网只是被动使用的工具。

B.工业4.0时代,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很可能会被打破,同时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鸿沟会随之消除。

C.工业1.0时代和2.0时代运用的是力学原理,通过体力的,解放和产能的解决,来促使产业的生产效率提高。

D.分别以蒸汽机、电气化、信息化为代表的各工业阶段,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传统产业的基本形态没有变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4.0时代的互联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而是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物质、能量信息。

B.某种意义上,互联网今后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从设计到售后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上升为矛盾主体。

C.互联网颠覆传统制造业的现象在发达国家已出现;国内互联网巨头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互联网去工具化已初现端倪。

D.美国某款新能源汽车生产者运用了物联网概念,取消了4S店的商业模式,自己销售产品并提供保养、维修等各项服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别“互联网+”与“+互联网”的主要依据,是互联网在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中,究竟处于主体地位还是被动地位。

B.在“互联网+”阶段,厂家可通过物联网掌握售出产品的各种数据,根据需要随时随地主动地为用户提供上门服务。

C.在工业4.0时代,传统产业可能变为被“+”的对象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很可能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

D.反思应对小米手机挑战的过程,格力集团只有停止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才能真正步入工业40时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苏幕遮·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①梅尧臣:二十余岁以门荫入仕,但应试进士不第。②庾郎:指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官讲读”。③春袍:指初入仕途的低级官员穿的青色章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描写春草嫩绿无边、春意蓬勃,衬托出下文少年的春风得意之态。

B.“宰地春袍”描写宦游少年身着拂地的青色章服,不言“青袍”而言“春袍”,更让人联想到少年的风华正茂、前程美好。

C.“堪怨王孙”是谁存怨呢?词人没有言明,既可能是王孙自怨,也可能是运用拟人手法,寓草在怨。

D.“翠色和烟老”写词人想象自己回归故里,在草色与炊烟中慢慢老去,明写草色,暗寓人生遭际,情郁于中。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①蒋捷是南宋词人,本词作于南宋灭亡之后。②灯晕舞:昏暗的灯光摇晃不定。③木棉裘:以木棉为絮的冬衣。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首句“白鸥问我泊孤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白鸥的口,说出了词人孤舟夜泊的境况。

B.“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巧用反问,回应了前句提出的问题,词人泊船是因为心里情愿留下。

C.“花外楼,柳下舟”句是虚写,写词人回忆昔日和故友同游的情景,且“柳下舟”与“泊孤舟”遥相呼应。

D.“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渲染了词人此刻所处的环境之恶劣:天色昏黄,雪花纷飞,冰冷刺骨。

2.本词中,词人的“愁”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香子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前三句写秋天秋光遍地,看到菊花知道重阳节快到了。

B.“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承前,说因为时近重阳,要添衣御寒;因为情伤,需要用酒来浇愁。

C.下片前三句写黄昏院落,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词人酒醒之后,种种往事又涌上心头。

D.由捣衣之声、细微的蛩鸣声和滴漏声组成了婉转优美的交响乐曲,以乐景衬哀情,表现了词人对亲人及往事的无比怀念。

2.请赏析本词的语言特色。

 

查看答案

“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写一段含有这三种意象的文字。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不少于6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