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当下,一些中国青年喊出了“慢就业”的口号,有些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对于这种看法,笔者敬谢不敏。
B.作为陈教授的学生,你却在背后说他的不是,真是忝列门墙!你让大家怎么说你好呢?
C.看过司徒乔的油画之后,我很想再去拜读一下他的夫人冯伊湄写的一本回忆录——《我的丈夫司徒乔》,以对司徒乔这位艺术天才有更深入的了解。
D.某领导给下级的批示:这个问题事关重大,望你组织群众讨论后再行钧裁。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鲍照,字明远,唐代著名诗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
B.《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流行一时。
C.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从而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D.《拟行路难(其四)》起首两句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下列对诗句所运用手法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比兴,反问)
B.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借代,夸张)
C.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对偶,比喻)
D.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比拟)
下面是某中学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字(含标点符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首联运用了倒装的语序,意思是说,群山高高低低恰好与我喜爱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契合。
B.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诗人在山中行走,眼前的山峰自然移步换形,呈现出不同的模样,着一“好”字,写出了诗人美的感受。
C.在幽深寂静的山路上独自行走是容易迷路的,一个“独”字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感,一个“迷”字又表现出诗人的迷惘和惶恐。
D.颈联写山行所见,“霜落”和“林空”点出了时令,“熊升树”和“鹿饮溪”是动景,诗人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突出了山林的幽静。
E.这首诗与杜牧的《山行》一样,都是写在山路上行走时的所见所闻和心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诗的尾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无穷余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有多高,却用衬托的手法,把它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和情感的变化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波动,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效仿他。
D.这是一首纪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不是完全虚构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的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2.下列对诗歌描绘的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主体部分描绘的是梦幻中游天姥的情景。
B.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绘梦幻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
C.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理想的寄托,与丑恶现实完全对立。
D.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生活经历的曲折反映和现实世界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