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封校庆邀请函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学校诚邀您来看一下校庆典礼,与贵校师生共襄盛典。您的拨冗惠顾就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如能参加,务必于5月10日前发回执告知,以便学校做好接待准备。如不能亲临,可将贺信呈送到校庆办公室。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人体内有两种生物酶同酒精代谢相关。一种叫乙醇脱氢酶,能使酒精转化为乙醛;①________,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决定人的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氢酶。如果一个人的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②________,乙醛容易蓄积在体内,少量饮酒就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等现象。而那些酒量大的人,③________,能迅速将乙醛代谢。他们少量饮酒后,脸色并无变化;但若过量饮酒,脸色会发青,身体也会受到很大伤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打开熟悉的中国地图,两条蜿蜒曲折的线,目光追随、抚摸,耳畔有淙淙的水声日夜不息,是的,它们就是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河流——长江与黄河。它们有着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一样的( )、厚重与宽广,在它们的岸边有我可爱的家园。
前段时间,朋友邀约一同去韩城看黄河。这条河由海拔四千五百米的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源,一条小溪逶迤着逐渐浩荡,翻越千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来到陕西韩城大禹口(韩城大禹口),进入它生命的又一个峡谷。此处两面大山,黄河夹中,最窄处河宽不足四十米,河水奔腾,破“门”而出,黄涛滚滚,( )。(乙)传说大禹口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故又称禹门。人们所说的鲤鱼“跳龙门”也指这里。我们的车子缓缓( )在峡谷之中,但见两岸山石陡峭,山脊隐在冬日的雾霾里,稀薄处直插云霄。我打开车窗,感到刚刚还和煦的阳光忽然暗淡起来。(丙)下车,但见一面高耸的山脚下、公路边,一湾滩涂被巨大的白色冰块( ),有人在冰块上行走,孩子们在嬉戏,就在那冰块的中央,隐隐有一径细流而过。 如果这湾滩涂,站在远处不细看,还以为是一处户外滑冰场,那条细流发现极难。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老 一泻千里 行进 覆盖 B.古老 一日千里 行进 遮盖
C.苍老 一泻千里 穿行 覆盖 D.苍老 一日千里 穿行 遮盖
2.文中甲乙丙三处划线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湾滩涂,站在远处如果不细看,还以为是一处户外滑冰场,那条细流发现极难。
B.如果这湾滩涂,站在远处不细看,还以为是一处户外滑冰场,那条细流极难发现。
C.如果这湾滩涂,站在远处不细看,还以为是一处户外滑冰场,极难发现那条细流。
D.这湾滩涂,站在远处如果不细看,还以为是一处户外滑冰场,那条细流极难发现。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雕刻为比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不懈,才能有成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景物描写,写出了送客时的悲秋之景。
(3)《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醉翁志在欣赏山水美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山月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注)①关山月,乐府旧题,此诗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②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③遗民:指金国占领下的中原百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先以“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总领全诗,与下文描述的场景形成直接的因果关系。
B.诗歌忌重字,但“将军不战空临边”与“沙头空照征人骨”二句复用“空”字,看似败笔却正好将“将军”“征人”的生活命运构成了鲜明对比。
C.“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写出了从军将士的无所事事,他们只有以阵阵刁斗声送走一轮又轮的明月,在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打发时光。
D.最后两句写诗人眼看着沦陷区的百姓惨遭金人蹂躏,看见他们伤心落泪,盼望宋军能够北伐收复失地。
2.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借诗中三类人的不同境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B.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C.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D.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人们选取与名的含义相关的字以表德行、特性,体现精神追求或自我期待,这是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
B.登进士第,指考中进士。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之称,殿试是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C.黜,指官职的贬退;文中“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中的“左降”等也表降职贬官;“转考功郎中”中的“转”则指提拔任用。
D.“元和十二年”是唐宪宗的年号纪年。在古代也用干支法纪年,如《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那一年为壬戌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刻苦自励,擅写文章。他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曾把文章投送给公卿,受到郑余庆的称赞而出名。
B.韩愈说话直率,直言获罪。他讲话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曾当面向皇帝陈述宫市的弊端,后被贬阳山做县令,移职江陵。
C.韩愈很有史才,傲视权贵。他写了《进学解》自明心志,被委任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遇到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多不予理睬。
D.韩愈奖掖后进,弘扬仁义。他对待后进和颜悦色,尽管有时自己早饭也供应不上;他资助内外亲戚以及朋友的孤女出嫁的接近十人。
4.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
⑵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