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耧车 李锐 孙子牵着黄牛走在前,爷爷扶着耧车跟在后...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耧车

李锐

孙子牵着黄牛走在前,爷爷扶着耧车跟在后。一个七岁,一个七十岁。脚步起伏,山谷里响起叮当叮当的牛铃声,舒缓,从容,悠远得像一个神话的开头。

下了整天春雨。一夜醒来,太阳把山野晒出一层淡淡的雾气转眼,薄雾散尽,树丛里跳出连翘花,黄灿灿的像火炬,东一簇西一簇地燃烧着。布谷鸟叫声远远传来,忽隐忽现,老福田看着孙子稚嫩的后背,圆圆的脑袋,心里一阵发软。

“牛牛,你累吗?累了就歇歇吧。”

孙子牵了牛,侧着头,脆生生回答:“爷,走吧,我不累”而后,又反问:“爷,你累吗?”

老福田笑起来:“呵呵,不累,不累,牛牛不累,爷爷更不累。”

翻耕过的土地吸了雨水,又松又软。镶了铁犁铧的三条楼腿插进松软的黄土,随着老福田晃动的双手,三行谷种顺着空芯的耧腿,均匀密集地播撒到浅浅的犁沟里,随即,又被翻落下的黄土轻轻覆盖。正是开耕下种的好日子,梯田却冷清清的,只有孤零零的爷孙俩蓝天黄土之间,两个人,一头牛,一架楼车,排成一个小小的队伍。一垄三行,一去一回渐渐地,播种好的行垄宽阔起来。

爷爷又问:“牛牛,咱歇歇吧?”

孙子不回头,脆生生回答:“爷,再走走吧,爷。”

老福田说:“咱们不累,花摇摇可是累了,它肚里还有个犊子呢。”

孙子熟练地拉住牛绳,停下来:“那就让花摇摇歇歇吧。”

歇下来的母牛放松了身体,甩着尾巴,有滋有味儿地反刍,大眼睛一眨一眨黄牛身后,爷孙俩在梯田边的石塄上坐下来,也放松了身体。布谷鸟叫声又响起。

牛牛说:“爷,好听。”

老福田说:“是呢,怪好听。”

牛牛说:“爷,你说是谁告给它的,为啥它种谷的时候就叫呀?”

这个问题有点难,老福田想了想:“是老天爷告的,山上树绿了,连翘花开了,布谷子就知道自己该叫了。”

牛牛叹了ロ气,说:“也不知道去了南柳村还有没有布谷子叫了?”

老福田心里一动,孙子说的是拆迁并村的事这一带勘探发现了大煤矿,开始修桥、修路,还要修建采煤厂,洗煤厂,焦炭厂一切都已经决定了,要把偏远、人少的小村,合并到大村去,给煤矿腾地方。说是要建设新农村新房都盖好了,每家一幢院子。到了“新农村”,每家每户另外分地,大多数年轻人还要安排到矿上工作。为这事,南柳村还扩建了新学校。拆迁的村子全部撂荒,除了煤矿要占的地以外,剩下的退耕还林。老林沟也一样,人一走,村子就荒了。

孙子的担心老福田答不上来。老福田自己也不知道,开了煤矿的南柳村有没有布谷鸟。老福田只好把青筋暴突的老手伸出来,轻轻地放在孙子圆圆的小脑袋上。

牛牛忽然转了弯儿:“爷,花摇摇为啥会驾楼啊?”

老福田捏下孙子衣服上的一片草叶:“都是慢慢调教的。你小时候不是也不会说话,不会干活儿,后来大人们慢慢教,就会了。”

牛牛又拐了个弯儿:“爷,咱的楼是你做的吗?”

“不是。”

“那是谁做的?”

看着孙子困惑的眼睛,老福田笑了:“爷爷今天就跟牛牛说说,楼车到底咋来的”老福田边说边点起一根烟。

“从前,存不下粮食,遇上灾荒年,饿死的人成千上万有一天,鲁班爷坐在地头上正为这发愁,想着想着睡着了,做了一场梦。第二天,鲁班爷就照着梦里的提示,造出这个好使的三脚楼车,一架楼车能顶三架犁,快多啦!从此往后,天下百姓春天摇楼,夏天锄草,秋天收割,冬天屯粮,年年如此,就这样,大人教孩子,师傅教徒弟,子子孙孙一直到现在,也不知道重复了几万几千年。”

牛牛眨巴着眼睛“爷,完啦?”

