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能否激发这种潜能...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能否激发这种潜能,主要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B. 与会专家指出,要重点支持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助于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

C. 根据调查显示,北京市公务员在房改“二次调控”后,群体购房理性审慎,多以自身收入与资产条件出发,以满足自住需求为主要目标。

D. 由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不日亮相央视,让广大观众在充满紧张的游戏中学习了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A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B项,“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助于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语序不当,应把“有助于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调整到“以实现增效、农民增收”前。C项,“根据调查显示”句式杂糅,选项把“根据调查”和“调查显示”两句杂糅;“以自身收入与资产条件出发”搭配不当,应把“以”改为“从”,即“从……出发”。D项,“学习了”时态错误,应该去掉“学习了”中的“了”字,因为“不日”是“不几天,不久”的意思 ,一般用于将来,与“学习了”矛盾。故选A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颜太初杂文序

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邪?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敏、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泊文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注],例为令录。虽愚懦昏笔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犬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

(选自《司马光集》)

(注)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

B.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主簿是县令的属官,户曹是知府的属官。县令的上级是州牧。

C.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

D.文章叙议结合。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切同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

 

查看答案

文化常识积累

解释下列词语:

(4)忽微

(5)俳优

(6)杂戏

 

查看答案

文化常识积累

解释下列词语:

(1)从事;(2)太牢;(3)告庙

 

查看答案

被动句

指出下列语句的句式特点:

(1)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查看答案

省略句

补出下列语句省略的成分:

(1)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2)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3)请其矢,盛以锦囊

(4)岂独伶人也哉

(5)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