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守”指重要关隘的守卫者。诗人从蜀道的艰险想到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位置,并由此想到“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的隐患。诗人担心当时封建割据的危机,这表现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政治远见,以及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安全的忧虑。
【解析】
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句子含义及赏析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对句子的理解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此不能孤立理解这个词句,应联系全文。具体答题中要做到“三结合”,及结合句子本身(是否使用修辞手法或其它手法)、结合上下文、结合主旨(句子的含义不能脱离、背离主旨)。首先理解本句“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的句意:“所守”指重要关隘的守卫者,驻守的官员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据险作乱。蜀地的军事形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于固守,难于攻入。像这样的地方,如果没有亲信可靠的人去镇守,就非常危险了。这几句诗完全用晋代张载的《剑阁铭》中四句:“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弗居。”李白描写蜀道之难行,联系到蜀地形势所具有的政治意义,事实上已越出了乐府旧题“蜀道难”的范围。巴蜀物产富饶,对三秦的经济供应,甚为重要。所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第一句就说蜀地“城阙辅三秦”,也是指出了这一点。李白作乐府诗,虽然都用旧题,却常常注入有现实意义的新意。这一段诗反映了初唐以来,蜀地因所守非亲,屡次引起吐蕃、南蛮的入侵,导致生灵涂炭的战争,使三秦震动。诗人担心当时封建割据的危机,这表现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政治远见,以及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安全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