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醉蓬莱·归故山 王沂孙① 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醉蓬莱·归故山

王沂孙

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步屧荒篱,谁念幽芳远。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

(注)①王沂孙:号碧山,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宋亡之后,王沂孙仕于元,曾出任学官。此词是作者解除庆元路学正的职事,回到故乡绍兴时所作。②麇:木底鞋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词从秋景写起,首句运用倒装手法,写西风似乎知道主人要归来,所以殷勤地打扫门径以示欢迎。

B.“黄叶凋零,白云萧散”即西风吹得黄叶凋零,白云冷清离散。“凋零”“萧散”正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反映。

C.“翠蛾眉妩”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描绘故山的山容,以“翠蛾”“眉妩”写山峰状貌,可谓新颖。

D.“不知消得,几多依黯”中的“依”是“依依”与“黯黯”的结合,承上面的“故国如尘,故人如梦”,表达感情细致、准确。

2.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意绪是隐微复杂的,请简要分析。

 

1.C 2.①悔恨之意。“赋归来何晚”一句,表现作者对曾经离开歆乡到元朝廷做官的悔恨之意。②亡国之痛,悼念故友的伤感之情。作者登高怀远,“故国如尘”写出作者对宋室覆亡的感慨,“故人如梦”写出作者对故友不在的伤感之情。③惋惜之情。“数点寒英,为谁零落体现的是作者的自我惋惜。④愁苦之情。“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描绘出了一种清冷孤寂的境界,衬托作者的愁苦之情;“试引芳樽”,写作者内心愁苦,借酒浇愁。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项,“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错,“翠蛾眉妩”,苍翠的远山像美女的娥眉,故山的山容像美女的眉毛一般美丽。此句没有使用拟人的手法。 故选C。 2.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辞官四年,自无荣耀之感,却有点悔恨的意思。回归故乡时,词人悔恨出行的失计,不免自怨自艾,心里颇不是滋味。 “故国如尘,故人如梦”,在登临之际,徒增愁思,意兴索然,虽美景在前,也懒于一顾了。欲登临和懒登高相对,以见其愁情之重。登高怀远,招来宋室覆亡之感慨,朋友沦替之伤悼,情难自禁,则又不如不上这山为好了。 “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是作者的自我惋惜。 “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是此词最精彩的笔墨,用三排比短句。描绘出了一种清冷孤寂的境界,秋灯、秋雨、秋雁,所衬托的不过是一颗秋心而已。写作者内心愁苦,借酒浇愁。 在这首词中,作者多处描写故乡秋季的景物,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用较为隐蔽的手法表达了他的黍离之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羁游饯别

王勃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

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

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

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通过间接描写写出了身为羁客的诗人在旅途中处境的艰难,以及内心的疲倦之感。

B.领联对仗工整,木槿与细竹丰密正对,“朝”“夜”反对,阶梯、窗户为物对,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孤独、哀凉的气氛。

C.尾联“悠悠”一词语言凝练,情感浓郁,不仅表现了路途之远,而且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D.全诗写行客从离欢着笔,写自身从别恨入手,用行客的离欢对照自身的别恨,更突出客游思归的心情。

2.首联中的“悬”“倦”二字生动传神,请结合全诗情感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虞美人

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叶梦得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胃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注)①干誉、才卿:皆叶梦得友人。来禽:林檎别名,南方称花红,北方称沙果。②胃(juàn):缠绕。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一场风雨过后,落花无数,清晨天气放晴,庭院中半是残花,只有细雨飘荡,写景富有层次,意境凄清迷蒙。

B.上片写景的重点从时间上来看是在清晨,即“晓来”之际,是实写;而前两何是回忆昨日风雨落花的景象,是虚写。

C.“落花”两句用了拟人的修辞,一个“舞”字写出落来花随风飘舞的景象,一个“送”字,斌予落花人的情态,创意新奇。

D.全词既有“落花”“风”“雨”等哀景,又有“游丝千丈晴空”的高旷浦新,约中有豪放之气,颇得东坡婉约词之妙。

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梓人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师官署,余往过焉。委材,会众王。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日: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固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梓人:木匠师傅。②寻引:度量长短的工具。③砻:磨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梓人其门        款:敲击

B.愿佣隙宇而焉      处:居住

C.其床足而不能理    阙:缺少

D.是道者            通:通过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B.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C.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D.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梓人善于计算建筑材料,观察房屋的规模,考虑怎样用料适合高深、圆方和短长的需要。他自称若是没有自己,工匠们无法建成一座房屋。起初“我”并不相信。

B.京兆尹要修整官邸,“我”拜访他时看到梓人指挥许多工匠劳作。最后房屋建成,在正梁上题上了梓人的姓名,而所有实际动手建造房屋的工匠们的名字不在其列,“我”很吃惊。

C.“我”认为那些帝王治理国家,关键在于用人。梓人的行为可以被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效法,指挥工匠与洽理国家有相似之处。

D.梓人具有组织才能和大匠风范,能够顺应自然。通过对梓人的歌颂,有力地抨击了朝廷的用人制度,进而表达出“我”对朝廷用人制度的不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2)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也,能顺木之天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拳而土              易:更换

B.橐驼非能使木寿且也    孳:滋长、繁殖

C.官命促尔耕,尔植       :命令

D.且怠                病:穷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

A.能顺木之天致其性焉尔         请战喻

B.根拳土易                     蟹六跪二螯

C.爪其肤以验生枯               孰能讥之乎

D.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击沛公于坐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2)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愚----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不聪明。如“愚以为……”,就是“我认为”的意思。

B. 鄙----见识肤浅,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如“鄙人才疏学浅”。

C. 卑----出身低下,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身份低微。如“卑职知罪”。

D.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实际上就是承认对方地位比自己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