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①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柑为橘树的一种。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②皇树,即橘树,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③该句说的是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种橘谋利之事。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看似寻常,却特别点明“手种”“二百”,表现了诗人对柑树的喜爱。

B.屈原写诗赞美橘树高洁,李衡种橘为子孙谋利,都是诗人喜欢柑树的原因。

C.“喷雪”指柑树开花,渲染出一种热闹气氛;“垂帘”形容累累硕果,展现出充满希望的前景。

D.整首诗语调平淡和缓,但在平缓的语调后面隐藏着诗人一颗不平静的心。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

 

1.B 2.理解一:首联“新”“遍”二字对柑树嫩绿和茂盛的描绘,颈联对柑树开花结实的想象,都表现了诗人对柑树的喜爱之情;颔联用屈原怜橘和李衡谋利的典故做对比,强调了柑树在诗人眼里的高洁形象。综上,尾联实际上是以渴望柑树成林,表达了诗人坚守节操追求高洁的思想感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虽遭贬谪而志气未消。 理解二:诗人被贬谪柳州,内心是苦闷的。无论是首联写春天到来时的欣欣向荣,还是颈联想象柑树未来的繁盛,都恰恰反衬出诗人眼前的孤寂。尾联只是故作达观语,表面上是说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还能够供养诗人,实际上是在感伤自己迁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黄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B项,“都是诗人喜欢柑树的原因”分析不正确,诗中“不学”二字明确表明诗人对李衡为了利益种植橘树的不认同。 故选B。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包括对诗句句意浅层次上的理解和深层次上的挖掘评价,对句子艺术技巧的赏析和对结构上有特殊能力语句的鉴赏。赏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语言表达上,是否运用手法(如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内容上,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一般答题步骤是,首先简析句意,明确手法;然后联系全诗,分析作用、效果(意境、情感)。 首先要读懂全诗。首联,用叙事语泛泛写来:“手钟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可见诗人对柑树的喜爱和重视。颔联,表明诗人爱柑树是因为读“楚客”屈原的《橘颂》引起了雅兴,而不是像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那样,想通过种橘来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表明诗人心焦古贤,寄情柑树,忽然自得,不慕荣利。颈联,诗人由幼小的柑树想到它开花结实。由于柑树已经成了诗人身边唯一的知音,所以愈写他对于柑树的怜深望切,就愈能表现出他的高情逸致,表现出他在尽力忘怀世情。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难道自己真的要在这里待到柑树开花结果的那一天吗?诗歌尾联顺势直抒胸臆,“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字面的意思是: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但这是托词,实际上的意思是感伤自己迁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黄柑成林,自己还能来尝。这是对此诗的一种理解,也可以另一种理【解析】 诗人实际上是以渴望柑树成林,表达了诗人坚守节操追求高洁的思想感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虽遭贬谪而志气未消。这两种理解都可以,只要能结合诗的前三联自圆其说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来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

(2)《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照耀下波光荡漾千万里,月光洒满了江水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包含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4)《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善于用典。《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是诗歌、乐曲还是舞蹈,《春江花月夜》都是绝世之作。它不仅仅在这三个领域取得了_________的成就,也在思想情感表现上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春江花月夜》正是声韵和谐的音乐美、富有动律的舞蹈美、“天人合一”的哲理美相结合________,体现了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美学理念。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将诗情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抒发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喟叹,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构成了景、情、理有机统一的艺术氛围。乐曲《春江花月夜》是“抒情写意性与写实描绘性的结合,”展现出高原淡雅、朦胧寥廓的意境。在女子独舞《春江花月夜》中,也______出优美深邃的意境: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江水中月影、人影、花影交相辉映,静夜中,鸟儿扑翅飞去。

(    ),虽然论述方式、表现手法不同,但这三种艺术表现形式所传递的理念却________。因此,无论在阅读、聆听还是观赏中,都令人深深地体悟到三者共同的魅力,从诗篇联想到乐、舞、从乐、舞回味到诗篇。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举世瞩目  典型  塑造  薪火相传

B.举世瞩目  典范  营造  一脉相传

C.举世闻名  典范  塑造  薪火相传

D.举世闻名  典型  营造  一脉相传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营造了景、情、理有机统一的艺术氛围。

B.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要求,构成了景、情、理有机统一的艺术境界。

C.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构成了景、情、理有机统一的艺术境界。

D.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要求,构成了景、情、理有机统一的艺术氛围。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春江花月夜》的诗、乐、舞作品

B.然而,《春江花月夜》的诗、乐、舞作品

C.诗、乐、舞作品《春江花月夜》

D.综观《春江花月夜》的诗、乐、舞作品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枫浦上”暗用《楚辞·招魂》中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暗含离别之意。

B.“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赋予月光人的灵性,从游子的角度描绘了一幅迷离之景。

C.“月照花林皆似霰”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写月光照在鲜花、树林上,就像雪珠一样洁白晶莹。

D.“明月楼”指思妇的闺楼,出自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刘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昨夜闲潭梦落花 B.月照花林皆似霰

C.不知乘月几人归 D.白云一片去悠悠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生代代无穷已       穷已:穷尽,终了

B. 但见长江送流水       但见:只见,仅见

C. 此时相望不相闻       相闻:互相传颂

D. 不知乘月几人归       乘月:趁着月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