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星期六
苏童
老漆,小孟原本不认识,只是火车上同座,帮小孟拎行李。那天小孟请老漆进屋喝口茶,老漆说,我不进去了,我们单位最近很忙,小盂就说,那你方便的时候来玩吧。老漆甩着手腕想了想说,星期六,星期六我来吧。
星期六后来就成了老漆来访的日子。
老漆第一次来作客,小孟、宁竹夫妇俩有点不知所措,但良好的修养使他们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客人。宁竹不认识老漆,她以为老漆是小孟在大学里的同学。老漆嘿嘿一笑,我不是大学生,高考差一分。宁竹反应快,她说,大学生有什么用?我们家小孟是名牌大学,可他连电灯都不会装。老漆会意地笑起来,是呀,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我认识的大学生都不会装电灯,会电工的都没上过大学。宁竹说,以后我们家的电工活就找你了?老漆说,没问题,随叫随到。
他们没有在任何事情上麻烦老漆的意图。但是老漆后来却帮了他们一个大忙。几年来小孟一直想跳槽去高新技术开发区,他随口与老漆提过这件事,可老漆却笑起来,不会有什么问题。小孟那天调侃说,怎么啦,你父亲在开发区当总指挥?
老漆说,你问这干什么?小孟说,不干什么,就是有点好奇。老漆笑了笑,你们知识分子,什么事都好奇,好奇心能当饭吃吗?算朋友吧,是一天天处出来的关系。
小孟夫妇知思图报,小孟去开发区报到的前一天夫妇到商店里采购送给老漆的礼物。老漆不肯收,他说,早知道你们知识分子也这么俗气,我就不管你们的事了。话说到了这个地步,剃须刀我收下了,不过我不带回家,带回家我也是送人,不如你们替我保管,反正我经常来,来了就能用,不一样吗?
以后的日子里,小孟家里就经常响起电动须刀吱吱运转的声音,那通常是在星期六的下午,偶尔也会是星期五或者星期天的傍晚。老漆的来访就这样成为小孟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日子里宁竹尤其忙碌,做饭洗涮的时候总能听见老漆在客厅里转动剃须刀的声音,住房太小了,宁竹在厨房里也能听清三个旋转刀头切割胡须的声音,老漆的胡子被剃须刀吞咽的声音。有一天,她在厨房里脱口而出,吵死了,烦死了!
他们对老漆心怀感激,打着灯笼满世界找也找不到这样的脚友,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对星期六还是越来恐惧,星期五的夜里小孟上床时发出莫名的怪笑,星期六,老漆又要来了。
星期六的脚步来得那么匆忙,小孟一大早就被宁竹推醒了,小孟看见宁竹脸色憔悴满眼血丝的样子吓了一跳,他以为她病了,宁竹说只是失眠了。我一直在想今天老漆来了会怎么样,我逼着自己不去想,可一闭眼就听见那该死的剃须刀的声音。宁竹突然用一种决绝的语气说,你今天不能留在家里,一起走。
那天夜里,他们回家时看见门口留下了好几颗烟蒂,小孟数了一下,一共有六颗烟蒂,小孟把它们一一捡了起来,再扔在垃圾袋里,做这些事的时候他好像是在把他和老漆的友谊一颗一颗地扔在了垃圾袋里,他的心里空落落的。
他果然没来,宁竹说,令天他不来了,他把星期六又还给我们了。
老漆没有来,这个星期六的下午显得那么宁静而空旷,小孟一时不知道做什么好,哎,你说我该干点什么?看书吧,你都半年没看书了。突然,他们听见了门外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老漆登门先打铃铛,这也是规律,刹那间小孟愣住了,宁竹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宁竹惊慌失措地抓住他的手,他还没有明白过来,人已经被宁竹拉进了卧室。
老漆在外面敲门,一边敲一边喊着他们的名字。老漆起初很文雅很有耐心,渐渐地敲门声变得急促了,那声音像雷雨一样传到卧室里,小孟摸着心脏部位,宁竹则捂住了耳朵,他们从对方的脸上发现了相仿的坚持到底的表情。大概坚持了五分钟,外面终于安静了。
一会儿,宁竹蹑手蹑脚地向窗前走去,她与老漆四目相接,老漆站在离窗子一米远的地方不停地打着自行车铃铛。
(有题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漆和小孟、宁竹夫妇二人本来互不认识,只因为老漆的热心而相互间成了朋友。
B.第一次接待老漆,小孟、宁竹夫妇俩显得“不知所措”,为后文态度变化做了铺垫。
C.小说用小孟捡起六颗烟蒂并扔到垃圾袋里的细节描写,写出了冷落朋友的极度悲伤。
D.标题“星期六”既点明双方聊天时间,又是一种隐喻,过分的规律会成为一种负担。
2.请简要概括老漆眼里知识分子的特点。
3.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名余日正则兮,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⑵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⑶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⑷_____________ ,云归而若穴瞑。(欧阳修《醉翁亭记》)
⑸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⑹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⑺德不孤,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⑻_____________,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霜 风
