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陈祐,字庆甫,赵州宁晋人。祐少好学,家贫,母张氏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陈祐,字庆甫,赵州宁晋人。祐少好学,家贫,母张氏尝剪发易书使读之,长遂博通经史。时诸王得自辟官属,穆王府署祐为其府尚书。王既分土于陕、洛,表祐为河南府总管。下车之日,首礼金季(末)名士李国维、薛玄,咨访治道,奏免征西军数百家诸税,又上便民二十余事,朝廷皆从之。世祖即位,分陕、洛为河南西路。中统元年,除祐为总管。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至元二年,改南京路治中。适东方大蝗,徐、邳尤甚,责捕至急。祐部民丁数万人至其地,谓左右曰:“捕蝗虑其伤稼也,今蝗虽盛,而谷已熟,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或以事涉专擅,不可,祐曰:“救民获罪,亦所甘心。”即谕之使散去,两州之民皆赖焉。三年,朝廷授卫辉路总管。卫当四方之冲,号为难治,祐申明法令,创立孔子庙,修比干墓,且请于朝著于祀典。及去官,民为立碑颂德。朝廷大举伐宋,遣祐签军,山东民多逃匿,闻祐来,皆曰:“陈按察来,必无私。”遂皆出,应期而办。十三年,授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吏多震慑失措,祐因谓曰:“何必若是!前为盗跖,今为颜子,吾以颜子待之;前为颜子,今为盗跖,吾以盗跖待之。”由是吏知修饬,不敢弄法。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下马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十四年,迁浙东道宣慰使。时江南初附,军士俘虏温、台民男女数千口,祐悉夺还之。未几,行省榷民商酒税,祐请曰:“兵火之余,伤残之民,宜从宽恤。”不报。遣祐检覆台州民田。及还至新昌,值玉山乡盗,仓猝不及为备,遂遇害,年五十六。追封河南郡公,谥忠定。父老请留葬会稽,不得,乃立祠祀之。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五》,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韵一项是    (    )

A. 许/蔡/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下马/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

B. 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下马/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

C. 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下马/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

D. 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下马挝杀/之于市/民向帖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经史,我国古代把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经部包括《诗》《书》《礼》《易》《春秋》五部书,通称“五经”;史部则包括各类历史书和法典、职官、地理、时令等方面的书。

B. 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C. 颜子,是孔子的弟子颜回,颜回非常贤良,品德高尚,曾受到孔子的赞赏,后人以颜子代指有良好品行的人,文中即为此义。

D. “忠定”是陈祐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追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文中“忠定”是对陈祐的一种赞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陈祐礼贤下士,虚心求教。他到任河南府总管的当天,就去拜访金朝末年的名士李国维、薛玄,向他们询问治理政事的方法。

B. 陈祐为民着想,敢于担当。他任南京路治中时,当地发生蝗灾,因担心捕蝗损坏成熟的庄稼,他令先收庄稼后捕蝗,有人反对这样做,他说,为百姓利益获罪也甘心。

C. 陈祐治政有方,受到敬仰。卫辉路是一个难以治理的地方,陈祐担任卫辉路总管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他离职后,百姓为他立碑颂德。

D. 陈祐为官公正,震慑了官吏。他任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时,节属官员多惊慌失措,他告诉官吏们,不必惊慌,他会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因此官员们严于律己,不敢违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

(2)时江南初附,军士俘虏温、台民男女数千口,祐悉夺还之。

 

1.C 2.A 3.D 4.(1)当时州县的官吏因官府没有供给俸禄,大多贪婪暴虐,只有陈祐因为清廉谨慎而被称道。 (2)当时江南刚刚归附,元军俘虏了温、台两地男女几千人,陈祐将他们全部强行夺回并让他们回家。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找出句中名词代词“许”“蔡”“巨盗”“众”“祐”“宋境”“宋”“制置夏贵”“汴”“马”“市”“民间”,虚词“之”“于”“然”,“制置夏贵”是一个词,意思是“制置使夏贵”,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挝杀之于市”为状语后置,即“于市挝杀之”,意思是“在集市上将他杖杀”,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再结合本句意思:许、蔡之地有大盗,聚众抢劫,陈祐紧急追捕,盗贼逃入宋朝境内。宋亡后,大盗随制置使夏贵路过汴梁时,(陈祐发现了他,)喝令他下马,在集市上将他杖杀,民间很安定。句子可以断开为: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下马/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故选C。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项,“经部包括《诗》《书》《礼》《易》《春秋》五部书”说法错误,经部包括内容很多,不限于“五经”。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说法错,原文为“十三年,授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吏多震慑失措,祐因谓曰:‘何必若是!前为盗跖,今为颜子,吾以颜子待之;前为颜子,今为盗跖,吾以盗跖待之。’”由此可见是用不同的标准、有区别地对待好人和坏人。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时”,当时;“以”,因为;“未给俸”,没有供给俸禄;“贪暴”,贪婪暴虐;“清慎”,清廉谨慎;“见”,表被动,被;“称”,称道。(2)中的“时”,当时;“初”,刚刚;“附”,归附;“民男女数千口”,定语后置,即“男女数千口民”,男女几千人;“悉”,全部,都;“夺”,强行夺回;“还”,让……回还,让……回家;“祐悉夺还之”,陈祐将他们全部强行夺回并让他们回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戍卒叫,函谷,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独夫之心,日益骄    固:顽固

B.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让

C.戍卒叫,函谷    举:攻占

D.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一人之心,千万人心也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后人哀之不鉴之              君子博学日已参省乎已

C.使负栋之柱,多南亩之农夫    月出东山之上

D.使六国各爱其人,足以拒秦    木受绳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二段的议论则透过历代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的表面现象,直斥其压迫人民、掠夺人民的最高统治者。眼光更深远,将一千年前的“史实”与一千年后的“现实”联系起来,生发成一条规律。

C.作者写《阿房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朝政。但写阿房宫被焚时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又流露出作者对秦朝的怜悯之情。

D.作者借秦王朝灭亡玄事,写秦朝覆灭的原因,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六国”因不爱其民而“毕”其统治,秦国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么就不会迅速灭亡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意指今人不要步秦人之后尘。

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阿房宫赋》一文,既注重铺叙,浓墨重彩,又力求笔法简练有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用十二个字就勾勒出了秦灭六国和建造阿房宫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用十四个字就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的灭亡。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了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在言外,警示唐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的危机,提醒他要爱惜民力,不要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汉唐时,“关东”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B. 秦都咸阳,汉都长安,故“关中”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C.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如杜甫写昭君出塞“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肯冢向黄昏”。

D. “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黄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如李白形容天姥山“势拔五岳掩赤城”。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复道行空,不霁何

A. 弦,为秦官人

B. 长桥卧波,未云何

C. 骊山构而西折

D. 燕赵之收藏

 

查看答案

下列四组实词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六王毕,四海          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B.纷奢,人亦念其家    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奈何之尽锱铢          不稼不穑,胡禾三百亿兮

D.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山东豪骏遂并起而亡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