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注)①鱼沉:古人有鱼腹传书之说。故以“鱼沉”代指无人传言。②欹:斜靠。③烬:灯芯烧成的灰。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

B.第三句中的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亲人的足迹。

C.五、六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竹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

D.作者在词中不仅精心刻画了思妇的外貌形象,也着力揭示了思妇的内心思想感情,给人以深沉的艺术感受。

2.词中说“万叶千声皆是恨”,请结合全词分析“恨”的原因有哪些。

 

1.D 2.①词中女主人公与君分别之后,再也不知道他的行踪。②书信渐渐减少,最后书信不通,音信全无。③希望入梦,在梦中寻找,可是“梦又不成”,灯芯燃尽,最后一点希望也成了泡影。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D项,词中没有描绘思妇的外貌形象。 故选D。 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主旨的能力。考生要读懂全诗,认真研读诗歌的内容,本题要扣住“恨”找情感。“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凄凉、郁闷。三、四句中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亲人的足迹,然而相距遥远,音信隔绝;“何处问”三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痛切。五、六句中的风竹秋韵,在思妇听来,万叶浅色千声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的无限愁苦之情。思妇为了摆脱苦闷的现实,急于入睡成梦,故特意斜靠着孤枕,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灯又烬”一语双关,闺房里的灯芯燃成了灰烬,自己与亲人的梦中相会也不可能实现。作者着力揭示思妇内心的“恨”意的思想感情,分别——远别——无音信——夜闻风竹——寻梦不成——灯又烬,层层推进,“恨”写得越来越深刻、凄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柑为橘树的一种。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②皇树,即橘树,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③该句说的是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种橘谋利之事。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看似寻常,却特别点明“手种”“二百”,表现了诗人对柑树的喜爱。

B.屈原写诗赞美橘树高洁,李衡种橘为子孙谋利,都是诗人喜欢柑树的原因。

C.“喷雪”指柑树开花,渲染出一种热闹气氛;“垂帘”形容累累硕果,展现出充满希望的前景。

D.整首诗语调平淡和缓,但在平缓的语调后面隐藏着诗人一颗不平静的心。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来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

(2)《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照耀下波光荡漾千万里,月光洒满了江水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包含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4)《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善于用典。《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是诗歌、乐曲还是舞蹈,《春江花月夜》都是绝世之作。它不仅仅在这三个领域取得了_________的成就,也在思想情感表现上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春江花月夜》正是声韵和谐的音乐美、富有动律的舞蹈美、“天人合一”的哲理美相结合________,体现了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美学理念。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将诗情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抒发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喟叹,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构成了景、情、理有机统一的艺术氛围。乐曲《春江花月夜》是“抒情写意性与写实描绘性的结合,”展现出高原淡雅、朦胧寥廓的意境。在女子独舞《春江花月夜》中,也______出优美深邃的意境: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江水中月影、人影、花影交相辉映,静夜中,鸟儿扑翅飞去。

(    ),虽然论述方式、表现手法不同,但这三种艺术表现形式所传递的理念却________。因此,无论在阅读、聆听还是观赏中,都令人深深地体悟到三者共同的魅力,从诗篇联想到乐、舞、从乐、舞回味到诗篇。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举世瞩目  典型  塑造  薪火相传

B.举世瞩目  典范  营造  一脉相传

C.举世闻名  典范  塑造  薪火相传

D.举世闻名  典型  营造  一脉相传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营造了景、情、理有机统一的艺术氛围。

B.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要求,构成了景、情、理有机统一的艺术境界。

C.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构成了景、情、理有机统一的艺术境界。

D.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要求,构成了景、情、理有机统一的艺术氛围。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春江花月夜》的诗、乐、舞作品

B.然而,《春江花月夜》的诗、乐、舞作品

C.诗、乐、舞作品《春江花月夜》

D.综观《春江花月夜》的诗、乐、舞作品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枫浦上”暗用《楚辞·招魂》中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暗含离别之意。

B.“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赋予月光人的灵性,从游子的角度描绘了一幅迷离之景。

C.“月照花林皆似霰”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写月光照在鲜花、树林上,就像雪珠一样洁白晶莹。

D.“明月楼”指思妇的闺楼,出自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刘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昨夜闲潭梦落花 B.月照花林皆似霰

C.不知乘月几人归 D.白云一片去悠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