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临江仙•登凌歒台感怀① 李之仪 偶向凌歊台上望...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临江仙登凌歒台感怀

李之仪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注)①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省当涂县),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州期间的某年春天。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吗”。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照应题目,“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

B.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

C.“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D.此词是咏怀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写景也是为了抒情。词人借登凌歊台抒发了内心感慨。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1.B 2.①伤春之情: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②思归之情:词人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之路,更觉愁苦。③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词人因触犯权贵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④无人理解的落寞:词人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限寂寞惆怅。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词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词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对词意理解错误,这两句生动地描写了飞花与坠絮的情态,并无赞美前者有情、贬斥后者无情之意。 故选B。 2.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起首用“偶向”透露出词人平时幽居抑郁的心情。“春光”句概括种种思绪,把无穷的空间感化作有限的时间感,从而收到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江山”句,“销魂”兼有极度高兴和极度伤心两方面的含义:眼见江山多娇,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但江山重叠,汴京不见,又难免兴去国之愁。抒发思归之情。“伤感甚”指以往岁月里所遭受的政治打击。“那堪”句意味着此刻、此后仍然“旧恨”绵绵。“清愁”句,词人在“愁”字下加“满眼”,使人觉得词人愁之浓烈。“却应”两句,词人把归乡不得的怨恨归咎于春草的不解相忆,看似无理,但深一层想,词人究竟该怨谁呢?抒发无人理解的落寞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毕业学生在教师节前夕给老师发送的短信,其中有四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作为您的高足,有幸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至今感激在心。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如有事需要学生效劳,我定当鼎力相助!

 

查看答案

依据下列对联,依次判断所指的文学家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②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③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④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A. 孔子  李白 李煜  陆游 B. 屈原  陶潜  李煜  白居易

C. 孔子  陶潜  李清照 白居易 D. 屈原  李白  李清照  陆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    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其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更在海外圈粉无数。李子柒的海外走红,(     )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海外传播。如何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    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      ,这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李子柒视频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在翻看李子柒的视频时,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她将捕获的小龙虾中还没长出大钳子的小龙虾扔回池塘。细节之处见用心,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千军万马,她能从中    ,想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①荣获  ②交融  ③自怨自艾  ④脱颖而出

B.①荣获  ②交互  ③孤芳自赏  ④锋芒毕露

C.①荣膺  ②交融  ③孤芳自赏  ④脱颖而出

D.①荣膺  ②交互  ③自怨自艾  ④锋芒毕露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输出。

B.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C.不仅是一种文化输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D.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输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这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B.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C.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了仁爱、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D.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这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表明蜀国长久以来交通不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舍生取义”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普通人也会有,只是“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太白岭

王安石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巃嵷:山势高峻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

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

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

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

2.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