“完了。”

牛牛朝着梯田扭过头去,阳光下,椴木做的三脚楼车投射出短短的身影,稳稳插在黄土里,轻巧,精致,简直就像一个精灵。

老福田掐灭烟头,撑着地塄上的石头站起身来招呼孙子,“牛牛,来,歇好了,还得把咱的地种完。这块地可再没有千年万年了,世世代代种它,收它,种了千年万年,收了千年万年,现在就剩下今年这一回啦,今年种了谷子,明年就没人种了,就变成荒地了,变回几万几千年前那个模样,荒林遍野,猛兽横行呀…”

“爷,你说的是啥呀爷?”

老福田摆摆手:“娃,给爷爷牵牛,咱们再给它种最后一回庄稼……”

蓝天黄土之间,那支小小的队伍又走动了,牛铃声,又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老福田抬起有些昏花的老眼,温暖的目光依依不舍地抚摸着群山布谷鸟又在叫,东一声,西一声……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老福田关于拆迁并村的插叙补充交代了老林沟即将消失的故事背景,使小说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B. “耧车”这一传统农具是小说的核心意象它是农耕历史的见证,象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C.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来讲述故事作者不直接表明看法,而让故事本身来呈现主题,小说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平静、冷峻的色调。

D. 老福田和孙子之间关于“ 耧车”制作者的对话,除表现了祖孙之间温馨的亲情外,更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品质的赞美。

2.有评论家认为李锐小说的语言兼具诗性和口语化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娃,给爷爷牵牛,咱们再给它种最后一回庄稼…”这句话,既是理解老福田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1.D 2.示例:(1)诗性特征:①运用乡土风物类语词,如“耧车、连翘、黄土、黄牛、布谷子”等描画乡村自然风景与田园劳作场面,表现乡土田园牧歌般的诗意。②多用各类叠音词,如“淡淡的、远远、轻轻、圆圆的……”,使小说叙述呈现舒缓的节奏,营造宁静、从容、和谐的意境。 (2)口语化特征:①以祖孙对话,呈现日常劳作场景,洋溢浓浓亲情。②多用短句、口语化语词、方言词等,使小说语言通俗、质朴,有乡土气息。 3.(1)老福田层面:①这话是老福田和土地做着最后的告别,表现老人对土地难以割舍的爱;②面对耕种了千年万年的土地即将变成荒地的现实,老福田内心充满了无奈和痛楚。 (2)小说主旨层面:①表现工业化对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②“最后”融进了叙述者对逐渐消逝的农耕生活的留恋和思考。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D项,“更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品质的赞美"这一表述不当,这并非作者的主要意图,只是表达了祖孙之间温馨的亲情。故选D。 2.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语言特色的把握能力。考生在解答这类试题时,应注意:欣赏小说的语言,要把语义、语法、修辞分析同艺术的分析结合起来,把语气运用的技巧同叙述故事、描写环境、塑造人物等艺术技巧结合起来。分析语言时,还要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倾向,由此更好的把我作品的主题。本题中,诗性特征主要体现在:运用乡土风物类语词的使用和各类叠音词的使用,如文中说“脚步起伏,山谷里响起叮当叮当的牛铃声,舒缓,从容,悠远得像一个神话的开头”,这样宁静和谐的意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均匀密集地播撒到浅浅的犁沟里”、“梯田却冷清清的,只有孤零零的爷孙俩蓝天黄土之间”,这些句中的叠音词宁静淡雅,意蕴丰厚。而口语化特主要体现在以祖孙的对话之中:牛牛眨巴着眼睛“爷,完啦?”“完了。”作者多用短句、口语化语词、方言词等,乡土人情油然而生。考生可从这些方面总结概括。 3.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这句话,既是理解老福田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这就提示了考生的思考方向。然后考生应找到关键句在原文的位置,仔细理解关键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可从这些角度本题中,爷爷的话:“娃,给爷爷牵牛,咱们再给它种最后一回庄稼…”意思是爷爷知道耕种了千年万年的土地即将变成荒地,于是和土地告别,在爷爷内心深处是对土地的不舍,也有不能改变现实的无奈。这是从老福田层面而言。关于文章的主旨,文章主要表现了“现代工业化对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由此给人们带来深深的思考。考生可从这些角度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24日下午在北京宣布,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他们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的世界难题,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这标志着中国将率先开启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该项成果于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在线发表在生物学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

