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至武帝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至武帝末,奉世以良家子选为。本始中,从掌击匈奴。军罢,复为郎。

是时,西域诸国新辑,汉方善遇,欲以安之,选可使外国者。前将军韩增举奉世以卫候使持送大宛诸国客。至伊脩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没所蜜莎率证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莎车遣使扬言北道诸国已属匈奴矣,于是攻劫南道,与歃盟畔汉。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遂以节谕告诸国王,因发其兵,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莎车,攻拔其城。莎车王自杀,传其首诣长安。诸国悉平,威振西域。宣帝召见韩增,曰:“贺将军所举得其人。”

永光二年秋,陇西羌乡姐旁种反,诏召奉世等人入议。是时,四方饥谨,朝廷方以为忧,而遭羌变。奉世曰:“羌虏近在境内背畔,不以时诛,亡以威制远蛮。臣愿帅师讨之。”

于是遣奉世将万二千人骑,到陇西,分屯三处。奉世具上地形部众多少之计,愿益三万六千人乃足以决事。书奏,天子大为发兵六万除人,拜太常弋阳候任千秋为奋武将军以助焉。奉世上言:“愿得其众,不须烦大将。”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唐大破斩首数千级馀皆走出塞。

明年二月,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光禄勋如故。其后录功拜爵,下诏曰:“羌虏桀黠,贼害吏民。左将军光禄勋奉世前将兵征讨,斩首八千馀级,卤马、牛、羊以万数。赐奉世爵关内候,食邑五百户,黄金六十斤。”

后岁馀,奉世病卒。居爪牙官前后十年,为折冲宿将,功名次赵充国。

(节选自《汉书·冯奉世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馀皆走出塞

B.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馀/皆走出塞

C.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馀皆走出塞

D.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馀/皆走出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郎:官名,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宿卫宫廷,参与谋议,备顾问差遣。东汉时于光禄勋下设五官、左右中郎将署,主管诸中郎、侍郎、郎中,实为储备官吏人才的机构。

B.节:符节,凡持有节的使者,就代表重臣亲临,可行使权力。如持节分封诸侯、持节出使外国及持节签约议和等。

C.歃:歃血,古代订盟时表示信誓的一种仪式。古代举行会盟时饮牲畜的血或者在嘴唇上涂上牲畜的血,以表示诚意。

D.羌: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部族,从秦汉时便屡见于史书中,五胡十六国之际更是成立一方政权,参与中原的军政角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莎车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攻杀了汉朝任命的莎车王,背叛汉朝。冯奉世当机立断,在莎车国力量强大起来之前平定了这场叛乱。

B.宣帝对冯奉世的表现很满意,所以向举荐冯奉世的前将军韩增表示祝贺。

C.永光二年秋天,陇西郡羌族全部反叛。尽管当时朝廷正为天下饥荒而忧虑,冯奉世还是建议朝廷出兵平定叛乱。

D.冯奉世任武将官职前后有十年,是杀敌报国的老将,曾被封为左将军、关内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西域诸国新辑,汉方善遇,欲以安之,选可使外国者。

(2)奉世具上地形部众多少之计,愿益三万六千人乃足以决事。

 

1.A 2.B 3.C 4.(1)这时,西域各国刚刚(与汉朝)和好,汉朝正准备善待他们,想趁机安抚这些国家,就挑选可以出使西城各国的人。 (2)冯奉世向皇帝详细上报地形和需要多少军队的计划,希望增兵三万六千人,(这样)才足以解决战事。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题中,这是一段叙事的文字,考生要把握住名词,借助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名词有“兵”“陇西”“羌虏”等,如“至”意思是“到”,到的地方是“陇西”,动宾之间不能断开,这就排除CD两项;“并进”的主语应是“兵”,而“羌虏大破”的主语是“羌虏”,这是两件事,中间应该断开,排除B项,故选A。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就代表重臣亲临”错误,应当是“代表皇帝的身份”“代表皇帝亲临”。故选B。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题中,C项,“陇西郡羌族全部反叛”中“全部”一说错误,第三段说的是“永光二年秋,陇西羌乡姐旁种反”,可见应该是羌族的旁支叛乱。故选C。 4.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是时”,这时;“新”,刚刚;“辑”,和好;“方”,正;“善遇”,善待,好好对待(礼遇);“以”,目的连词,来;“安”,安抚;“之”,代词,代西域各国;“选”,挑选;“使”,出使;“者”,……的人。(2)中,“具”,详细;“上”,上报;“计”,计划;“之”,结构助词,的;“愿”,希望;“益”,增加;“乃”,才;“决”,解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网。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注)①鱼沉: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鱼沉,是“无书”的象征。②欹:倚、依。③烬:物体燃烧后的剩余之物。

1.下列对本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

B.“渐行渐远渐无书”,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

C.五、六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竹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

D.本词笔调细腻委婉,语言典雅,情感奔放;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

E.全词八句,紧扣“梦”字;把一个闺中女子的凄凉悲愁和幽怨刻画得淋漓尽致。

2.作者说“万叶千声皆是恨”,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恨”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要想让人类不利用动物不太可能,①    在利用动物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它们的物种存量,②    不要给它们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从物种保护的角度来说,人类③    可以减少一些对动物的利用, ④ 这些利用的方式和速度会令某些物种濒临灭绝。目前,不少国家⑤    屠幸动物有着细致的规定,要求实行人道屠宰。例如,必须要用电击或其他使动物免遭痛苦的方法,要在动物完全失去知觉后⑥   进行屠宰,而且被宰杀的动物要与其他动物隔离开来,等等。

序号

A

但是

并且

/

因为

B

因为

/

关于

C.由于

可是

可能

因而

/

 

D

如果

/

假如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第三期《朗读者》节目中,浙江省作协主席麦家朗读了一封从未公开过的写给儿子的信件,被称为“2017最美家书”。

B.2016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7.5%,但还存在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短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等。

C.桂林市不断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已摘帽的贫困村、贫困县的脱贫成果,确保贫困发生率在3%以下。

D.创建文明城市,要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不仅要凭借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还要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祭”是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

B.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称为“大聘”,每隔三年的朝见为“小聘”。

C.“长揖”是古时不分长幼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

D.“顿首”是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②吾辈无生理    ③将成家而致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饥饿之余,好弄笔墨    ⑧又可冀其成立邪    ⑨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⑩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A. ①②⑨ B. ③④⑩ C. ①⑤⑦ D. ④⑤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