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现代社会来临之前,民歌一直就是时尚。“歌谣所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现代社会来临之前,民歌一直就是时尚。“歌谣所生,宜自生民始也”。作为口头语言艺术的民歌,其起源即昭示着人类的起源。人类自脱离动物界开始,也就开始了超越性的审美活动,这种审美很自然地体现在他们的言谈歌咏之中,作为中国文学起源佐证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是越人之歌。而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诗经》的“国风”,也是民歌歌词的总汇。从先秦的歌谣,到汉魏乐府,再到唐宋间的曲子词、竹枝词等体式的流变,民歌生长在百姓的唇吻和心灵之上,始终是社会风尚的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我们可以说,民歌又何尝不是一部时尚史呢?

问题是,今天当很多人在叫嚣娱乐至死、张扬多元价值的时候,当多数民歌所塑造的农耕甚至游牧、渔猎生活情境离绝大多数人已很遥远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和民歌生活在一起吗?

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理解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关系。现代性并非全然固定的僵死结构,它应该是开放的,既对空间开放也对时间开放,它应该是一种建构性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间我们可以把现代性变得更加符合人的需要,人诗意生存的需要。这样来理解,传统就不再是一个被降服、被审判、被耻笑、被切割、被虚假玩弄的概念,而应该是唤起我们敬畏感的、我们借此和世界真诚连接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传统洞开人类生命的本质存在,回归人类应然的统一存在。

民歌正是自传统社会以来,人们和世界真诚连接、自然洞开的一种生命的打开方式。在民歌的歌唱中,艺术活动和人的肉身体验、生命器官高度合一,是在深层次上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弘扬。在歌唱中,身体这一自然客体、心灵寓体的能量被强烈激发,人的主体意义被充分地释放,这是艺术的解放,更是人的解放。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梁启超曾说过:“人(最少也不是专门诗家的人)将自己一瞬间的情感,用极简短极自然的音节表现出来,并无意要它流传。因为这种天籁与人类好美性最相契合,所以,好的歌谣能令人人传诵,历千年不废。其感人之深,有时还驾于专门诗家之上。”

今天,我们理解民歌价值的时候,应该有更宽广和深层的追问,我们对民歌艺术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才可能会有更多的期待。而对民歌的自信,正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一部分。正因为这样,我们应该向致力于民歌保护、挖掘和创造性转化的艺术家、理论家致敬。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作为口头语言艺术的民歌,无论发生怎样的体式流变,一直就是时尚。

B.民歌塑造了农耕生活,甚至游牧、渔猎生活的情境,可它远离了当代绝大多数人。

C.民歌能够人人传诵,历经千年而不废,其感人之深,有时还可以超过专门的诗家。

D.有了对民歌的自信,我们才会有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民歌也才可能重新成为时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兼顾事实论证与理论论证,既有丰富的典型事例,又有严谨的逻辑分析。

C.文章引用我国思想家梁启超的话,巧妙地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地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研究民歌的现代价值,并阐述了传承与发展民歌的具体做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当今时代还要不要民歌的疑问,关键在于怎样理解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B.对艺术家而言,民歌保护、挖掘和创造性转化,是其责任担当,也是时代的需要。

C.要解放艺术、解放人,就要让民歌再成时尚,人的主体意义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

D.自传统社会以来,民歌是人们和世界真诚连接、自然洞开的一种打开生命的方式。

 

1.A 2.D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 B项,“民歌塑造了农耕生活,甚至游牧、渔猎生活的情境”以偏概全,并非所有民歌都塑造了农耕游牧和渔猎生活的情境,原文说的是“当多数民歌所塑造的农耕甚至游牧渔猎生活情境离绝大多数人已很遥远的时候……”原文有限定词“多数”。 C项,“民歌能够人人传诵”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好的歌谣能令人人传诵”。原文有限定词“好的”。 D项,“有了对民歌的自信,我们才会有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强加关系,原文说的是“对民歌的自信,正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一部分”。 故选A。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具体做法”曲解文意。文章末段只是指明民歌的研究方向,没有谈具体的做法。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C项,强加关系。原文说的是“在歌唱中…人的主体意义被充分地释放,这是艺术的解放,更是人的解放”。不存在条件关系。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东屯[注]北崦

杜甫

盗贼浮生困,诛求异俗贫。

空村惟见鸟,落日未逢人。

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

远山回白首,战地有黄尘。

(注)东屯: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境。大历二年杜甫在此避战乱。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概述百姓因“盗贼”般的残酷搜刮而陷于赤贫,甚至连偏远的山民也被搜刮得一无所有。

B.颔联中“空村惟见鸟”与王籍《入若耶溪》一诗中的“鸟鸣山更幽”都使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

C.颈联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林图景。诗人漫步山林,微风拂面,清露滴身,这令诗人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

D.尾联体现了诗歌的跳跃性,诗句看似断裂,合理想象后,可知语意眺望远山,见战地有黄尘,回首不忍心看。

2.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下面是电子商务工作流程图,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国殇》中写楚国将士披坚执锐的雄姿和战车交错、短兵相接的激战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在敌军冲入楚军阵地和队伍之时,战车战马伤亡严重的危急形势。

(3)屈原在《国殇》中饱含深情地歌咏为国而死的将土们勇猛不可侵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门卫柯大爷用捡来的废品做成的二胡,外形不仅有模有样,还能够进行演奏,受到了网友的关注。

B.杜特尔特表示,如果菲律宾反政府抗议活动中出现大规模危及国家安全,总统有权在全国实施军事管制。

C.由9月份的上报数据可以看出,我省结构调整继续推进,质量效益继续提高,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是没有问题的。

D.特朗普政府已经通过外交渠道,传达了美方希望通过对话来解决与巴基斯坦争议问题的意愿,以期改善双边关系。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泰山碧玉是泰山所产的一种美玉,质地晶莹温润,自然光线下呈墨绿色,堪称钟灵毓秀的玉石精品。

B.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仍习以为常

C.某市的环境检测仪器直接设在环保局大楼里,这样做哪怕是不违规,也难逃瓜田李下之嫌。

D.我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呈现出国有、民营和合资企业竞争发展的格局。这三类主体中,民营企业倚马可待,成为其中最重要的力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