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A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如1、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取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2、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3、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5、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份,不能把成份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6、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7、并列短语间要停顿。8、不能停顿的情况:9、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史实、地名要了解清楚,切不可破读。10、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按音节停顿。A项节奏划分不正确,“天上”表示来的地点,不应该断开。句意: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正确停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A.同销万古愁            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

B.愿长醉不愿醒            见悲鸟号古木

C.主人何言少钱            嗟尔远道之人胡乎来哉

D.将进酒,杯停            一夫当关,万夫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人生得意需尽欢

B.天生我才必有用

C.莫使金樽空对月

D.唯有饮者留其名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cháng)   悟(xǐng)    进酒(qiāng)    钟鼓玉(zhuàn)

B. 取()       刻(juān)    千金(qiú)      为虎作(chāng)

C. (xuè)      金zūn)    三镜(lēng)    绰有余(chuò)

D. 谣()       羊(pēng)    夫子(Cén)     颜欢笑(qiǎng)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减字木兰花暮冬杂咏

史惟圆

寄愁天上,碧落青霄平似掌。石破多时,散作春檐夜雨丝。

埋忧地下,移却南山成旷野。根蔓牵萦,又逐郊原春草生。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寄愁天上,埋忧地下”本是仲长统的诗句,作者借用来做词的起拍与过片,使之成为词的主旨,也为这首词定下了基调。

B.“石破多时,散作春檐夜雨丝”化用了李贺的诗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以愁思比雨丝,“思”与“丝”谐音。

C.愁,本无形体,却可以“寄”,这是化抽象为具体。作者的愁多得无法消除,想寄之于天,天也容纳不下那么多愁。

D.“碧落”是指天上仙女,在《长恨歌》中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诗句。

E.最后两句是说作者身处旷野之中,看着眼前的蔓草,悲从中来,驱车任意行走。

2.本词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全词又是如何表现这个字的?请简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高秋”二字,既点明了演奏的时间,又写出了美妙的乐曲声所表达的一种清洁澄澈的高远境界。)

B.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从侧面烘托乐曲声的美妙,交代乐曲演奏的地点及演奏者。)

C.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直接描写乐声,运用形象化的比拟,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乐曲声的优美动听。)

D.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这两句实写听曲感受,生动地表现了乐曲声的感人力量。)

2.这首诗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试列举出两种表现手法,并概括其艺术效果。

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诗各从什么角度写箜篌之声?分别表现了乐曲声的什么特点?

“昆山”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芙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