陆 游
十月霜风吼屋边,布裘未办一铢绵。
岂惟饥索邻僧米,真是寒无坐客毡。
身老啸歌悲永夜,家贫撑拄过凶年。
丈夫经此宁非福,破涕灯前一粲然。
(注)这首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十月。前一年,陆游因支持抗金将领张浚没用兵,遭言官弹劾,被朝廷罢免了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通判的官职,此时正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过着闲居的生活。
1.请根据前三联,概括作者“悲”的原因。
2.请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濂,字景濂,其先全华之潜溪人,至濂乃迁浦江。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菜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不行,入龙门山著书。
逾十余年,太祖取婺州,召见濂。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寻改起居注。濂长基一岁,皆起东南,负重名。基雄迈有奇气,而濂自命儒者。尝召讲《春秋左氏传》,濂进曰:“《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己,论赏赉,复曰:“得天下以人心为本,人心不固,虽金帛充牣,将焉用之。”太祖悉称善。
洪武二年诏修元史,命充总裁官。是时,帝留意文治,征召四方儒士张唯等数十人,择其年少俊异者,皆擢编修,令入禁中文华堂肄业,命濂为之师。皇大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
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宇。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
其明年,卒于夔,年七十二。知事叶以从葬之莲花山下。蜀献王慕濂名,复移茔华阳城东。弘治九年,四川巡托马俊奏:“濂真儒翊运,述作可师,黼黻多功,辅导著绩。久死运成,曲壤沉沦,乞加恤录。”下礼部议,复其官,春秋祭葬所。正德中,追谥文宪。
(选自《明史》卷一二八,有删节)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己,论赏赉 赉:赏赐
B.今入禁中文华堂肄业 肄:学习
C.间召问群臣藏否 间:秘密
D.未尝讦人过 讦:揭发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濂从小就聪敏记忆力强,曾经向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学习《五经》。
B.作为儒者的宋濂,既能讲授经学,又能把经学的内容很好地和现实生活结合。
C.为了考验宋濂是否诚实,皇帝暗中派人察看宋濂喝酒的情况,并在第二天查问。
D.蜀献王移茔、马俊上奏、朝廷恩准复官和祭祀等都体现了对宋濂的认可和尊重。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天下以人心为本,人心不固,虽金帛充牣,将焉用之。
(2)自少至老,未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
4.请简要概括宋濂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原因。
下列选项中,对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会会徽“长城之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片不同特征的花瓣围绕恰似翩翩起舞,生动呈现出“生动活泼世园会”的特色。
B.形态各异的花,共同代表着生命与希望、亮丽与美好、活泼与可爱、活力与清新。
C.造型中汉语拼音、英文字母的完美融合,体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完全不可分离。
D.整体端庄大气,彰显生命的延展与升华,凸显普及园艺知识、传播美好理念的使命。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台上的演员重新抖擞起精神,格兰古瓦希望观众至少能欣赏到作品的剩余部分,没料到这个愿望和前面几个一样,很快化为泡影。
B.在我看来,形形色色的昆虫家族中,七星瓢虫算是比较高雅的,它飞翔的时候轻缓悠闲,人们总觉得是撑着小洋伞散步的名媛淑女。
C.伟大的人物总是一种洗眼剂,他们可以根除我们目空一切的毛病,使我们能够看见别人和别人的成绩,从而难免一些邪恶和愚蠢。
D.运用了想象或象征的诗歌,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有一种解放和振奋的力量,好像有什么投弄着人们,会让他们像孩子一样欢呼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