此前,灵长类动物(猕猴)的体细胞克隆,一直是世界难题。1997年“多莉羊”体细胞克隆成功后,许多哺乳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也相继成功,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一直没有解决。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培育,对人类非常重要。孙强说:“没有克隆猴,就很难建立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糢型,很多疾病的研究就无法顺利且有效开展。

(摘编自吴月辉《体细胞克隆猴,了不起》《人民目报》2018年1月25日)

材料二

体细胞克隆就是将体细胞培养后,注入去除遗传物质的卵子内,通过人工方式激活后再送入受体,最终让它们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体细胞克隆猴,就是利用猴子的体细胞,复制出相同的个体。

克隆流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问题出在哪里?一是猴子的繁殖能力低,传代时间长。猴子的怀孕周期是160天,从小猴子出生到性成熟可以怀孕生育需要4~6年的时间。二是遗传背景复杂。猴子的父亲母亲都不一样,基因来源不一样,遗传背景就不一样,这导致个体差异大,对实验干扰很严重。全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一直都在想办法攻克这些难题。

体细胞克隆有四个关键节点。第一是要有一个体细胞组成的胚胎,第二是能够把胚胎激活,第三是要能够启动核基因组,最后一个节点是把胚胎效在子宫和输卵管里,让它们着床发育成个体。最后一个节点无法控制,我们想办法对前三个节点进行干预。

(摘编自孙强《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诞生背后的艰辛历程》)

材料三:

当前药物研发通用的动物模型是小鼠,由于小鼠与人类相差较大,药物研发人员在小鼠模型上筛选候选药物时,且不说这一过程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与物力,单就这些筛选到的候选药物而言,它们用在病人身上大都无效或有不可接受的副作用,这使得诸如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等不能得到有效治疗。而体细胞克隆猴的诞生,可以创建基于猴子的疾病模型,这将有效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进而使上述疾病有望得到有效治疗。这样,造福人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科技伦理初心将得以体现。

(摘编自陈爱华《体细胞克隆猴诞生的伦理启示》,《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4月11日)

材料四:

将非人灵长类动物用于实验,长期以来都存有争议。动物福利组织认为,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身上做实验是残忍的行为,原因是它们与人类很相像。他们还表达了对克隆技术本身的担忧,指责克隆过程中存在流产、枯燥的社交环境、人工喂养及其他非自然性压力等问题。在动物福利方面,中国面临的审视尤其多,因为其国内并没有针对虐待动物行为的综合性法律。

美国加州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行为神经学家袄为:“过去十年,技术已经大幅进步。行为神经科学领域中,某些可能用克隆来解决的问题,我们己经用其他方法解决了。”也有生物医学界的研究人员称“如果真能避免使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当然很好,但是,目前来看,动物体外和计算机模型的效果都不好。

中国的研究因队表示,他们将会长期监测克隆猴的健康状况,其中包括它们的脑发育情况。他们希望,对动物福利的看法正在快速转变的中国社会,能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保持开放的态度。同时,“当我们证明克隆猴在治疗疾病方面的用处之后,西方国家也能逐渐改变他们的看法。”

(摘编自国家地理中文网2018年1月26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强团队成功攻克体细胞克隆猴这个世界难题,建立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意味着目前绝大多数的疾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

B.体细胞克隆猴的培育过程非常困难,既需要解决猴子繁殖能力低、传代时间长和遗传背景复杂的难题,也需要控制好关键节点。

C.相较于猕猴,用小鼠作为动物模型的药物研发,需耗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且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对人类疾病研究作用有限

D.将非人灵长类动物用于实验,尽管国际上长期存有反对的声音,但孙强团队仍看好应用前景,期待西方对此项研究能持开放态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之所以难以建立,主要是因为相关的体细胞克隆难题一直没有攻克,没有可用于有效研究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实体。

B.将培养成功的猴子体细胞胚胎激活后送入受体的子宫和输卵管里,经着床发育,最终复制出相同的个体,这个过程是可控制的、可干预的。

C.借助体细胞克隆猴研发出来的新型药品,只有在证明这些药品用在克隆猴身上有效且没有不可接受的剧作用之后,才可用于病人的临床治疗

D.关于复杂的人类疾病研究,生物医学界有研究人员强调目前“动物体外和计算机模型的效果都不好”,是为使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做实验作辩护。

