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官盛则近谀(yú) 郯子(tán) 苌弘(cháng) 老聃(dān) 六艺经传(zhuàn) 李氏子蟠(pán) 贻之(y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识记字音,平时一定要注意分类归纳,反复记忆。
(1)读,多音字,读dòu时是名词,指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今以逗号标志。
(2)不,通假字,通“否”。
(3)谀,形声,从言,臾声,本义为奉承,谄媚。
(4)郯,左右结构,部首为阝,指古国名,在今山东省郯城北。
(5)苌,苌姓,是中国人的姓氏之一,源出苌弘,蜀地夷侯。
(6)聃,人名用字,本意是指下垂之意,引申义是老貌。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年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7)传,从人从専(从叀从寸)。専为专的本字。多音字,作“zhuàn”时,是一种文体格式,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
(8)蟠,释义为一种果实扁圆的桃,又称扁桃,果仁可食用,它的果实也称蟠桃,古代神话传说中所说的仙桃。
(9)贻,形声,从贝,台声,与财富有关,本义: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