3.你是否赞成将体细胞克隆猴用于实验?请表明你的态度,并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认同是指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在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是对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价值肯定,它主要通过民族本身的特性、习俗以及生活方式,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流传至今,融合了人们的各种认同,从而阻止了不同的认同之间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取决于诸多因素,加深对不同文化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微观文化知识的了解,才能有效顺利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民族优越感是影响跨文化交际双方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几乎所有的文化传统都标榜自己的价值,所有的民族都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天然的优越感,主观盲目地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信仰都是正确的,并觉得自己民族的一切都优于其他民族客观存在。民族优越主义者固守自身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他文化,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交际一方有意忽视与自己不同的文化与习俗,那么双方的交际沟通就会出现障碍。

固定思维模式和种族偏见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主要思维定式。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不可能有一个一切社会都承认的、绝对的价值标准,更不能以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评价别的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的固定思维模式和种族偏见容易对其他文化产生否定反应。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承认和接纳人类的多样性,给予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群体平等的地位,倡导文化平等、宽容与尊重,彻底去除民族差异和种族偏见。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个人价值因素。价值观是文化中最基本的部分。由于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其文化思想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思想意识中,其社会关系更强调人性化和共存化的相互帮助与协调关系,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能、个人目标和个人利益等显然不同。但交际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都是本民族价值观的反映,因此不同的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从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不仅是生活习俗和语言行为的差异,也包括个体思想观念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场合中,宜遵循文化交际原则,努力寻求一种符合各自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跨文化交际路径。

加强教育在文化认同中的培养和引导作用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途径。教育具有选择、传承和传播文化的功能。提高社会交际的水平是实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西方社交礼仪既有一些共同之处,也有许多差异。交际双方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该了解对方的民族特点、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等相关知识,并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对方的生活与语言习惯,求同存异,实现有效沟通的目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平等与等级观念、时间概念、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等,以获得对方的满意和认可。

(选自《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有删节)

1.下面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跨文化交际包括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语言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B.加深对文化语言习惯、社会文化等微观文化知识的了解,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方法。

C.跨文化交际要遵循宽容与尊重的原则,打破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摒弃民族差异和种族偏见。

D.交际行为是本民族价值观的反映,不同的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了文化认同的含义及其作用,跨文化交际的含义,以及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诸多因素。

B.文章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指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不良行为的矫治策略。

C.文章解读了中西方文化差异,提出寻求符合各自文化传统和价值贶的跨文化交际路径的观点。

D.文章指出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途径,如培养、引导文化认同,加强教育,提高社会交际的水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认同是对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价值肯定,可以融合本民族人们的各种认同,阻止不同的认同之间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

B.持有民族优越感的人盲目标榜自己的文化传统价值,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而阻碍了跨文化交际。

C.儒家思想强调人际关系的相互帮助和协调,有助于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能、目标、利益,不利于跨文化交际。

D.客观对待对方的生活和语言习惯,求同存异,关注时间概念、语境文化,反对等级观念,都有助于实现中西方文化交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押送回长安。②书空:晋人殷诰的典故,指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中的“绿”借代酒,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道出了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时间,渲染环境,写实景而寓深情,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沉痛的基调。

B.颔联上承“寒宵”,写夜间所闻所见,音调铿锵悦耳,辞藻清丽夺目,蕴含着诗人开阔豪迈的情怀。

C.颈联写拂晓前的所闻,真实地刻画了夔州凄凉的景象。“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

D.尾联看似自宽自慰,实则有着诗人深入的思考,应将眼前的动荡之景放到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去思考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以来,中央纪委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组坚决贯彻中央从严治党要求,积极配合中央巡视组开展工作,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对干部的日常。

B. 在开通前的联调联试运行的最关键时期,动车组司机每个班以近二百多公里的时速,每天往返至少三个来回。

C. 网友们强烈指责四川凉山某县的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以一种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的方式沦落为流浪汉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

D. 4月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科学集市”在浙江省科技馆举行。集市由果壳网和浙江省科技馆联合主办,汇集了“3D打印技术”“菠萝发电”等趣味科学实验和发明十分精彩,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参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